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机遇 未来网络安全将如何发展
- 来源:智慧安防网 作者:拾七
- 2020/11/26 9:02:4233626
【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1994年的4月20日,我国通过一条64K的专线,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从此被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至今26年来,互联网技术持续升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新的焦点不断涌现,但网络安全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从未改变。
近日,《数据安全法(草案)》已正式公布。另外,《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面向公众的意见征求已于11月19日截止,法律出台指日可待。数据领域的基本法律的出台,将成为进一步健全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重要推手。
安全防范问题仍是下一轮智慧城市建设的焦点
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曾在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内,预测公共安全市场将从3650亿美元增长至516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7.2%。分析师表示,*怖主义威胁与智慧城市建设(公关安全设施)将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公共安全行业已经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工程与系统集成、报警运营与中介服务等为一体的朝阳产业,涉及保安报警服务、CCTV监控、防盗报警、楼宇对讲、智能家居、生物识别、智能交通等诸多领域。
我国公共安全市场规模在2019年接近了4000多亿,行业增速从2007年开始,一直保持18%左右的复合增长率,未来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细分到网络安全行业,可以看到市场环境的逐步成熟、新技术新领域技术发展加速。传统的网络安全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充分的竞争格局,即便是行业巨头,市场份额占比也不是特别的大。
但是,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行业饱和了呢?
非但不是,业内专家提到,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力下,网络安全行业,正迎来第二个春天。目前中国网络安全市场产值规模已经达到400亿元,未来两年规模将实现翻番,有望超过千亿产值。
在政策方面,我国将网络空间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相关的法规和指导原则不断完善。例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新基建政策,近期公安部发布的《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的指导意见》,以及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等意见。
在市场需求上,随着计算机、通信等技术迅速发展,安全防范技术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立行业的、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例如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技术、出入口控制技术等。随着行业需求的发展,视频监控技术已成为安全技术防范的主流技术,其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此外,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安全性质疑声音也愈演愈烈。网络信息安全需筑起新屏障,进一步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是平安城市建设的关键一环。
绕不开的网络安全问题
视频监控已经从小规模模拟监控网络发展到大规模、多级数字监控网络,同时依托于视频监控的各类业务也被广泛应用。例如海康、大华等企业不断深化视频监控业务,并将其应用到城市治安、交通监管、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
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旦出现黑客攻击、数据窃取等事件,将有可能造成治安管理失控、交通管制失效、敏感信息泄漏、LED屏幕倒流信息篡改等后果,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公安视频专网经历“3111工程”、天网工程、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建设后,由封闭的模拟专网发展成多网多融合的半开放行业数据网。国家发布了GB 35114-2017《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指导基础联网安全建设,但因涉及前端摄像头改造,需要较长的产业链协同周期,时间可以参考警用数字集群系统叠加PDT加密卡改造周期。
当期用户方的安全建设大多聚焦在了设备准入、用户标识、边界防控等几个方向,但相比于公安网的“一机两用”、“PKI/PMI”、“安全边界”的建设成熟度仍处于起步阶段,今后仍需持续投入。
人脸识别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技术,不管在安全性上,易用性上还是实现成本上,都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但从去年开始,人脸识别技术相继爆发出隐患问题。其中,郭兵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人脸识别门禁案被称为“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
2020年11月20日,针对“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富阳法院判定,双方在办理年卡时,约定采用的是以指纹识别方式入园,野生动物后来以系统升级为由要求采集照片信息,超出了法律意义上的必要原则要求,故不具有正当性。
关于人脸系别识别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近期越来越引发大众关注。相关媒体调查发现,人脸识别系统已大范围地应用在房地产行业中,多家售楼处都承认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更有房地产业内人士称,“类似的系统每一个公司都有”。
为保护个人隐私,购房者在看房过程中的应对招数也是花样百出。11月23日,人民日报企鹅号报道购房者为躲避房企的人脸识别及中介提成系统,戴头盔看房事件。
根据深圳市某公司销售人员做过的相关测试称,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同时识别50个人,戴口罩也可以识别。这名销售说,与传统的安防视频不同,系统可以识别并预测看房者的行动路径,框选其必经路线,设置摄像头进行抓拍。
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在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作为受益者的公众,享受着便捷生活服务同时,也被信息技术推向更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公众对于涉及人脸隐私的图片、视频数据越来越敏感。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如何正确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是网络安全建设亟待解决的事情。
政策加持,行业进入“加速度”
当下,正处于后疫情世界和化未来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同时也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换挡期,我国正逐步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十四五”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基建”。网络安全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面临着诸多挑战。
以 5G、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普及对于推进国家网络安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国家政策法规,政府、教育、电力能源、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行业政策法规以及行业报告相继出台完善,使我国网络安全工作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三年来,《网络安全法》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社会整体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为网络产业和技术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2019年12月1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202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正式实施,进一步要求运营者按照法律法规使用商用密码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相继发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的明确信号。"新基建"范围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不仅如此,以新基建启动为契机,网信事业也将迎来新的风口。
但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之下,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思考:各项政策法规能否经得住现实和时间的检验?正处于立法草案阶段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数据安全法》如何与《网络安全法》《密码法》等基本法有效衔接,共同构筑横向内部体系更加协调、外部辐射范畴更为广泛,纵向制度、原则、规则更为立体化的中国网络安全法律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