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万亿赛道、听风辨势|低空经济、蓄势高飞

来源:CPS中安网
2024/5/27 8:57:0132289
  【智慧城市网 市场分析】科技时代的浩瀚星空中,对于未来之城,你可以有天马行空式期待:
 
  无人机穿行于江面变身“外卖小哥”;血液运输开启飞行“极速模式”;海事巡查远程“一键开机”;全域无人机巡航监测发挥环境执法“第三只眼”; 无人机穿过大街小巷闪送咖啡;地面交通拥堵打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过去……
 
  离未来更进一步,“外卖飞进家,上班打飞的”或即将成为现实。以上仅是未来之城低空经济冰山一角,过往应用场景看似空中楼阁,如今来看,似远也近。
 
  低空之城、万亿赛道
 
  何谓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以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低空公共服务等领域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从空间经济中脱颖而出,短短几月内,低空经济就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从小众赛道成为网络热议的新风口。
 
  东风从哪来?
 
  冲寒不觉东风暖,2024年被视为“低空经济元年”。从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写入国家规划,到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低空经济”,再到今年两会期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展翅高飞大幕已然拉开。根据民航局发布数据,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面对这个万亿级市场,不少地方都跃跃欲试,加入“低空之城”竞逐。
 
  低空经济,一头牵着制造业,一头连着数字经济、新消费业态,蕴藏着推动产业升级、激发新业态的巨大潜能。政策强力支持叠加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让低空经济的政策端和产业端迎来共振。在此基础上,低空经济相关新应用、新需求的不断落地也进一步加快了其商业化进程。根据四部门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将应用于各相关领域并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低空经济的发展是低空空域从“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过程,具备长周期、多领域、大空间的特点,未来将催生相关产业链投资无限。有观点认为,低空经济未来前景广阔,发展到万亿级产业规模,所耗费的时间可能将远远少于无人驾驶汽车。
 
  低空经济、未来已来。
 
  低空经济:技术新动能、万物促新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与二十年前的中国安防产业何其相似,作为应用元年的低空经济,放眼之处皆为商机,场景应用如雨后春笋涌现,等待春风大地的润物细无声。
 
  要掘金低空经济的万亿赛道,就是如何以场景为核,以科技赋能,在产品、技术、资金、商业模式打磨等各个维度上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竞争与对决。
 
  低空经济有千面,入局视角不一样,对于商业模式和场景应用就有差异化,但在技术层面对于低空经济未来发展的共识是一致性的。与整个时代同步,数字化、智能化也是低空经济未来技术制高点。尽管无人机、航空器等偏机械制造、电子控制、数据通信,也不外乎如此。
 
  低空经济数字化目前还处于初探阶段,大致的技术逻辑是将低空管服相关的因素转变成可计算得数据形式由计算机来辅助处理和可视化;而智能化是在数字化后利用产生的有价值的数据,依托低空经济既定规则,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来辅助优化空域规划、航路设计、飞行计划、公共服务和管控能力,并在万千场景应用中可功能定制化与流程简单化。
 
  低空技术是一新的赛道竞争,从理论到产品化的飞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低空技术的不断创新能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生活服务能力有巨大作用,所以深圳发布的全国低空经济立法,强调通过技术合作和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低空经济相关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低空经济未来的管理和服务必须依托全数字化、智能化直至自主化和自进化系统来辅助管理和服务,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服务系统,探索建立高效有序的空域融合运行模式,提高低空空域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诚然,技术本身也千面。除了数智化的未来,在高性能导航控制、高宽带链路、卫星互联通信、5G低空通信、低空智能网联、光电探测、感知避障等等,都是一次技术洗礼,也引发百行百业的万物新生。
 
  人飞于天、货行于空,这是对低空经济未来之愿的缩影,低空经济的主战场在城市场景,这是共识,也是最大商机之处。大城市的发展愈发受限于地面的环境空间,向空域探索延伸正成为发展趋势。在一个城市中,科技变革的一枝一叶都将与城市的场景诉求紧密相连。比如在城市中的公安行业,近年来无人机应用价值不断涌现,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特别是在涉及公安业务方面,涵盖治安管理、交通巡查、活动安保、侦察抓捕、边境巡防、应急救援等业务领域,无人机都呈现出非常鲜明的优势,在满足公安实战化应用的同时,更为安防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变革与应用创新。
 
  从应用场景实践来看,无人机作为安防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空中视角和灵活性,为安防系统提供了全新的数据资源。通过无人机采集的图像信息,可以叠加地理信息、感知数据、风险信息等,实现数据的再融合、再分析、再利用,从而满足“空、地、指”三要素交互联动需求。这极大地提升了高空视频管控效果,并展现出系统视频全息化的优势,为安防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数据,使得安防管理更加精细和高效。
 
  总之,纵观近几十年文明发展历程,人类的创新活动和新的应用需求源于技术的酝酿突破与循环往复,并在实践中不断反哺推动其功能不断升级更新。低空经济亿万赛道鸣枪抢跑时,以技制胜依然是不二法则。
 
  蹄急步稳大建设,循序渐进绘蓝图,低空经济,未来已来!

上一篇:智慧城市项目招标中 总预算近1亿

下一篇:央地联动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 传感器市场需求将日益旺盛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