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搭上数字化“快车” 带动智慧县域建设持续升温
- 来源:智慧城市网整理
- 2022/8/26 11:14:1550423
【智慧城市网 智慧城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日渐凸显,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变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数字化浪潮全面开启,给我国中小城市发展也带来了诸多机遇。
中小城市是城市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中小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是面向未来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中小城市数字化进程提速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云网融合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提出在2025年实现“千城千兆”和“千城千池”建设目标,加快推进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以5G、千兆光网、云资源池为代表的高质量信息基础设施,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小城市公众用户体验,满足企业以及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还将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为打造“智慧县城” ,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深入推进“云网强基” 行动的同时,组织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库建设,目前173个项目已成功入选首批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库,预计“十四五”时期项目实施主体总投资规模将超过400亿元。
紧接着,5月,中共*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推进数字化改造,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智慧县城,并强调了推行县城运行一网统管等。在各种利好政策和市场环境推动下,为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中小城市如何走出特色路?
城市数字化转型是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在数字化转型中不能简单照搬大城市的模式和路径。不同区域、不同经济水平的中小城市数字化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东部中小城市数字化水平较高、推进较快,例如江苏省昆山市、张家港市等中小城市已经走过了10年左右的智慧城市建设历程,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均已具备良好基础;中部的中小城市相对次之,西部、东北区域的中小城市数字化水平则差距更加明显,不少城市的数字化建设才刚刚起步。
那么,中小城市如何走出自己特色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呢?根据《重塑中小城市的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框架与路径》报告,中小城市可以从以下3个阶段的视角来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规划和实施,逐步推进。
阶段一:技术驱动、局部发展。通过数字技术、工具、产品的应用和数字化应用建设,以提高政府或企业局部的业务效率为主要目标;
阶段二:场景引领、系统发展。以场景为中心,通过将城市中的同类场景与人连接,通过场景来推动跨部门跨系统的数字应用连接,并且服务不受物理空间制约;
阶段三:创新迭代、生态发展。以人的需求为中心,通过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市民的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实现城市级资源的集约化汇聚和数实融合的智能化供给,支持城市敏捷自进化。
县城智慧化发展正当时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中小城市数字化进程提速。县域作为城尾乡头,通过数字化能够发挥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实现城乡协调的高质量发展。在数字技术高速创新融合发展的推动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心正在从中心城市、地级城市向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下沉,县域城市的数字化智慧化改造建设成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发力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测算,2020年中国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规模为2856至14280亿元,约占全国总投资规模的30%。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21年年底,中国1472个县的县城常住人口为1.6亿人左右,394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为0.9亿人左右,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广大县域地区,是新时代顺应我国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关键区域,县城建设有利于完善以城市群为主体、以都市圈为重点、以中心城市为引领、中小城市分类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稳步有序推进县城智慧化发展正当时。
结语: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打造智慧城市已不是超大城市、大城市的标配,中小城市正在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2022年,随着《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等支持政策出台,智慧县域建设持续升温,逐渐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创新崛起的主阵地,发展潜力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