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宁波:让“科创森林”枝繁叶茂

来源:宁波市科技局
2023/11/16 8:56:3138261
  【智慧城市网 城市在线】江丰电子实现了检测设备陶瓷配件的进口替代,公司连续四届获得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贡献奖。
 
  中科远东牵头攻关绿色大型化合成气制乙二醇关键技术、工艺与应用技术填补了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大型装置的空白。
 
  健世科技核心产品LuX-Valve是世界首款完成确证性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的在研产品。
  ……
 
  一份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挺立着的是宁波创新主体做强赶超跨越新引擎的奋进之姿。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主战场”。据了解,目前宁波90%以上研发经费来源于企业、90%以上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5%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来自民营企业。
 
  那么,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如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创新“第一动力”发挥作用赋能添力?宁波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战略部署,始终牢牢把握企业这个关键引擎,大力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引领行动,着力构建多层次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近两年宁波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连续增长30%以上,增速居全省首位,形成了以2.3万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石、7000家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48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和15家省科技领军企业为龙头的四级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全国第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5……以企业为主体的源头创新创造更具活力。
 
  跨越式的增幅,领跑领先的数据,无不彰显着宁波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进一步强化,宁波整体创新生态建设的稳步提升。
 
  税惠赋能
 
  “小企业”释放“大能量”
 
  从《宁波市科技惠企政策十条》《宁波市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行动方案》到《宁波市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政策(2023版)》《关于营造更好环境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行动方案》,宁波始终致力于推动企业创新税收优惠应享尽享。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海缆系统、陆缆系统和海洋工程的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施工敷设、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位列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
 
  “我们自主研发、制造的动态海缆满足了产品在复杂恶劣海况下稳定运行25年的严苛要求,为中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的顺利启航提供了重要助力,为全球深远海风电开发提供了‘中国方案’!”谈及公司的产品,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难掩自豪之色。
 
  据介绍,2022年,东方电缆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购置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等政策优惠金额3.75亿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减免税额6500余万元。“税惠政策给了我们爬坡过坎的勇气,让我们在创新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为推动国家清洁能源建设贡献更多‘东方力量’!”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今年前三季度,宁波市超万家科技型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所得税减免,企业数量和金额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50%和20%以上,而减免的税收及相关奖补资金,将进一步反哺企业提升科研水平。
 
  为确保政策红利即需快供,直达快享,宁波市科技局不断优化服务,在全省率先推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事前补”“全生命周期扶持”、企业研发费用政策享受“批量导入、一键归集”“系统汇总、一键生成”等服务措施,实现企业无感申报、无感兑现、无感评价,极大增强了企业获得感。
 
  “今年以来,宁波市有超过1700家企业提交申请即享受首笔5万元申报补助,有2297家企业享受了共计3.6亿元的研发后补助。”宁波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举措带来了效能提升,“目前,全市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206家,总数居全省第一,此外,在省‘315’科技创新体系指标评价中,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完成率也位居第一。”
 
  政策护航
 
  “小种苗”孕育“大森林”
 
  近年来,宁波不断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企业研发机构梯队,创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构建定位清晰、层次分明、有机衔接的创新中心体系,扩大共性技术转化落地能力。
 
  规划引领,政策先行。宁波出台一揽子政策,支持领军企业牵头创建各级技术创新中心,对新获批列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期内市、县两级合计补助经费不低于省级财政补助经费的2倍;对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的,分别给予最高600万元、500万元的经费支持。大大激发了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平台、开展高水平研发活动的积极性。
 
  数据显示,目前宁波市拥有重点企业研究院3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0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815家,各类省级企业研发机构总数已破千家。
 
  此外,宁波依托龙头企业创建的绿色石化技术创新中心、智能工厂操作系统技术创新中心、绿色智能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浙江省技术创新中心,占全省总数的30%,为宁波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目前,3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运行已初见成效,省智能工厂操作系统技术创新中心完成智能工厂操作系统开源开放平台开发并发布v1.0版本,技术转化与产业化基地建设正快马加鞭地推进……
 
  协同攻关
 
  “小主体”承担“大创新”
 
  科创企业森林不仅要育大,更要育强。强在何处?宁波的一系列举措给出了答案。
 
  今年,宁波“牵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为全国首个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大家庭”的副省级城市。
 
  “设立联合基金,是为了补齐宁波在基础研究方面长期存在的短板,今后我们可以吸引集聚全国优势科研力量‘揭榜攻关’,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更多‘1到10’‘10到100’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宁波市科技局负责人说,“今年我们首次联合发布指南26项,共争取国家联合基金项目18项,其中集成项目2项,在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集成项目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意味着总规模4亿元的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已经初现成效。
 
  进入新时期,科技创新越来越凸显其系统性和协同性,“我们正着力推动科技攻关由原来的单点协同、单主体为主的方式向产学研融合、上下游协同转变。”宁波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围绕“谁出题、谁答题、谁阅卷”的问题,宁波在全省率先探索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联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日前该模式入选了国家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揭榜清单,并获批首批3家省级创新联合体,占全省总数的1/3。
 
  探索“科技攻关—场景验证—产业化应用”的成果转化新路径,宁波在全省率先制订实施《关于加快场景开放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智慧港口、智能制造、道路交通等领域组织实施重大应用场景攻关项目,通过“以赛代评”“以赛代招”,加速技术熟化和转移转化。
 
  一系列创新探索成效显著:宁波镇海炼化与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长阳科技合作,实现高纯PP树脂的规模化生产,打破高纯PP树脂垄断现状;宁波中车时代研发的新型电流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的轨道交通,跻身国内交通传感器第一梯队;宁波路宝“新型桥梁伸缩置”获杭甬高速首试机会并成功推广,先后托起杭州湾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等一个个世纪工程……
 
  一项项“全省率先”“全国首个”的创新举措,生动展现了宁波正以改革求破局,全力以赴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上一篇:邹城市:搭建4个平台 实现智慧医养

下一篇:任城区大力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让群众办事不跑腿,办事证明网上开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