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在智能驾驶赛道上 L2市场将更加“热闹”

来源:盖世汽车
2023/7/21 14:49:5231291
  【智慧城市网 市场分析】L2渗透率,正快速增长。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数据,2023年1-5月L2等级乘用车总销量已超过291万辆,且基本处于逐月上涨态势,月度渗透率最高达到41.2%。
 
  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比例仍会继续上涨,L2市场规模将持续壮大。近日,爱芯元智半导体(宁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芯元智”)汽车事业部总裁龚惠民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也直言,2023-2025年之间,最大量的前装智驾市场还是L2。
 
  L2的吸引力
 
  龚惠民提到,在智能驾驶赛场上,有很多细分的赛道,比如L3、L4自动驾驶,再往下还有L2+、L2++,包括高速NOA、城市NOA,以及L2 ADAS。
 
  “但现在来看,L3、L4短期内的成熟与落地没那么快,因为相关算法还不是很成熟,并没有给我们驾乘的体验感带来真正的提升。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说,短期也难以产生正向的商业回报。”
 
  事实上,也正因如此,近两年,从L4回归ADAS和L2+赛道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越来越多。
 
  去年轻舟智航、文远知行等多家国内自动驾驶明星创业公司相继宣布降维进入L2领域,今年L4玩家小马智行官宣进军乘用车辅助驾驶,图森未来也推出了L2辅助驾驶产品。
 
  与之相对的是,作为一家移动智能芯片研发及基础算力平台公司,爱芯元智于今年6月宣布正式入局车载芯片市场,入局即瞄准L2市场,包括L2 ADAS、L2+高速NOA、行泊一体等等。
 
  对此,龚惠民表示:“对爱芯来说,今天产生商业回报的是我们的L2产品,因为从立项之初,我们即锚定当前最大的市场是L2。与此同时,L2+目前的渗透率可能达到了10%左右,但这个市场在逐渐放量,所以我们在L2+层面也有所准备,例如高速NOA。”
 
  他指出,从商业逻辑角度来说,要想清楚做某件事情、产生客户、客户落地、获得正向收益的周期,这是企业在做战略规划之时需要去思考的问题,“你需要从产品与市场节奏上去把控规划的节奏,确保在每一次放量的时候,都有方案准备好,有产品投入市场。”
 
  据龚惠民透露,针对部分城区NOA的市场,爱芯元智也会有新的产品,“我们正在做的M77系列芯片,就将用于覆盖部分城区市场。它所瞄向的可能是2025年到2028年的未来市场。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用两三年去打磨产品,让它成熟落地,这是我们目前所设定的时间点。”
 
  “迟来者”的“预谋”
 
  L2的吸引力由此可见,但问题是,抢占这一市场,“迟来者”还来得及吗?
 
  要知道,一款车规产品从定义到最终落地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尤其是车规芯片,从前期的产品规划、流片,到后期的测试落地,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甚至更长时间。
 
  “裸闯”自然行不通,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迟来者”似乎都“蓄谋已久”,且带着技能而来。
 
  以小马智行为例,尽管其在今年官宣进军乘用车辅助驾驶,但据了解,早在2020年其就做出了进军乘用车领域的决定。且在过去两年里,进行了相关技术研发、市场调研,还接触了许多OEM。基于此,小马智行所推出的三条乘用车智能驾驶业务产品线(智驾软件品牌“小马识途”、域控制器“方载”以及数据闭环工具链“苍穹”)均取得了车企定点,并已开始量产交付。
 
  爱芯元智的决策则更加稳健,在今年官宣入局车载芯片市场之前,其在很多技术储备上已有深厚积累。
 
  据悉,爱芯元智在2019年起步之初把握传统摄像头向高清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通过“让摄像头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在智慧城市IOT市场的出货量稳步提升。
 
  而环境感知也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基础,多传感器融合能提高系统的冗余度和容错性,这与智慧城市领域芯片在感知与计算的基础技术上是相通的。
 
  “我们的感知、计算等基础技术在智慧城市以及其他方面已经得到很多应用,通过这些基础技术能够快速生成适合智驾场景的产品。”龚惠民如此表示。
 
  据他透露,爱芯元智目前已经完成M55、M76系列芯片的研发,分别应用于前视一体机、CMS、单SoC行泊一体并行全时域控等领域。
 
  其中,M55H芯片去年就通过了车规认证,在这之后,爱芯元智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做商业化落地,将相关方案打造成熟。据透露,爱芯元智M55H已经有两款配套车型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发售。
 
  “现在每个月的销售情况是很不错的,此外我们还有很多在手订单,在Q3还会有新的车量产,接下来还有数家大客户定点,相关的开发设计也在进行中。”龚惠民表示,公司车载芯片今年会实现批量化交付,明年实现规模化交付。
 
  成本的激烈较量
 
  L2市场空间大,竞争也必然激烈,尤其是成本方面的竞争。以行泊一体为例,今年相关企业频推千元级成本方案。
 
  正如龚惠民所说,降本并不只是降低芯片的成本,而是用一个最好的系统成本去达到一个最佳的用户体验效果。“前两年大家都在做硬件预埋,其实预埋导致的后果就是用户花的成本与他得到的体验不成正比,这也是导致现在成本反向传递过来的一个原因。”
 
  据他介绍,爱芯元智有自己独特的核心技术,例如爱芯通元®混合精度NPU与爱芯智眸®AI-ISP。而通过这些自研技术,爱芯元智可以帮助用户在系统上降低成本,比如可以用更有成本效益的镜头和摄像头来降低系统成本,同时达到同样的效果。
 
  “举例来说,对比多芯片的方案,我们用单芯片来做,对厂商来说他可以达到同样或者更好的效果,由此成本就降下来了。另外我们也在做更多的尝试,例如一个6V5R的方案,是不是能够用6V3R或者6V1R来做?这其实是系统层面的一个很明显的降低成本的手段。”
 
  供应链方面的优势也很重要。龚惠民表示,爱芯元智此前四年在智慧城市、智能IoT行业的不断深耕,为公司进军智驾领域积累下许多优势,“我们在这些市场的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取得更好的供应链优势。就像我们去小卖部买一个东西,买1瓶跟买20箱,价格是不一样的。”
 
  此外,开发效率亦十分关键。“举例来说,10个人开发2个月与开发4个月,开发成本就相差了1倍。所以你的开发平台是不是足够的好用、易用?是不是足够的成熟?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龚惠民指出,爱芯元智原先在智慧城市领域丰富的客户导入和大量的出货经验,使得其开发平台已经非常成熟。
 
  由此来看,L2市场的新进者,并非空有一身勇气。随着它们的加入,L2市场将更加“热闹”,围绕成本的较量也势必越来越激烈。谁能胜出?我们拭目以待。
 
  原标题:智驾落地,还得是L2
 

上一篇:如何看待2022年的中国安防市场

下一篇:2023上半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4.2%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