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总站观点|以生态质量数据为指引 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2023/3/29 15:42:1136996
【智慧城市网 视点跟踪】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坚决扛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的历史责任”,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以生态质量指数为引领,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推动建设生态监测体系现代化,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高站位,精准布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福祉的基础,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谋划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局中考量,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为确保生态监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客观性,既开展自主监测,也谋求部门合作;既充分发挥国家“一总多专”,联合环科院、卫星中心等国家队,也调动和联合省市县等地方力量。
充分发挥“天地协同”生态立体监测技术,及时发现生态变化及问题,评估区域生态质量,促进生态保护精准监管,确保生态监管全面、系统、有效,实现测管联动的目标。
强质控,数据精准
坚持“胸中有真数”的准则。建立健全生态监测质量保证体系,促进生态监测操作过程规范,预防误差发生,提升生态监测数据质量和可信度;加强生态质控制度的实施,识别过程低效和生态监测数据误差的原因,确保监测数据质量。
生态遥感监测中基于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图斑等数据的客观存在现实,确保关键环节留痕,多层次系统检查抽查,提高野外核查代表性、全面性和客观性;生态样地监测中,基于监测对象相对固定特征,开展系统的比对监测,通过双向比对、抽样对比等多种形式,提高数据精度。同时,加强生态数据合理性逻辑分析,从时间延续性、空间可比性、变化规律性等多方面加强科学性审核。
强分析,精准研判
加强生态监测标准体系建设,研发生态监测数据采集、传输、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建设,规范生态监测数据生态过程;研发基于eDNA的外来入侵物种监测及生态系统功能群组监测技术;扩展海量多源卫星影像高效处理技术和基于AI技术的生态类型专家识别系统的应用研究;开展气候变化等环境驱动预测和情景模拟分析技术,深化生态质量、功能基值及变化临界值的确定技术,完善生态质量业务支撑体系,推进生态监测技术体系现代化建设。
EQI引领,精准监管
从生态格局、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胁迫四个方面加强对全国、省、市、县多尺度评价分析,采用生态质量指数变化量(即ΔEQI),消除我国不同区域生态本底和自然禀赋差异影响,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生态质量的考核,引导生态保护修复遵循生态系统演变规律,提高生态用地综合利用效率,提升生态功能和生态宜居性。
基于生态保护监管的重要“环节”和监管“链条”,做好监管任务、监管区域、监管手段3个衔接,落实四区八带重点监管区生态系统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等重点任务,充分利用遥感与地面监测技术手段,盘活用活生态监测存量数据结果,统一山水林田湖草沙全系统、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的保护修复监管任务,由生态质量评价单一支撑向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等生态监管全面支撑转变,推动美丽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