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碳达峰与碳中和路径 智能交通行业要怎么做?
- 来源:赛文交通网
- 2021/3/31 16:21:2633394
媒体报道中,“碳中和”总是和“碳达峰”一同出现。所谓“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迈向碳中和的短期目标是尽快实现碳排放总量的提前达峰,没有达峰,就难以中和。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年的八项重点任务,其中一项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前,*习近平在2020年12月12日召开的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作为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碳排放大国,我国要在10年内实现碳排放达峰、40年内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兑现这两个庄严承诺,交通运输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该承担多大责任?“双碳”目标驱动下,交通出行如何转型发展?新兴技术将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是业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据赛文交通网了解,面对“双碳”的考验,交通运输行业正在紧锣密鼓推进行业行动方案,包括产业政策、用人政策、降碳政策、投入产出成本效益、碳交易,涉及铁路、公路、水运、邮政等各个子行业。
交通行业的共识
作为能耗和碳排放的三大行业之一,交通运输行业的低碳发展势在必行。
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尽早达峰。作为节能减碳重要一环,交通领域占全国终端碳排放15%,过去9年年均增速5%以上,预计到2025还要增加50%。
“公交优先”上升为国家战略,“绿色出行”已成为行业共识。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如何利用新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清洁能源体系、信息通信产业融合发展,整体提升交通运输融合创新能力,成为节能减碳关键。
城市交通碳排放量已经成为增速最快的领域。国家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城市交通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3月9日,腾讯联合中国交通报举办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交通出行绿色发展研讨会”。
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解读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节能减碳相关内容,分享了委员、代表关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相关观点和建议。王先进表示,未来整个交通链条,包括交通制造、能源供给、超级计算、数字交通,都将纳入到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范畴,以“双碳”为牵引,将激发交通各个要素升级迭代,到碳达峰乃至碳中和那一天,整个交通系统将迎来颠覆性的变化。
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院长李兴华从国家战略层面分析了交通运输低碳发展路径,建议从国土空间利用、城镇化模式等宏观侧方面,以及交通一体化等结构侧方面发力,形成“生态—策略—行动—监督”的闭环体系。
“中国的交通低碳战略要有一个完整的对策体系,而且是与时俱进的,一方面要建立政产学用资媒联合一体的应对双碳战略的生态,同时围绕宏观到结构、技术、政策、文化几个大视角开展一系列工作。”李兴华认为。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认为:交通、汽车、能源等多领域需要协同实现碳达峰,要通过市场化、法制化和智能化的方式,促进不同领域碳交易,以先进技术促进减碳。
关于城市交通碳达峰、碳中和策略的建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在今年两会上表示:面对我国城镇化率的增长态势、机动化的快速发展、绿色出行环境不够完善、城市交通能源结构调整、货运结构待优化等问题,行业亟需在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交通出行模式转变、货物运输结构优化、能源零碳转型以及利用科技提高效率实现减排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并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以推动交通尽快实现碳达峰、最终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并提出了五大建议:
促进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打造低碳生活模式
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充分发挥城市群和都市圈吸纳人口和就业的潜力,构建功能混用、公交导向、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城市布局。
促进交通出行模式转变
比如建议开展MaaS发展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愿景和路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打造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多样化、 一体化全链条出行服务。
持续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
建议各城市结合各自的发展阶段及货物特点,以适合铁路运输、需求量较大的货类为重点,推动大宗货物从公路转到铁路运输。
加速机动车能源结构零碳转型
建议国家及城市层面尽早出台面向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机动车电动化发展路线图,明确禁售燃油车时间表。
智能交通助力交通运行效率提升
未来的交通应是在出行预约的前提下实现人、车、路协同发展,建立不堵车的交通系统,实现系统运行*优。
要实现碳中和,需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绿色交通,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构建低碳道路交通网络,注重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数字化赋能,推动对快速减碳的创新应用是智能交通行业“十四五”期间重点关注和发展方向。
腾讯已经在行动
腾讯副总裁钟翔平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交通出行绿色发展研讨会”上表示,互联网新技术正在不断与智慧交通领域相互融合。
他认为,持续加速的“绿色新基建”正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拉动智慧交通上下游环节的绿色发展,在减排增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在新基建大力发展的城际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网络等方面,通过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交通建设和运营方案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交通流的运转,减少资源的消耗。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交通运输业通过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立体化交通体系,以数字手段连接公交、地铁、单车、网约车、高铁等各种出行方式,倡导公交优先、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提升人们出行便利性和幸福感。
“腾讯不仅要加快推进碳中和规划,还要继续探索前沿科技,推进科技在产业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
钟翔平强调,新基建不断加速,“绿色新基建”更应该加速。
绿色新基建不仅是要关注有助于改善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新技术,还应当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拉动上下游环节的绿色发展。比如在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方面,新兴的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构建起云端数字孪生城市,用于交通的整体规划调度、运营管理。
在未来可预见的智慧交通体系中,各个交通元素以数字节点连接,构建起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对此,腾讯正在从两方面进行大量实践,一方面是助力交通行业的电气化转型;另一方面是连接智能交通管控系统,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一体化的出行即服务方案。
腾讯在交通低碳发展中将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近期,在与一位业界朋友讨论关于腾讯在低碳发展中的相关动作,被问道:腾讯在交通低碳发展中将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笔者认为腾讯将从B端和C端两方面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腾讯在发挥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产品设计和用户服务当中,一方面带动B端的生态伙伴,将环保低碳的行为方式融入数字化转型布局中;另一方面在面向C端用户的时候,倡导和鼓励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政策*、科技创新支撑,整个交通链条所涉及的能源、制造、技术、人才、企业发展都将进行全面的迭代升级。腾讯将通过技术创新、跨界融合的力量,释放出新活力,助力交通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早在今年1月12日,腾讯就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用科技助力实现零碳排放。成为首批启动碳中和规划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在今年两会提交的建议中,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表示:推动我国科技企业实现碳中和,意义不仅在于科技企业自身的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鼓励科技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创新,以碳中和为契机,倒逼我国低碳技术转型。
回到智能交通业务层面,2020年9月,腾讯发布了《腾讯未来交通白皮书》,这是腾讯*在智慧交通方面发布的相关战略。在这份战略中,腾讯表示“将运用腾讯的数字化技术能力,从‘建设、管理、运营、服务’四大层面展开,试图挖掘人、车、路数字化价值”,将汽车进行连接,为驾驶员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也为智能交通战略中的“万物互联”、“精准调度”提供终端基础。
腾讯一直是站在“数字化共建者”的角色在思考,发挥互联网数字化技术,包括用户的服务能力、生态连接能力以及开放协同机制。腾讯在智能交通精细化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应用等环节具备巨大优势。比如乘车码作为腾讯交通战略的重要产品,自2017年7月上线以来,已经覆盖北京、深圳、上海、厦门、宁波、济南、昆明、东莞等180多个城市,支持BRT、公交、地铁、索道、轮渡等智慧交通移动支付场景,目前乘车码用户数已超过1.8亿;腾讯实时公交小程序已经上线全国70多座城市,未来还将陆续上线全国。
另外,2020年7月,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和腾讯联手打造的“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正在从公交线网评估优化、潜在公交人群发现等行业需求和痛点入手,为各地交通运输局、公交企业、MaaS服务商等提供技术支撑,推动MaaS落地,支撑绿色城市交通示范,并围绕公共交通发展的核心问题、核心痛点展开创新,提升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助力城市交通低碳发展。
“公路院选择与腾讯合作打造‘公共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是看重腾讯的交通数据综合能力。”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大数据团队负责人刘冬梅曾对笔者表示。
实体产业与数字产业的融合,会带来数字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叠加效应,实现开源、节流和提效三个维度的效果。腾讯在交通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当中已经有所体现。比如随着我国道路养护需求的不断增加,腾讯基于自动驾驶感知能力形成的智能道路巡检方案,已经在深圳福田落地应用,相较人工巡检的方式效率提高了十倍。
写在最后
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既是中国政府向*做出的郑重承诺,也是低碳交通发展“加速跑”的发令枪。
交通行业会如何参与到低碳、减排行动中?“第一,发挥铁路和水路的效用,加快长途货运结构的调整;第二,以出行即服务为重点,加快完善绿色出行系统;第三,以新能源汽车应用为重点,提高交通部门的清洁技术水平;第四,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显著提高交通能效;第五,加强交通需求管理(TDM)的政策创新。”
王先进表示,交通行业在实现碳中和和碳减排的主要路径中包括五方面,并强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交通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
当然,机遇和挑战不仅是交通本身,更是全产业链条,包括载运工具、运输能耗、能源供给,这些对于交通节能降碳都是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而对于新能源、清洁能源产业,公共交通、共享交通新业态将迎来更好更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