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培育“数字工匠”!苏州发布十条举措

来源:苏州人社发布
2023/8/21 9:19:0931710
  【智慧城市网 焦点新闻】17日,苏州市人力资源校企合作融合发展大会在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启幕。来自全国17省、60个市的100多所全国知名职业院校以及超过1000家苏州优质企业参加了大会。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大力提升数字技能助推苏州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十条举措。
 
  为进一步加快培养数字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数字技能人才,近日,苏州市人社局出台了《关于大力提升数字技能助推苏州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十条举措》,率先构建培训、评价、使用、激励全链条培育体系,通过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联动,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培育一批“数字工匠”,三年新增数字技能人才10万人,培训超15万人次,为苏州加速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构筑数字技能
 
  全链条培育体系
 
  瞄准苏州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需求,围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区块链、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领域,着力构建富有特色的数字技能人才引育政策体系。
 
  将苏州数字经济核心技术领域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优先纳入全市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培训获证补贴上浮30%,精准开展项目制培训,三年新增数字技能人才10万人。
 
  推动数字技能培训
 
  提质增效
 
  加快引进、培育优质数字类职业培训机构,探索数字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鼓励职业培训机构紧扣苏州产业需求开发一批数字技能培训课程,加速培训迭代进程,利用数字技术加快平台化、定制化培训模式创新。
 
  鼓励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积极参加数字技能培训,切实提升就业能力。
 
  加速构建
 
  数字职业教育体系
 
  在技工院校创新打造4家数字技能融合培育中心,加速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深化数字专业群建设,加强与华为等龙头企业、全国知名数字技能培训项目合作,共同开发区块链技术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等数字技能课程,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开展数字技能“订单班”“冠名班”,深化工学一体化培养,扩大数字高技能人才供给。三年全市技工院校培育数字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其中高级工以上占比超85%
 
  前瞻布局建设
 
  数字技能实训基地
 
  联合龙头企业、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规模型培训机构,瞄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三年高标准建设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达60家,培育总部型公共实训基地超10家。
 
  集聚各类要素资源,探索建设集引进、培训、服务为一体的数字技能综合培训平台,三年开展数字技能培训超15万人次。
 
  大力培育
 
  数字技能大师工作室
 
  鼓励技艺精湛的数字技能人才带头人领办数字技能大师工作室,三年达60家,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革新、成果转化、名师带徒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切实解决技术难题、攻克关键技术。
 
  加快数字新职业
 
  标准开发
 
  围绕数字产业衍生的新职业、新技能、新工艺,落实评价技术资源快速响应机制,鼓励支持龙头企业、行业组织、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申请开发数字技能类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省级行业评价规范。
 
  加快建设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计算机软件测试员等一批省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题库,加快形成品种丰富、层次合理、特征鲜明的数字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体系。
 
  健全数字技能人才
 
  评价体系
 
  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质扩面行动,加快培育数字技能类行业组织、用人单位、技工院校、实训基地备案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支持头企业优先评聘数字技能特级技师。
 
  可开展职业技能评价的数字技能职业(工种)超60个,推动数字类技能人才中高级工以上占比超45%。积极探索推进数字技能人才评价“一试双证”工作。
 
  推动数字技术技能人才
 
  双向贯通
 
  加速推进数字技能类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在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等25个职业工种试点打通贯通渠道。开展数字技能类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培育既具备本领域专业素质,又掌握数字技能的复合型“数字工匠”。
 
  广泛开展
 
  数字职业技能竞赛
 
  支持数字经济领域的行业部门、龙头企业广泛开展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技能练兵比武和职业技能大赛,优先列入市级职业技能竞赛,并给予“苏州技能大奖”“苏州市技术能手”等相应激励支持举措。
 
  三年全市开展数字类职业技能竞赛超60场涵盖100个以上赛项,为“数字工匠”展示精湛技能、切磋技艺搭建舞台,展现新时代“数字工匠”风采。
 
  积极培育宣传
 
  数字技能先进典型
 
  大力弘扬数字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选树一批数字技能标杆企业、优秀数字工匠。
 
  加大政策解读和典型宣传力度,强化示范引领,扩大数字技能的影响力和知晓度,让更多人认识数字技能、学习数字技能、运用数字技能,营造良好的数字技能人才发展环境。
 

上一篇:打造智慧交通 服务地方经济

下一篇:“农业+”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转型的农村生态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