智慧城市网

登录

广州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方案

来源: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5/30 18:22:2031627
  【智慧城市网 政策法规】近日,广州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方案。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
 
  《广州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5月27日
 
  广州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广东省推进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推动我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标准引领、有序提升”原则,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本质安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大力促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2024年-2027年,推动年均超过1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到 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创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高。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先进设备更新和技改升级行动
 
  1.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落实落细《广东省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加快出台我市推动工业企业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政策,通过拓范围、降门槛、优融资、强保障等支持措施,鼓励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升级。加快创建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全力推动“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实施一批“点、线、面”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的方案向传统优势产业覆盖推广。推进“四化”平台赋能专项行动,推动一批工业企业实施“四化”改造。发布不少于50个技术改造示范企业(项目),引导企业主动对标先进、加快技改步伐。
 
  2.加快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发挥重点行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汽车行业整车企业带动零部件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协作效率。鼓励装备行业企业加强核心软件开发应用、首台套设备、零部件进口替代,促进工业母机及机器人行业加速创新发展。支持电子行业企业实施以增品类、强品质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破解一批“卡脖子”难题。选取发输变配电设备行业参与省细分行业提质升级整体解决方案试点,由龙头企业联动行业设备供应商,提供整体性解决方案,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设备租赁等新机制,支持工业园区、社区、乡村及用能大户等电力设施改造、电网装备更新改造及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二)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
 
  3.稳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聚焦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工业母机和机器人、时尚美妆、定制家居服装箱包等重点细分行业,支持数字化牵引单位(供应链龙头企业、产业链牵引(平台)企业)牵头组建“1+1+N”的产业生态联合体,遴选培育一批优质的数字化服务商,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产品资源池,打造不少于200个“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到2025年底,推动不少于350家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企业改造完成后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推选不少于20个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标杆案例。
 
  4.推动智能制造深入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先进控制、智能装备和柔性产线集成应用,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G全连接工厂和“数字领航”企业。鼓励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场景融合应用,引导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设备更新、工艺升级、创新管理。推动制造业“链主”企业协同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研发行业垂类大模型,建设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技术改造。鼓励制造企业集成自主创新智能传感器开展技术改造,推动传感器智能系统助力数字化转型升级和物联网建设。
 
  (三)实施绿色低碳提质行动
 
  5.加快工业绿色低碳改造。加快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家电等行业生产设备绿色化改造。落实省、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对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以能效水平提升为重点,鼓励工业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和能效对标,加快推动工业窑炉、锅炉、压缩机、泵、电机、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严格落实能耗、排放、质量、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依法依规淘汰不达标设备。加快应用固废处理和节水设备,升级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设备设施。
 
  6.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发挥绿色工厂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建设一批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工厂。继续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开发推广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的绿色产品 。推进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示范引领强的绿色园区。在汽车、医药等重点优势行业选择一批影响力大、代表性强、实力雄厚、管理高效的龙头企业,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培育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绿色供应链。
 
  (四)实施工业安全提升行动
 
  7.加强安全设备和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石化化工老旧装置改造升级,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更新老旧煤气化炉、反应器(釜)、精馏塔、机泵、换热器、储罐等设备。实施民爆行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机器人替人”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鼓励工业企业加强网络安全、访问控制及监测体系建设,提高企业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五)实施供需精准对接行动
 
  8.开展生产端和需求端摸查。围绕大规模设备更新领域,聚焦工业设备、建筑及市政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医疗装备等生产企业,摸清主要设备供给情况,支持引导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电梯、农机等设备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设备质量、增加设备品种型号,为大规模设备更新提供充足优质的设备产品供给。鼓励半导体协会等行业协会深入摸排本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需求,梳理形成细分行业共性和企业个性需求、问题和场景。
 
  9.促进供需对接合作。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供需对接活动,促进产业链供需对接、投融资对接、研发对接和要素保障对接,加快首台(套)装备等创新产品推广应用。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加强上下游供需对接,推动产业链近地化协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组织开展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国产设备替代。积极组织优势行业企业“走出去”参加专业展会,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财政资金支持。提前储备一批高质量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相关资金支持。强化市级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功能,对企业购置新设备和增建厂房等,通过奖励、补贴、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工业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打好政策组合拳,组织银行、基金、融资租赁机构等社会资本深度参与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用好国家再贷款政策,密切与银行合作,及时对接优质企业和工业技改项目等信息。
 
  (三)提高要素保障能力。鼓励实施不新增用地的技术改造,批量提升工业产业区块内符合条件的规划工业用地容积率。加强技改项目信息共享,提前介入做好技术改造项目涉及的能评、安评和环评的指导和服务。

上一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广州增城区出台行动方案

下一篇:一文了解《山东省大数据发展促进条例》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