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2020年安防产业观感

来源:安全自动化 作者:林浩葵
2020/12/26 11:44:5234761
  【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在过去的两年里,安防市场发展喜忧参半。
 
  一是受国家对信息化需求的提升拉动,智能化与数字化产业拥有较好的应用场景,随着安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的落地,智能安防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地方政府资金压力,导致各地的城市级安防项目受到挤压;
 
  二是*走势约束着产业的发展,过去一年由于美国对芯片等核心关键技术与产品的出口管制,如果国内无法寻找到合适的替代方案,将中长期内,限制国内安防设备的迭代与升级,但从某种层面上看,这或许会加速我国芯片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的进程;
 
  三是受环境恶化影响,类似华为与阿里等巨头纷纷加快拓展国内市场的步伐,安防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落地场景,自然成为他们的必争之地,这些举措在加速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将加速传统安防智能化转型的步伐。
 
  针对中国安防设备市场的调研结果统计,2019年中国安防设备市场达1360亿元,其中视频监控市场达700亿元,占据总安防设备市场超5成的份额,防盗报警市场达189亿元,出入口控制市场达269亿元,楼宇对讲/智能家居市场达220亿元。
 
  与2018年数据相比,2019年安防设备市场整体呈现出13.5%的增速。2019年安防系统集成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市场一直呈现着高速增长的趋势。但受大环境影响,2019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至6.1%,加之安防终端用户治理整顿,行业设备和软件供应渐入饱和,安防系统集成行业增速短期内也会有所放缓。
 
  以上皆是疫情前的情况。虽然目前安防行业开始进入智能化时期,随着标准落地、AI等前沿技术的成熟,不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整体安防市场增速小幅度下降在所难免。
 
  产业演进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运行体系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加,城市快速发展现状与城市安全治理能力的匹配,存在较大失衡,城市公共安全的范畴适用领域不断扩展。从社会治安到交通安全,从生产安全到生活安全,泛化趋势显著。同时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以及视频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AI+安防”能力已经突破安防的内涵,安防系统集成的业务边界正不断拓宽,深入到各行各业的业务应用之中,这也就意味着行业正在进入泛安防时代。
 
  目前行业在演进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以下三个较为典型:一是寻找适合自身技术的场景,二是整合高速迭代发展的新技术,三是打通信息、数据、管理的壁垒。往往产业的发展都是让规模效应彰显,随之而来的是复杂的红利,后才是各种趋势的爆发,目前来看智能安防仍在努力实现第一个阶段。
 
  技术更迭
 
  AI、5G、数据分析、远程解决方案、物联网、云、区块链、网络安全等新技术,跟安防行业的关系逐渐密切,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新技术的组合,别出心裁的推出各种新的应用,虽然我们无法提前知道未来技术与产业演进的路径,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实践,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寻找新的商机。
 
  在新技术落地的过程中,同样也遇到了不少挑战:一是随着应用的深入,数据应用多元及复杂,企业负荷能力有限;二是目前AI的渗透仅仅为前端采集环节,存储、传输、管理、应用等环节仍有欠缺;三是安防产业链长,成本高,做垂直应用的企业压力越来越大;四是行业暂未形成良好的生态效应,无法形成闭环。
 
  产业格局
 
  在安防智能化升级趋势下,行业门槛显著抬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转变为AI技术+智能方案的落地能力,为了契合智能安防深度应用需求,传统安防厂商发力的 “产品+平台+解决方案”的标准服务模式逐渐被“算法+芯片+硬件+系统+数据+场景”的全链服务体系所替代,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背后都可以延伸出一个独立又广阔的新市场。
 
  聚焦一个点全力突破,或是凭借在行业领域的深厚积累,持续拓展自身的产品线和业务线,已成为当前智能安防领域“玩家”的两大路线,并由此引发出全新的产业格局。目前来看,安防系统的安全防范属性只是基础,其作为物联网视觉感知系统的属性,正在不断加强,视觉+人工智能、视觉+物联网的组合推动范式转移,开创一个更为广阔的AIOT市场,新的市场同样具备高度场景化、碎片化的特点,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完全覆盖全产业链,因此产业中的竞合关系将会持续下去。
 
  未来展望
 
  当前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时期,在AI、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加持下,安防应用与下游行业如应急管理、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养老等业务融合创新需求持续释放,共同为行业注入了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例如 “新基建”的提速。使得安防技术与5G、数据中心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并对智能分析、万物互联等提出更加广泛的需求。虽然AI在安防或其他项目中落地应用尚处发展初期,但在市场认知日趋理性的驱动下,以及新技术的融合应用的日益成熟,AI产业化进程无疑将加快,未来产业的竞争将更加聚焦于解决方案、集成与运营能力。

上一篇:医保电子凭证终端为什么要有刷脸支付功能?

下一篇:交通与出行领域的智能基础设施:为更智能、更安全的未来铺平道路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