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兴高级副总裁吴冬升:融合创新发展 共促车路协同规模化落地
- 来源:中国安防
- 2020/11/16 16:12:2470395
【安防展览网 访谈】科技度和智慧感是未来交通的*元素,目前新基建道路建设和园区规划市场广阔,但车联网企业应仍以解决客户痛点为首要目标,需要通过提高技术精度改进与优化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随着“新基建”的持续推进,高新兴作为车联网生态的一员,坚持技术研发,拥抱产业融合,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V2X、5G、人工智能等共性技术和能力的建设,加速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政策标准完善,探索科学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共谋车联网市场的良性发展。
本期高层访谈有幸请到高新兴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吴冬升先生,对车联网市场的发展趋势、国产化进程下的产品布局、安防执法市场面临的大挑战、人工智能在安防行业的应用及未来前景、“新基建”给车联网市场带来的变化和机遇以及高新兴下一步的发展重点与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度探讨。
吴冬升 高新兴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战略品牌总经理
此前,高新兴与腾讯云签订了《腾讯云与高新兴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书》,将重点围绕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加速车联网板块的业务落地,能否请您谈谈这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车联网市场的发展趋势?
吴冬升:高新兴是一家专注于感知、连接、平台等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行业应用的高科技企业,业务重点聚焦车联网和执法规范化两大主航道。尤其在车联网领域,我们可以提供涵盖车规级模组、智能车载终端产品、智能路侧产品和V2X云控平台四大车联网产品队列,实现多业务融合的车联网应用。在产业加速时期,高新兴推出业内城市级车联网解决方案,筹建全国100+智慧交通项目,并深度参与国内5G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岛的打造。丰富的项目建设和运营经验使高新兴成为智慧交通领域少数具有实战基础的企业。
从整个车联网产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坚信这个产业未来会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努力,因为产业链上下游包括的企业非常多,包括芯片、模组、终端、解决方案,还涉及到安全、高精地图定位以及自动驾驶等都在这样一个产业范畴里面。从整个产业上下游企业来看,当下的痛点是非常清晰的,我们需要探索典型的车联网商业模式,因为在当下阶段,各地的试点和示范工作以及国家工信部现在主推的工作还是以政府的“新基建”和驱动力为主,重点围绕道路的改造。从核心业务的逻辑上来看,以前我们是修水泥路、柏油马路,未来的道路将包括信息化部分,将C-V2X设备、各种各样的感知设备、边缘计算等在路侧做部署,可以作为“新基建”的内容之一。
长周期来看,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是在车载端有什么样的动因和诉求,可以让我们的车企和消费者愿意去安装智能网联终端,愿意去享受车联网提供的安全效率和信息服务类、自动驾驶类的业务。商业逻辑应该是产业界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广州在做基础设施和道路的改造外,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一些新的商业模式,探索怎么样让车联网跑出一个可靠的商业模式。
同时,我们也在探索车联网行业和出行行业的深度融合。目前大量的互联网出行公司也在关注或者在积极参与智能网联、车联网的相关工作,从核心的业务逻辑和动因来看,希望车联网的技术能服务出行行业,比如自动驾驶出行、公交出行以及无感停车等都可以用车联网的技术来解决和实现。从出行行业来看,这是未来车联网去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非常重要的着力点,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去和一些战略合作伙伴,包括腾讯、文远知行、海梁科技做一些探索的原因。
除了智慧出行方面,我们认为未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是和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车联网所提供的信息除了我们看到的LBS位置信息之外,还可以提供车辆更加精准的信息以及驾驶行为信息,这些信息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我们怎么将位置信息、车辆信息、驾驶行为信息和金融支付、保险等等做一些深度融合,这也是我们探索商业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总体来说,车联网的商业模式是未来支撑我们整个产业发展的,也是当下我们所面临的大挑战,我们在当前的逻辑上肯定需要政府的资金做一些牵引,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从未来长周期来看,我们要去探索车联网和传统的智能交通产业、自动驾驶产业、智慧出行产业以及和金融、保险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随着国产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产化成为目前的大趋势,请问高新兴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布局?以及产品的落地应用情况如何?
吴冬升: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兴拥有二十多年的核心技术积累,现有核心技术*超过1000项,近年来研发投入超过应收的10%以上,公司拥有研发人员超过1500名,专注于创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而随着国家对自主可控关键技术、科技创新和发展日益重视和支持,高新兴积极践行国产化推进工作,在无线通信模组、智能终端与系统平台等方面均实现了技术突破并推出系列产品。
高新兴今年发布的多款通信模组,例如NB-IoT模组GM120系列、LTE Cat.1模组GM190、GM191系列均采用了国产芯。今年我们的国产芯发货量和发货额超50%,国产平台的产品也得到客户认可。我们认为,国产芯势必会成为未来物联网基于分工模组通信领域的一大发展趋势。
在车联网领域,我们拥有一个尤其“耐打”的国产化产品,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这个产品完全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安全加密体系。在超高频RFID技术方面,我们已经拥有天线设计及网络管理等多个领域的自主研发实力,同时掌握空口协议、防碰撞算法、信号处理、编码加密等RFID核心*近400项。我们还积极参与建立各地及国家RFID标准体系,拥有汽车电子标识系列全套技术和产品。同时公司还担任中国电子标签工作组总体组、频率与通信组、应用组的小组成员,参与知识产权小组事务,推动中国RFID标准产业化的建设。我们也获得了无锡所颁发的首份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检验报告,是国内发货量多、现网运行测试零漏读、识别率达到100%的企业。
汽车电子标识的使用类似于公民的“二代*”,是车辆号牌等信息的电子化身份,汽车电子标识通过RFID技术与现有交通监控设备结合使用可有效解决车辆真实身份识别,准确率接近100%,能够从源头上杜绝假牌、套牌、无牌等涉牌涉证违法行为。该产品重点应用在重点车辆管理、涉车治安管理、交通运行监控、交通智能分析等场景中。公司已成功参与重庆、 南京、厦门、银川、兰州、无锡、深圳、天津、武汉、上海、济南、宝鸡、北京、 承德等20多个城市汽车电子标识项目,市场占有率位居*,是汽车电子标识国内。今年7月,高新兴中标湖南长沙电子车牌项目,这是*个国家标准下的汽车电子标识和智能网联相融合的项目。今年长沙电子车牌项目整体发卡目标预计为数十万片级别,我们也正积极与国内头部互联网公司探索电子车牌无感支付的创新运营样板,未来将大力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成功落地的汽车电子标识运营案例。
另外在公共安全领域,高新兴推出了采用国产八核AI处理器的E5执法记录仪,不仅在自主创新上有所突破,性能也极其强大,目前已具备批量供货能力,可在治安巡逻、缉查布控、应急指挥等应用场景使用。去年我们也跟华为联合发布了基于华为鲲鹏计算平台和华为昇腾计算平台的“明镜”执法场所规范化解决方案,实现了系统的国产化升级。该解决方案是利用华为计算平台及HoloSens IVS轻量云、SDC软件定义摄像机等基础能力,可实现设备层的分布式自动协同和平台层的逻辑“唯性”,满足各种复杂的阶段式部署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全过程平滑稳定。借助鲲鹏计算平台、昇腾计算平台及鲲鹏生态圈,实现执法全过程数字化、规范化、智能化的提升,达到为公共安全系统增效、减负、提能、规范的各项目标。
高新兴在公安执法领域一直积极探索与创新,从服务经验来看,您觉得目前安防执法市场面临的大挑战是什么?高新兴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布局?
吴冬升: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智能化警务技术层出不穷,数字化办案中心和各类办案、服务终端设备在公安办案场景中陆续投入使用,利用科技手段强化执法管理智能化支撑,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已成为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在公安执法环境变化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再次困扰着执法人员,比如智能感知终端层出不穷,壁垒林立导致感知信息共享程度低;没有一个合法合规的主线串联,导致执法过程监督缺乏上下一致性;执法要素散落,让监督管理工作存在死角;业务操作规范不统一,无法保障执法者的自身权益等。公安民警在一线执法过程中能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党和政府的法治形象。
高新兴是将智慧执法办案平台和智慧执法监督管理平台打通、融合的企业,去年我们发布了业内“一站式”执法办案体系——“云+端”智慧执法体系。该体系以减负、增效、提能、规范、决策支撑为建设目标,以执法过程全贯通、执法业务全覆盖、执法全要素数字化、执法全环节智能化、执法全场景规范化为建设思路,以业务流为基础、数据流为载体、服务流为辅助手段、监督流为执法监督标准,通过精细化的顶层设计辅以科技信息化手段,建立并打通了智能执法办案和智慧监督管理两大命脉,完成了对执法业务流程的集约化再造,实现了警务工作跨越式发展,终倒逼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新型警务模式,让民警和群众都能真正感受到智能科技带来的红利。
依托高新兴“智慧执法体系”整体解决方案,高新兴以智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平台为建设核心,通过平台实现对业务系统的统一管理及集中监督,结合办案中心、案管中心、物管中心的智能化应用进行高效业务处理,形成完整的执法信息化业务链条和多层次的监督管理机制。同时结合管办分离的管理机制达到警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执法规范化过程中的精准分析和动态管理,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执行和监督提供有利的抓手。
高新兴执法规范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在全国 23 个省份、500多个项目落地实施。高新兴将始终秉承“更安全、更智慧 、更美好”的企业使命,深耕公共安全领域,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公安行业提供新应用和新手段,助力执法部门构筑起执法*智能化监督新模式。
随着AI在细分行业的场景化落地,请您谈谈人工智能在安防行业的应用及未来前景?
吴冬升: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应用驱动的特征愈加明显,从生产方式的智能化改造到生活水平的智能化提升再到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升级,都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有着迫切需求。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各行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会更加深入和充分,持续探索和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的关键因素是推动现今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挖掘产业增长点的重要驱动力。
比如今年的科技抗疫中,各个AI科技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社会实际需求研发推出适配防疫场景的智能机器人、智能测温系统、新冠病毒CT影像诊断系统等智能产品。我们也快速开发出适合疫情的七大AI产品,包括涉疫区车辆管控平台、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疫情防控指挥调度平台、重点场所疫情联防联控综合平台、律师远程会见系统、远程提讯系统以及国内*5G测温巡逻机器人,这些产品和方案在全国多地投入使用,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抗疫提供科技保障,大限度地替代人工作业,以降低人们接触频次、降低病毒传播风险,解决“人怕人”的问题。
事实上,人工智能并不是抗击疫情而出的新产物。我国早已将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提到了战略高度,国家层面布局从“跟跑”走向“*”的战略规划,2017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到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目标,彰显了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决心与魄力。我们也非常看好人工智能的发展,并对此充满信心。在我们看来,AI本身是个手段、是个很好的工具,必须在技术突破后才能有应用,这个是必须的。但是技术真正要应用起来就必须要了解用户的痛点和真实需求,这才是关键。了解到真实的应用场景之后,通过采用AI技术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落地,用户才愿意买单。本质上来讲,解决用户问题才能够释放技术本身更大的价值,所以场景确实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我们始终坚信,没有好的技术,只有合适的技术,只有那些在行业有深度耕耘,跟用户有深度交流,对场景有深入理解的企业才能够抓住用户真正的痛点,采用合适的技术来解决这些痛点问题才能赢得客户信赖。
随着国家对“新基建”的持续推进,高新兴在这方面做了哪些部署与积累?您认为“新基建”会给车联网市场带来什么变化和机遇?
吴冬升:在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新基建”的宏观背景下,政府以数字化新经济为主导,大力加强对科技驱动战略新兴产业的投入,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建立更强大的竞争力。3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出台,促进“5G+车联网”协同发展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并且部署了一系列相关的任务。5G车联网涉及两个万亿元级别的大产业,一个是《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主角智能汽车;另一个是5G,5G车联网就是两者的一个重要交集点,也是当今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高新兴自2018年便开始在5G车联网领域做积极部署,2019年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5G和V2X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目前高新兴已经布局了V2X车联网云控平台、路侧通信单元(RSU)、路侧计算单元、路侧智能感知单元等产品,针对城区、高速、公交、旅游等细分应用场景形成车路协同系列解决方案,支持全国智能网联示范区,助推自动驾驶产业发展。
在落地层面,从2012年开始,高新兴承建了广东全高清大型平安城市--“平安阳江”项目;2017年,高新兴联合清远市公安局建设了广东省规模大的智能交通项目之—--“清远智能交通项目”。高新兴已拥有超过100+智慧交通项目, 在上广深三大一线城市都具备建设经验。2019年,高新兴深度参与了广州生物岛智能网联基地建设, 提供了全套解决方案及技术产品支持。我们对环岛的全部路口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打造了业内**感知、高效计算处理、高速信息传递能力的超强车路协同系统和车联网。
未来我们将继续在车联网等相关领域做技术研发投入,包括车联网平台以及车载终端、模组、车载终端绿色设备等下一代产品的研发工作。车联网的终目的和价值是提高出行的效率,让城市运转有序,终服务于群众。“新基建”建设的加速推进让车联网的发展获得了极好的时间窗,作为国内车联网,高新兴会积极构建融入车联网生态,做大做强做优5G车联网产业。
高新兴下一步的发展重点与方向是什么?
吴冬升:经过近几年的业务聚焦与内功修炼,高新兴的战略选择越来越清晰,未来我们会牢牢抓住车联网和公安执法规范化这两大业务主航道的时代发展机遇,将更多精力放在客户和产品上,让市场拉动产品、经营拉动管理。
在业务上,我们着力渠道做产品,搭建更加完善的营销体系,加强客户联动和响应速度;在管理上,我们深化组织结构变革,搭建共享平台,提升组织管理效率。同时也要继续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做好项目管控,构建公司中长期的核心技术竞争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