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储能多点开花,2022成万亿储能市场发展大年
- 来源:环保在线
- 2022/6/15 9:07:4633812
【智慧城市网 市场分析】今年以来,来自国家到地方政策上的推力,大大促进了储能市场的发展。
最近仅一周多时间内,《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三份文件接连提及储能,特别提出“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配合电网调峰”,进一步明确了储能的商业价值。
据粗略统计,截至当前,我国已有二十余个地区出台强制配储相关规划,要求在有序推进各类新能源项目的同时,完成配套容量的储能设施建设。如浙江诸暨市整市推进分布式光伏方案中提到,应按照不低于光伏装机容量10%要求总体建设配套储能设施。目前,分布式强制配储规模要求最高的是山东枣庄市,需达到装机容量的15%-30%。
有关券商推测称,2025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超过30GW,而2021年这一数字仅为5.7GW左右,这就意味着现下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至少还存在5-6倍的增长空间。将其折合成经济价值,到2025年,我国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0.45万亿元,到2030年将增长至1.3万亿元左右,快速实现翻倍。
另外,尽管业界关于原材料上涨、供应链短缺等的担忧不绝于耳,储能赛道上的企业们仍跑出了“风采”。在已经上市的储能企业中,2021年宁德时代储能系统营收达到了136.2亿元,同比增速高达601%;阳关电源储能业务营收达31.4亿元,同比增长168.5%;上能电气的储能相关组件产品营收达1.4亿元,同比增长135%。可以说,普涨已是该赛道的常态。
与此同时,看好储能这块“蛋糕”的还有华为、比亚迪、欣旺达、超威集团等,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再者,储能市场仍待从毛利率困境中脱身,解决“增收不增利”的问题。目前储能相关原材料均涨势“凶猛”,如三元锂材料每吨价格已从12.4万元跃升至36.8万元,涨幅近200%。
业界认为,储能行业成本与收入“倒挂”现象还将持续,但从长远来看,储能行业依旧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战略高地。因此,对于在局中以及即将入局的企业而言,现阶段的主攻方向仍是技术,谁能抢先做好技术储备并实现商业化突破,谁就可以分得更多的市场。
最近掀起的“氢储能”热潮也与此有关。通过电解水制氢技术,将间歇波动的清洁电力转化成氢能储存起来,再通过燃料电池或其他发电装置转化或输送回电力系统,可实现绿色能源的有效储能。目前,华电集团、安徽电力均有所行动,山西、河北张家口、浙江平湖先后有相关项目落地。
未来,随着各地对氢储能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模式将有望迎来降本增效,投入规模化商业化运行。而2022年显然已成为储能市场发展,技术攻关的关键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