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出台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 来源: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2022/6/20 9:53:2735522
【智慧城市网 政策法规】近日,江西省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出台,具体如下:
江西省汽车电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省“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十四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瞄准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发展方向,聚焦高性能动力电池、车载电子电器、车联网及智能驾驶等重点领域,实施产业筑基、科技强链、精准招商、构建生态等主要行动,强化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等要素保障,大幅提高整车企业汽车电子本地配套率,加速提升本地汽车电子技术水平,完善汽车电子产业生态,努力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汽车电子产业集群。
二、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4年,全省汽车电子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有明显提升,以南昌、吉安和赣州为主轴,分别以宜春、新余、萍乡和上饶、抚州为两翼的“一轴两翼”汽车电子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产业创新生态基本构建,政策法规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汽车电子产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基本形成与我省汽车产业相配套的车体电子控制系统配套能力,打造南昌、吉安、赣州、宜春等若干产业集聚区。
——优势企业明显增多。引进和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汽车电子优势企业,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企业实现零突破,超50亿元企业达到3个左右,20亿元的企业达到10个左右。
——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在动力电池、车规级零部件、车载电子等重点领域攻克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标志性的战略产品,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产业生态基本建立。配套设立区域制造基地、研发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推动汽车电子从基础器件到系统集成,再到整车制造的全产业链条协同,逐步形成产业链、供应链、政策链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
三、重点任务
(一)产业筑基行动
1.强化龙头企业培育。依托我省现有电子信息产业良好基础和资源优势,优化汽车电子龙头企业的培育,优先在动力电池、车载电子、传感器等产品领域实现突破。加快培育一批汽车电子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支持动力电池、电控和电机及控制系统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加快新技术产业化应用。力争三年内培育出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企业达到3个左右,20亿元的企业达到10个左右。(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省发改委、各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
2.加快重大项目落实。科学高效推进汽车电子产业重大项目落实,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对我省汽车电子产业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制优势,建立汽车电子重大项目工作清单制度,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动态调整,保障要素资源供给,加快项目建设落地落实。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对重大产业化项目、智能化改造和工艺技术改造、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等给予支持。(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各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
3.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优势,依托京九电子信息产业带,进一步打造“一轴两翼”汽车电子产业布局,加强资源优势利用和集约优化配置,通过“整车+汽车电子”协同、测试、应用,实现省内整车和汽车电子的有效配套,打通省内产业循环、做大省外产业循环。(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省发改委、各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
(二)科技强链行动
1.加大科技研发创新。引导省内汽车电子龙头企业加强自身科技研发,鼓励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在科研上沟通合作,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省市级汽车电子产业创新联盟,组织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对重点领域产品和关键技术实施集中攻关和揭榜挂帅,到2024年现有重点领域产品取得突破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信厅、各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
2.加速科研平台建设。以丰富应用场景测试为基础、以“整车+汽车电子”协同创新为目的搭建试点示范区。以汽车电子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为平台建设主体,加速各类各层次科研平台建设。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各种形式共建汽车电子研发测试机构,鼓励对符合条件的研发测试机构及时登记备案,在研发项目申报、建设项目用地、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引导。(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公安厅、各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
(三)招商引智行动
1.强化产业企业精准招商。坚持“招大引强”的目标原则,关键产品重点领域开展靶向招商,聚焦产业基础再造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引进电子信息领域国内外500强、跨国公司、大型央企等重点企业,以及汽车电子细分领域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中小企业。重点招引车规级 AI 芯片(华为)、功率半导体 (IGBT和MOSFET)等为代表的汽车电子半导体生产企业。精心组织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电子信息专题推介等活动,着力引进一批汽车电子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引进汽车音响、多媒体导航、车载摄像头、智能后视镜、行车记录仪、车用传感系统、智能仪表盘等汽车电子项目,创建一批我省汽车电子产业的优势品牌,巩固我省汽车电子产业动力电池领域的优势。(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工信厅、各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
2.加大产业人才引进培育。出台针对汽车电子高端人才和研发创新团队引进培育的专门政策,加大人才、团队引进力度。建立产业企业发展人才储备库,精准招引产业企业发展所需人才,增强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储备“厚度”。加强和省外高校汽车电子相关院系合作,鼓励省内高校设置汽车电子相关专业,开展校企“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一批实训基地,联合开展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共赢。(责任单位: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委组织部、省工信厅、省科技厅、各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
3.吸引企业研发机构落地。通过强化企业协同创新,开展应用场景试点示范,配套应用开发测试,打造汽车电子发展测试成熟环境。吸引龙头企业在江西设立研发机构分支,鼓励企业将分部或者整体研发机构迁入江西。对重点企业在江西设立研发机构和分部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营造我省汽车电子科技研发良好氛围。(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信厅、各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
(四)生态构建行动
1.推动生态体系建设。坚持市场化导向,以汽车“四化”发展为主要驱动力,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各类资源要素,协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攻关,推进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产业化加速落地。建立“整车+汽车电子”产业地图,引导建立完善产业链条,构建上下游融合发展体系。加快产业和应用衔接联动,支持研发成果和产品首购首用,打造我省汽车发展较完整生态体系。(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各设区市政府)
2.应用场景示范建设。充分利用江铃集团、昌河汽车、国机智骏汽车已有产品优势,和北汽、长城、吉利、比亚迪等主流整车品牌落户的机遇,积极申请在赣江新区、上饶经开区、赣州经开区等地进行选址设立新能源汽车多功能应用场景试验场,开展整车与汽车电子融合测试,开拓汽车电子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各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
(五)开放合作行动
1.构建开放多维合作发展体系。鼓励传统汽车电子企业、整车制造企业通过业内联盟、业外互补把握核心技术,逐步参与、构建开放多维的合作发展体系,形成融合创新有竞争力的新业态、新生态。突破传统OEM价值链边界,积极需求和传统科技巨头、传统贸易渠道、造车新势力协同创新、深度合作,在新的供应链价值链关系中不断寻求平衡和突破。(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各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
2.搭建产业资本投资沟通平台。不断拓宽汽车电子企业融资渠道,引导优秀企业全面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改制上市,夯实企业上市后备基础。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产业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发展基金等各类投资基金进入汽车电子产业实体。探索运用投贷联动和投资、贷款模式,为汽车电子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支持优质企业在主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上市或交易。(责任单位:省金融监管局、省国资委、省工信厅、省财政厅、各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省电子信息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办公室统筹、省有关部门和有关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分工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议,研究制定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设区市、赣江新区要按照任务分工,结合工作实际,抓好任务落实。推动汽车电子产业重点工程列为市级重大项目,促进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形成市区联动、园区联动、产业联动、政企联动发展格局。
(二)完善政策保障
研究制定促进汽车电子企业成长专项政策,针对性配置要素资源,重点加强技术、融资、人才等要素保障,破解企业“卡脖子”技术、产销对接等瓶颈制约,培育壮大汽车电子企业群体。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汽车电子产业技术创新。完善产业投融资体系,引导重点行业产业基金发展壮大,完善贷款风险补偿、融资担保等机制,支持企业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发展。完善奖励、落户、产学研协作等高端人才引育政策措施,健全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三)优化发展环境
持续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落实降费减负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汽车电子领域组建产业联盟、行业协会,适时组织开展相关技术创新、项目推介、产品展示、应用交流、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加大对优秀汽车电子企业、产品、应用案例的总结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营造有利于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