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中国信通院发布《中国数字包容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

来源:中国信通院
2024/3/21 8:45:1037379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随着数字时代加快到来,信息化数字化在创造巨大财富、推动经济社会包容发展的同时,也使城乡间、区域间、群体间、行业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推进数字包容发展的迫切性、必要性明显增强。
 
  一直以来,中国高度重视数字包容发展,通过系列举措和行动,不断增强数字技术的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和可应用性,有效推动数字鸿沟的消除,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目前各界对数字包容的概念内涵认识不一,对推进数字包容的路径策略还处于探索阶段,“有需求、缺理解、少方法”的情况明显。基于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 成立项目组,编写了《中国数字包容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近日,该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从技术-经济范式视角,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数字包容的概念内涵、全球困境、中国实践、典型案例以及推进策略等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和总结,构建了“12345”的数字包容总体框架,期望推动形成对数字包容的广泛共识,促进数字包容实践探索更加深入。
 
  报告核心观点
 
  1. 数字包容是对原有相关概念的整合和升华。数字包容概念是结合数字鸿沟、包容性发展等概念提炼发展而来的。数字包容更加关心如何采取行动影响技术应用效果、更具实践意义,更加关注人们应用数字技术、参与数字生活的结果。
 
  2. 数字包容的本质是数字化技术-经济范式两面性的体现。数字化技术-经济范式变革相比以往更为迅速,其带来的偏向性也更加明显和激烈。未来,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作用的同时,也需要新的理念和制度安排,克服技术扩散中产生的偏向性。
 
  3. 数字包容在全球推进面临困境,中国方案具有参考借鉴价值。全球来看,各国数字化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数字时代的“南北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或将更加悬殊。相比之下,中国构建了一整套推动实现数字包容的“中国方案”,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把握数字技术变革机遇、推动数字化红利普惠共享提供了有益参考。
 
  4. 数字包容不会自发实现,需要积极开展实践。当前,数字包容仍处于发展初期,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各类主体结合各领域实际特点和需求,瞄准难点堵点问题、创新推进机制、探索实施方式、积极筹措资源、明确发展路径。

上一篇:82个!重庆今年计划改造这些城中村项目

下一篇:河南将开展首批省级数字交通试点工程建设,构建省级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