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推动智慧法院建设 感受司法温度

来源:智慧城市网整理
2023/12/14 16:48:5446088
  【智慧城市网 焦点观察】如今,在科技化的赋能下,智慧法院建设进入4.0阶段,人民法院坚持执行信息化,构建现代化执行工作体系,继续推动智慧法院建设。智慧法院是什么样的?智慧法院建设给法院工作带来哪些变化?带着这些问题,今天小编带你走进各法院寻找答案!
 
  鄂尔多斯东胜法院坚持能动司法 创新庭审应用开启“电子书记员”智慧庭审模式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本着切实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法官的庭审工作效率、全生命周期保障数据安全的发展方向,在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充分结合区块链、语音识别等先进技术,创新打造“电子书记员”智慧庭审模式,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不断迈上新台阶。2023年10月,东胜区人民法院已全面完成“电子书记员”智慧庭审模式的基础应用建设工作。“电子书记员”智慧庭审模式应用以来,有效减轻书记员工作压力,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
 
  菏泽开发区法院打造“e+智慧法庭”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立足于人、聚焦到事,积极推动“e+智慧法庭”建设,以智慧赋能,打造“法安新区,‘智’理纷争”特色品牌,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绘就多元解纷新“枫景”,为基层社会治理和法治化建设注入活力。开发区法院运用“e+智慧法庭”平台与法院进行线上信息联通、纠纷联调,实现辖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街镇社区全覆盖,为人民群众提供线上立案、线上调解、司法确认、法律咨询等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黑龙江绥北法院“减纸”“瘦身” 无纸化云端办案解民忧
 
  绥北法院统筹推进司法理念革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于2021年7月在全院推行无纸化办公办案,实现全流程、全要素无纸化,为智慧法院建设释放新动能。绥北法院拓展矛盾纠纷调处网格布局,寻求“一公里”内的最优解,在辖区内设置35个“一公里便民云法庭”,让当事人足不出场,即可享受到“云法庭”带来的便利。截至2023年11月,该院通过“云调解”调解案件3062次,“云法庭”开庭审理案件2416次。
 
  浙江杭州余杭法院数智赋能 探索涉网知识产权纠纷深度治理新机制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守正创新,聚焦涉网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数量大且类案结构化程度较高等特征,创新研发“涉网知识产权智审系统”,充分发挥区块链、OCR等技术优势,筑牢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屏障,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余杭法院通过端口对接的方式,将该系统与第三方存证平台打通,实现对区块链存证证据的一键调取、核验。该系统可支持自动梳理案件与法条间的关系,根据文本相似度将相关法条推送至法官使用端,为其办案提供有效参考。截至2023年10月,余杭法院通过该系统审结案件160件,当庭宣判率为87.8%,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2.74%,真正实现为法官减负、让正义提速。
 
  江西宜春中院全流程数智赋能 助推宜春法院审判工作现代化
 
  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大法官研讨班精神,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上线覆盖“诉前、审理、判后”的全链条、场景化应用,全方位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宜春法院实现司法效能的整体跃升,智慧赋能审判工作现代化。在宜春中院的指导下,丰城法院及袁州区法院探索“解纷码+网格法庭”诉源治理模式,将纠纷解决从“只进一扇门”拓展为“只扫一个码”。截至目前,两地法院共通过解纷码接收解纷申请5100余件,成功调解近1200件。

上一篇:智慧消防应用落地建设成果分享

下一篇:智慧化发展向好 商圈释放新活力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