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多项国家标准发布:含首个智慧灯杆、村镇照明国标

来源:高工LED
2021/12/4 8:43:0832489
  【智慧城市网 行业标准】11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18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1项国家标准修改单。
 
  包括《高压纳灯性能要求》、《发光强度、总光通量标准灯泡》、《工作测光标准灯泡》、《灯控制装置的效率要求第2部分:高压放电灯(荧光灯除外)控制装置效率的测量方法》、《村镇照明规范》、《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杆服务功能与运行管理规范》、《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第101部分:一般要求系统组件》、《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第102部分:一般要求控制装置》、《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第201部分: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荧光灯(设备类型0)》、《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第304部分:特殊要求输入设备光传感器》等10项照明相关标准。
 
  相关标准实施日期为2022年。

 

  据了解,《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杆服务功能与运行管理规范》为首个智慧灯杆领域国家标准、《村镇照明规范》为首个村镇照明国家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标准空白。

 
  1、《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杆服务功能与运行管理规范》
 
  标准规定了道路多功能杆的总体要求、基本组成、杆体设计要求、附属设施要求、检验要求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灯杆高度小于20米,作为城市道路、公路、高速路、广场、公园、庭院等公共设施多功能杆。道路多功能杆重点规范基本组成、必选搭本标准规定了智慧杆的杆体分类、一般要求、设计要求、布局要求、功能要求、安全要求以及运营服务要求等内容。杆体分类依据道路场景,杆体高度进行分类。一般要求对供电要求、管线要求、环境要求进行了规范。
 
  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安全性、稳定性等因素对智慧杆的层次设计进行了规范。为满足智慧杆的覆盖需求,对智慧杆的布局、间距等进行了规范。功能要求中为实现智慧杆的功能需求,规范了功能通用要求、功能描述、功能配置等内容。对智慧杆安全提出高要求,包括电气安全、通信与信息安全等。
 
  为有效管理智慧杆的长期使用,规范运营服务,包含信息管理、运行监控、维护等内容。载设备、规范杆体的荷载要求、抗风设计等,使新型多功能杆可安全支持搭载移动通信设备、智能照明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满足新型智慧城市需要。同时对安全提出高要求,包括电气安全、通信与信息安全等。也对相应的附属设施进行要求,包含附属设施如照明设备、移动通信设备、视频监控设备或者其他搭载设备的供电要求,管线要求(光纤、电缆)、接地要求。
 
  2、《村镇照明规范》
 
  《村镇照明规范》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村镇照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管理,该标准将规范村镇照明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升村镇照明设施水平,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环境,确保照明设施得到合理科学的布局和落实,改善村镇照明缺乏建设标准的现状。
 
  3、《高压纳灯性能要求》
 
  标准规定了符合GB/T19652安全要求、普通照明用高压钠灯的分类与命名、主要尺寸、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还规定了灯启动和工作时的电气特性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镇流器、触发器和灯具的设计参数。
 
  4、《发光强度、总光通量标准灯泡》
 
  标准规定了发光强度、总光通量标准灯泡(以下简称灯泡)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适用于保持和传递国家光度单位的量值,并作为测量发光强度、总光通量的标准灯泡。
 
  5、《工作测光标准灯泡》
 
  标准规定了工作测光标准灯泡(以下简称灯泡)的产品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适用于测量总光通量量值时作为标准光源用的灯泡。
 
  6、《灯控制装置的效率要求第2部分:高压放电灯(荧光灯除外)控制装置效率的测量方法》
 
  《灯的控制装置效率性能第2部分:高强度放电灯(荧光灯除外)控制装置效率的测试方法》是灯的控制装置效率性能系列标准其中之一。该标准规定了高强度放电灯(荧光灯除外)用电磁控制装置的功率损耗、电子控制装置的总输入功率和备用功率的测量方法。定义了高强度放电灯控制装置效率的计算方法。
 
  7、《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第101部分:一般要求系统组件》
 
  规定了使用交流/直流电源供电的电子照明装备的数字信号控制协议。
 
  8、《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第102部分:一般要求控制装置》
 
  适用于由电子照明设备数字信号控制的总线系统中的控制装置。该电子照明设备符合IEC 61347(所有部分)的要求,并有直流供电电源。
 
  9、《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第201部分: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荧光灯(设备类型0)》
 
  规定了与荧光灯相关的,使用交流/直流电源供电的电子控制装置的数字信号控制协议和测试方法。
 
  10、《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第304部分:特殊要求输入设备光传感器》
 
  标准规定了系统的电气规范、接口电源、传输协议结构、定时、操作方法、变量声明、指令定义及测试程序,用于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DALI)的标准化,以保证在楼宇管理系统的照明子系统中,不同厂家提供的电子控制装置和照明控制设备之间实现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上一篇:《旅游景区智能电子巡更系统建设规范》标准发布

下一篇:全国首个智慧灯杆国家标准将于2022年3月实施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