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河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来源:河南省交通运输厅
2021/9/17 9:29:1638721
  【安防展览网 城市在线】为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交通运输部关于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深入落实河南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行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作用,加快推进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我省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扎实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文件精神,促进先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按照省、市、县三级管理架构,遵循“大平台、大系统、大数据”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聚焦行业管理平台化、基础设施智慧化、支撑环境系统化,切实提升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和智慧化程度,有效支撑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二、指导原则
 
  ■ 融合赋能,服务战略。围绕交通强国、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按照我省“十四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要求,积极推进先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赋能交通运输发展,服务重大战略实施。
 
  ■ 安全高效,惠民服务。完善运输生产安全与风险管控信息化建设,强化安全监管,提高主动安全水平。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核心宗旨,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
 
  ■ 精细管理,深化应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行业精细化监管,形成业务监管和服务闭环体系,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标准流程重构。深化信息化应用,在应用中提升,在提升中应用,增强用户粘性,注重发挥系统实效。
 
  ■ 集约协同,共享联通。积极推进平台集约、业务协同建设,继续推动“行业数据资源”与“社会数据资源”交通大数据体系构建,促进数据驱动行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实现业务共享共治和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
 
  ■ 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充分发挥政府战略统筹协调作用,营造良好环境,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技术、应用和资金等政企合作发展新模式。
 
  三、主要目标
 
  到2023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一中心、四平台” (综合交通运输运行协调和应急指挥中心、综合交通运输监管平台、高速公路管理平台、普通公路和水路管理平台、建设工程管理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行业管理平台化
 
  完成省、市、县三级“一中心、四平台”集约化建设,形成全方位监管、全链条协同的全省综合交通运输执法监管“一张网”,初步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提高高速公路监测、调度、管控、应急、服务等综合能力;基本实现国省普通干线公路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管理,初步形成农村公路平台化、项目化管理;基本建立交通建设全过程的常态化智慧监管体系。

河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3年)

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一中心、四平台”框架图

 
  基础设施智慧化
 
  基础设施数字化发展取得显著突破,交通运输部认定的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覆盖率100%;高速公路视频监测全数字化、全覆盖,形成高速公路视频云智慧监测与管控体系,1~2条智慧高速公路全国领先;加强普通干线公路综合业务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两客一危”、总质量12吨及以上营运货运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安装率100%。
 
  支撑环境系统化
 
  出台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基本完成全省干线公路路网运行监测设施建设、高速公路数据资源共享交换等技术规范。形成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统一数据资源目录,建立共享交换数据标准;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主要任务
 
  (一)行业管理平台化
 
  1.省级平台
 
  围绕我省交通运输行业“一中心、四平台”信息化管理框架,整合系统资源,推进集约化平台建设,努力构建简约、协同、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体系,提升行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河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3年)

市县级交通运输行业“一中心、四平台”逻辑结构示意图

 
  任务1:开展综合交通运输运行协调和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接入综合交通运输监管平台、高速公路管理平台、普通公路和水路管理平台、建设工程管理平台,对接铁路、民航、邮政等运输数据信息,围绕省、市、县三级管控和指挥体系,面向政府决策、行业监管、企业运营和百姓出行,初步实现综合交通多颗粒度的动态运行监管和协同服务,建立部省、行业内外、省、市、县多层次的协同联动,基本形成大数据支撑的交通运输科学决策与规划模式,推动高效换乘的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提高全省综合交通管理服务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整合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后台办理流程,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快推进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形成“需求驱动、数据联通、预防为主、精准监管、快速处置、政企联动”的安全监管体系,有效防控安全风险。加强区域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形成多级协调联动和现场应急指挥机制,科学制定应急响应策略,实现应急装备物资的动态管理。围绕交通强国内陆型多式联运试点建设,推动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货运信息互联互通,构建数字化的多式联运生态服务体系。
 
  牵头单位:通信中心
 
  配合单位:厅运管处、安监处、科技处、执法局、多式联运办、交发中心、运发中心、质检站、高管中心、应急救援中心、联网公司、各市县交通运输局
 
  任务2:开展综合交通运输监管平台建设
 
  加快推进涵盖省、市、县三级的综合交通运输监管平台建设,实现多角度、多维度闭环管理,逐步完成行业数字监管和服务体系构建;推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执法监管“一张网”构建,实现对违法车辆的“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追溯”,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执法效率,破解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发现难、取证难、后续处理难的问题。推进全省道路运输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以数字化监管为抓手,强化大数据应用,增强业务智能化管理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开展农村公路客运智能一体化管理建设,提升农村客运数字化智能运管和信息化监管水平。
 
  牵头单位:厅安监处、通信中心、运发中心
 
  配合单位:厅运管处、执法局、各市县交通运输局
 
  任务3:开展高速公路管理平台建设
 
  整合高速公路信息化资源,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集资产管理、路网运行、协调指挥、通行费征收等综合业务管理,促进多业务深度融合,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管理机制,努力打造高速公路管理生态体系,整体提升高速公路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牵头单位:高管中心
 
  配合单位:交发集团、联网公司、交投集团
 
  任务4:开展普通公路和水路管理平台建设
 
  依托河南省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工程(普通干线公路)和河南省水路路网运行监测信息系统工程,按照省、市、县三级管理需求,整合信息资源,完善系统建设,形成统一的普通公路和水路管理平台,实现跨业务融合,有效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初步实现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的综合管理、行业监管和绩效考核,解决农村公路当前的粗放管理问题,推进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牵头单位:交发中心
 
  配合单位:各市县交通运输局
 
  任务5:开展交通建设工程智慧管控平台建设
 
  结合我省交通建设项目,开展建设工程管理平台建设,通过“云大物移”、BIM技术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领域过程管理数字化、业务监管平台化,有效提升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管水平,为数字化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创造条件。
 
  牵头单位:质检站
 
  配合单位:厅规划处、财审处、建管处、科技处、交发中心、运发中心、定额站、高管中心、交发集团、交投集团、各市县交通运输局
 
  2.市县级平台
 
  任务6:开展市县级行业管理平台建设
 
  已建成或规划建设行业管理平台的市县,由省厅提供统一接口,实现平台间互联互通;未考虑建设的市县,直接使用省厅平台,通过省、市、县三级平台联动形成监管合力,促进业务监管、运行监测、协调联动、决策支持、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加强业务数据采集和共享交换能力,提高数据支撑保障水平,推动“一中心、四平台”高效运行;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各市县交通运输局应指导企业建设好、应用好、管理好、维护好企业生产运营平台和安全监管平台,规范经营,安全生产,并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支持有条件市县打造城市综合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实现涵盖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水路以及城市公交、地铁、出租汽车、长途客车、货运车辆、船舶等的动态智能化监测和统一指挥调度,提高全域交通协调管控能力。严格执行“三同步”原则,认真落实部、省和省交通运输行业出台的相关文件要求,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牵头单位:各市县交通运输局
 
  (二)基础设施智慧化
 
  先进信息网络技术深度赋能传统交通基础设施,加强不同业务前端设施的功能整合,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升级。
 
  任务7: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
 
  积极落实交通运输部大型桥梁隧道健康监测有关要求,推进重要特大公路桥梁的结构、性能、运行状态实时监测,测取结构物的服役状态,为准确评估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能、及时开展养护施工作业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推动数字资产平台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动静态信息叠加应用,实现重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造、养护、运营管理等全要素、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支持5G基站建设与公路建设同步规划,大力推动通信管道、传输光缆及5G基站配套设施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统筹业务管理和经营开发需要。继续推进全省普通公路资产数字化工作,实现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重要县道的数字化管理和动态化更新,进一步提升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牵头单位:交发中心、高管中心、交发集团、交投集团、各市县交通运输局
 
  任务8:推进智慧高速公路建设
 
  推进全省高速公路视频监测全覆盖、全数字、全联网、智能化建设。拓展并推广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工程(机西高速公路)的建设经验成果。鼓励“13445工程”高速公路结合功能定位、环境特点、交通流特征等因素,从区域路网效能提升、缓解路网运行问题等角度考虑,打造因路制宜的智慧高速公路。充分利用成熟信息技术,探索应用5G、AI、大数据、云计算、北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化ETC门架应用,在全省高速公路开展“区间测速”等,综合提升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在郑州、洛阳都市圈高速公路开展车道级交通控制、自由流收费模式先行先试,探索自动驾驶及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对于已开通运营高速公路,基于通车以来交通运行情况及环境状况等,开展智慧化提升建设,解决实际运营管理问题。选择基础条件好、代表性强的服务区,打造智慧服务区,鼓励与文化、旅游、物流等产业融合,试点交旅融合、物流经营等主题式智慧化服务区。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探索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公众服务新模式,助力便捷出行。
 
  牵头单位:高管中心、交发集团、交投集团
 
  配合单位:联网公司
 
  任务9:推进智慧普通公路建设
 
  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核心示范区等重大战略,选取承载我省重要发展战略的功能型干线公路网,进行交通诱导、气象监测等路网运行监测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市,在利用现有设施和其他行业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在外场关键节点位置布设监测与服务设施,实现对区域干线路网整体运行态势的实时感知和协同管理,提升路网整体通行效率。鼓励在交通环境复杂、交通流量较大的农村公路重点路段开展高清视频监控、事件自动检测预警、自适应诱导灯等智能化功能设施应用,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效率,提升交通安全保障水平。
 
  牵头单位:交发中心、各市县交通运输局
 
  任务10:推进智慧工地建设
 
  综合运用BIM、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图像识别、北斗定位等技术,围绕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在高速公路“13445”工程中积极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贯穿交通建设全周期,实时掌握现场施工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牵头单位:交发集团、交投集团
 
  任务11:推进智慧运载装备建设
 
  完成全省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终端设备改造,推广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应用。“两客一危”车辆、总质量12吨及以上营运货车全部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集成模式识别、卫星定位等智能监控技术,对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和车辆不安全状态进行实时干预,强化重大风险的防范化解和应急处置。
 
  牵头单位:运发中心
 
  配合单位:厅运管处、各市县交通运输局
 
  任务12:加强公路隧道联动联控建设
 
  落实公路隧道提质升级行动技术要求,建设隧道安全运营监测系统、机电设备健康监测系统、机电养护管理系统,提升隧道安全运营水平。强化隧道监控机电设施联动,提升与路段、相邻收费站协同运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运营安全。
 
  牵头单位:交发集团、交投集团
 
  配合单位:高管中心、联网公司
 
  任务13:加强恶劣气象条件下的监测预警与安全保障系统建设
 
  通过与气象等部门合作,建设公路精准气象预测预报系统,实现低能见度、路面结冰、侧风等恶劣气象条件的预测预报。在局地团雾多发路段推广雾天行车诱导系统建设,加强低能见度恶劣气象环境下的交通安全诱导能力。在黑冰多发路段、跨河桥等路段试点建设自动融冰系统,对覆盖区域实现结冰、凝霜等环境的智能识别和消除。
 
  牵头单位:交发集团、交投集团
 
  配合单位:高管中心、联网公司
 
  任务14:推进非现场执法检测点建设
 
  综合考虑我省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发展需求以及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业务的需要,加强与高速公路出入口治超系统的衔接,在重要国省干线公路重要节点稳步有序布设非现场执法检测点,完善全省非现场执法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各类营运车辆治理工作水平,实现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促进我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持续长效开展。
 
  牵头单位:厅执法局、各市县交通运输局
 
  任务15:推进收费站畅通工程建设
 
  强化与执法系统的联网联控,保证超限超载车辆无法通行收费站。结合收费站现场条件和交通运行特点,优化现有收费站广场布局,增加复式车道,加大收费机器人等智能设施应用,快速提升收费站运行水平。试点推行基于信用体系的车辆预约免计重通行等多种方式,有效提升收费站货车通行效率。依托ETC门架、车辆跟踪等新技术应用开展自由流收费试点工程建设。
 
  牵头单位:高管中心、交发集团、交投集团
 
  配合单位:厅执法局、联网公司
 
  任务16:推动普通干线公路视频监控设施建设
 
  选取省界、市界、城市出入口、高速公路连接线、主要客运通道、枢纽节点、旅游景区、物流集散地等重点路段,开展视频监控设施建设,强化对运输车辆的在途实时追踪、轨迹还原等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公路网运行监测水平。
 
  牵头单位:厅执法局、交发中心、通信中心
 
  任务17:探索智慧公交技术的应用新模式
 
  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开展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先导应用示范,探索“智慧公交+自动驾驶+智能管控”车路协同一体化交通模式。
 
  牵头单位:郑州市交通运输局
 
  (三)系统化支撑环境
 
  任务18:科学制定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
 
  落实国家和我省发展战略,结合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信息化引领作用,围绕行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有效指导行业信息化发展,逐步推进行业管理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和全面性改革。出台普通干线公路视频监控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统筹建设,进一步提高我省公路网交通管控与运行监测能力,提升车辆安全监管、常态化科技治超和运营管理等综合业务管理水平。
 
  牵头单位:厅科技处
 
  任务19:加快建设标准规范制定
 
  围绕“一中心、四平台”信息化整体框架,依托我省重大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加快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制定干线公路、水运、非现场执法、数据共享交换、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技术标准;制定公路网沿线设施数据互联互通标准规范、数据资源分类分级指导意见及共享开放管理办法,促进网络互联互通、系统有效衔接和信息资源共享。加快推进非现场执法建设布局,助力科学化、智慧化管控新模式。
 
  牵头单位:厅科技处、执法局、交发中心、运发中心、高管中心、通信中心、联网公司
 
  任务20:完善综合交通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
 
  在我省综合交通服务大数据平台工程基础上,继续整合数据资源,建设高效数据共享与分析平台,构建行业内统一的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体系,建立统一的技术支撑和集成管控体系,规避行业内数据重复采集和系统模块重复建设。推进全省综合交通运输相关数据资源梳理和共享交换工作,通过行业数据的标准化定义,建设省级综合运输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共享交换数据标准以及相应的数据资源管理制度,提高行业数据汇聚与共享能力。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GIS 数据资源,支撑行业实景化管理与科学决策。
 
  牵头单位:通信中心
 
  任务21:持续推进网络安全建设
 
  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相关网络安全法规、制度、标准,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在现有信息网络监测预警系统基础上,完善交通运输行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增强远程监测能力,构建常态化安全监测技术体系。
 
  牵头单位:厅科技处、通信中心
 
  五、保障措施
 
  要加强组织领导,有力整合资源,形成推进合力,切实将各项计划任务落到实处,确保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一)强化组织领导
 
  坚持省厅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对我省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集中统一领导,信息化领域重大政策和事项须经领导小组审定。各单位要建立信息化建设“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领导要直接参与信息化重要决策,亲自协调推动重大信息化项目实施。积极推进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建立信息化工作机制,明确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信息化工作。各单位要统一思想认识,紧抓实干,强化协调配合,建立业务协同机制,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二)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制度建设促进平台提升,平台提升进一步促进制度建设”要求,各单位要以信息化为抓手深化行业改革,建立省、市、县三级管理体系,重构制度标准流程,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加大资金支持
 
  积极争取省级财政性资金和国家、行业专项资金,加大对行业信息化建设运维的投入。严格落实《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强化政府财政资金引导,切实保障资金落到实处。积极引入市场化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市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积极争取本级政府财政性资金、专项资金等支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列入本计划重点任务的工程项目,省级给予资金补助,补助标准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40%,且补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四)加强督促落实
 
  各责任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任务,明确时限,逐级落实。加强对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建立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及奖惩机制,制定任务落实情况通报制度。加大信息化工作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有关领导干部的内容。强化系统应用,确保信息化建设发挥应有的效益。严格管理信息化财政预算资金使用。
 
  (五)壮大人才队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多层次、多渠道的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研发中心等资源,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我省行业创新能力。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建设业务技术水平一流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开拓思路,拓展视野,提升信息化队伍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

上一篇:广西完成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建设工作

下一篇:广西四部门发文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