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坚守数据安全红线 网络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

来源:安防展览网 作者:tina
2021/7/9 9:46:4059519
  【安防展览网 时事聚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简称网约车,是当下最为热门的出行方式之一,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实在是令人堪忧。近日,滴滴因涉嫌违规采集个人信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网约车信息安全再次引发质疑。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数据成为重要资源,由于网约车平台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会收集大量乘客与司机的个人信息及隐私,并依托互联网将相关数据上传至云端保存,其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滴滴成立9年,一路走来问题频频、饱受质疑,这一次更是因信息安全问题而“翻车”。7月2日,滴滴被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叫停整改,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紧接着,7月4日,“滴滴出行”APP被强制下架。滴滴对此回应,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工作,严格按照有关部门要求下架整改。
 
  7月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再次发布通告,除滴滴出行外,还将对“运满满”、“货车帮”等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那么,什么是网络安全审查呢?2020年4月,为落实《网络安全法》要求,网信办联合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通过对网络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运营商和服务商开展网络安全审查,能及时排查安全风险和漏洞,降低风险,是保障国家安全,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监管机制。
 
  从滴滴下架到多家网约车平台被调查,此次风波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明显的信号,那就是国家对网络安全监管越来越重视,强监管时代已经来临。
 
  相关立法不断完善
 
  2020年11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预约汽车服务数据安全指南》征求意见稿;2021年4月7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的意见;4月26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的意见;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出台(将于2021年9月1日起实施)。
 
  监管网约车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一方面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也为督促网约车整改提供了法律依据。
 
  加强信息保护势在必行
 
  网约车行业数据与个人隐私、国家安全密切关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势在必行。那么,个人和网约车平台应如何加强数据信息保护呢?
 
  对于个人来说,应多了解个人信息保护常识和法律法规,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技能,当个人信息遭到侵犯时合理使用法律武器。打车时务必选择合规可查的网约车平台,切勿随意透露居住地址、*、银行卡等重要隐私信息。
 
  网约车平台应遵守以下准则:
 
  1、对于行程录音收集,生成的行程录音文件应在上传完成后删除,不应在移动终端留存;收集的行程录音录像数据存储时间不宜超过7天,当乘客或驾驶员有尚未解决完毕的纠纷时,可以保存至纠纷处理完毕后再删除。
 
  2、不得过度、违法违规采集司机、乘客的个人信息及隐私,对涉及隐私的数据采用加密保护,未经个人明示同意,不得将个人信息用于开展其他业务。
 
  3、针对敏感的个人信息,应制定行程录音录像数据安全管理规范重点保护,明确行程录音录像数据生命周期中收集、传输、存储、使用、披露和销毁等环节的安全控制措施。
 
  结语:不可否认,在相关立法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网约车安全事故明显减少,但是信息泄露乱象频频曝光,使网约车一再面临信任危机。网约车平台应引以为戒,坚守信息安全底线,切实保障国家及个人信息安全,共同维护网约车市场秩序。

上一篇:连续两人行车路上遭雷击 夏季户外如何防雷

下一篇:2021上半年安防行业热点事件回顾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