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呀嘿”引发换脸危机:刷脸时代请保护好你的“脸”
- 来源:安防展览网整理
- 2021/3/15 16:20:2846235
如此火爆为何只是昙花一现?
如果要问近期什么神曲*,那一定非“蚂蚁呀嘿”莫属,要问什么*火爆,答案依然是“蚂蚁呀嘿”。原本,制作视频只是一种单纯的娱乐行为,但是随着许多名人和明星相继被“换脸”,并在网络上大量转发,先是引发了肖像权侵犯问题,之后更是暴露出用户个人信息及隐私泄露嫌疑,所以相关AI换脸软件仅仅火爆一周便突然被下架终结。
如果要问近期什么神曲*,那一定非“蚂蚁呀嘿”莫属,要问什么*火爆,答案依然是“蚂蚁呀嘿”。原本,制作视频只是一种单纯的娱乐行为,但是随着许多名人和明星相继被“换脸”,并在网络上大量转发,先是引发了肖像权侵犯问题,之后更是暴露出用户个人信息及隐私泄露嫌疑,所以相关AI换脸软件仅仅火爆一周便突然被下架终结。
据央视报道,由清华大学孵化的人工智能安全研究团队,演示了AI换脸技术所存在的安全漏洞。研究员表示:“我们可以生成系统*的这些张嘴、点头、摇头之类的动作,然后终我们就可以冒充这个人,完成人脸认证的环节。”
此前,新华社也发布风险提示,“换脸”APP存在个人信息泄漏、不法分子利用金融机构刷脸支付系统支付导致被盗刷、被贷款、被不良视频换脸等五大风险。
综上所述,AI换脸软件存在巨大的安全漏洞,对用户而言,使用此类换脸软件会给个人隐私及个人信息安全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于是意识到危险的用户宁可弃而不用,加上市场监管部门的施压,AI换脸软件火爆全网短短几天后便迅速销声匿迹。
除“蚂蚁呀嘿”事件外,人脸识别技术曾多次引发争议。
2019年2月,深网视界的数据库漏洞事件震惊了整个互联网,超过250万条数据可以被提取,包括人脸信息、*信息等等敏感数据。
2019年9月,有媒体报道,在网络商城中有商家公开售卖“人脸数据”,数量达17万条,涵盖2000人的肖像,每个人约有50到100张照片。此外,每张照片搭配有一份数据文件。
2019年10月,一群小学生用一张等比例照片刷开了丰巢智能柜,取出了父母们的货件。事件发生之后,丰巢发声表示,该应用为beta版本,在进行小范围测试,收到反馈后,刷脸取件业务已下线。
2020年6月,“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在杭州开庭,原告郭兵认为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强制收集他的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并在庭上拒绝调解,一审结果被告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被判违约,除了相应的赔偿外,还要删除郭兵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征信息,但郭兵表示还要上诉。
2020年11月,一则“戴头盔看房”短视频在网上流传,这种保护个人信息的方式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几天后,事发地南京要求所有售楼处不得使用人脸识别系统。
2021年2月,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窃取人脸数据案件22起,抓获**60名。
人脸被滥用,我们还要用吗?
当前,人脸识别已经应用到地铁安检、动车检票、移动支付等多个日常生活领域,人脸生物信息利用日益普及的同时也存在滥用风险。据有关人脸识别技术报告显示,使用过人脸识别系统的受访者高达90%以上,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的约占60%,已经发生过因人脸被滥用或者被泄露而导致隐私、财产损失的约占30%,受访者普遍表示使用人脸识别通过手机进行过身份验证。
技术进步的大势不可逆转,但是如何趋利避害,在用好新技术的同时防范内险的方法却值得深思。人脸识别作为新兴生物信息技术,尚无专门立法规定,也尚未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与监管制度。
面对面部信息的收集主体多、安全保障弱的现状,监管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如何建立分级应对精细化管理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广泛听取民意
政府公共部门应严格遵守正当程序,广泛听取民意。公共机构若要大规模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应当遵守严格的程序限制,履行严格的审批。
2、完善人脸识别相关立法
尤其对于公共场合大规模应用需要有章可循,对于公共场合大规模应用,应明确人脸识别信息收集的范围需与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必要性,信息使用应将对隐私的不利影响控制在小范围和限度内,必要场景考虑设立“黑名单”制度。
3、建立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以伦理准则为起点,建立一套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确保科技向善。企业应发挥伦理准则和行业自律等软法性质的非强制性规则,积极设立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对人工智能相关争议问题进行伦理审查,确保科技向善。
结语:人脸识别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合理合法的运用,可以给大众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如果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则会给大众造成隐私泄露威胁,所以用立法手段加强监管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