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开了不敢去?非常时期需要“智慧旅游”
- 来源:智能制造网
- 2020/2/28 9:07:4237949
【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受疫情影响,大家居家1个多月,是不是都憋坏了呢?天天在家逛客厅、厨房、阳台等“家庭景点”,想必早就想去真的旅游景区逛逛了吧?如今,您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2月25日,我国27个省已经宣布恢复客运班线,并按照文化和旅游部颁布的《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陆续开放景区。也就是说,在封闭了20多天后,大家终于可以重新去景区旅游了,而要求是大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防控举措和规定。
不过,虽然大家憧憬已久的景区恢复开放,政府也给出了严格的防控措施来保证出游安全,但近期的数据显示,大家的出游热情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涨。因为据了解,黄山在恢复开放的第一天,就只迎来了一位游客,与此同时其他景区也基本是类似的情况。由此可见,疫情当前,出于个人健康和安全考虑,更多人还是选择了继续抑制自己想出游的心,不希望去到人多口杂的景区,让前面的所有防控努力付之东流。
大家这样的想法和意识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景区开放却没有人去,显然也会对旅游行业造成巨大损失,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因此,我们既不能让大家用生命安全冒风险,也不能让景区独守空房、白耗资源。那么是否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这种局面呢?未来再遇到类似特殊情况,景区或者说旅游行业又该如何有效应对呢?这时候,或许就得呼唤“智慧旅游”的加速建设了。借助智慧旅游,或许行业抗压性能大幅增强!
无人服务,避免接触
比如在传统景区的服务环节,包括检票、游客咨询、餐饮售货、景区交通等,当前可能只依靠人工来完成。在遇到诸如此次疫情的情况下,就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人员接触、滋生感染风险。而发展智慧旅游,就可以让机器人参与到以上各场景之中,通过无人化的服务消除人们的安全担忧。
利用加载了AI、大数据、人脸识别、智能语音等技术的机器人,景区可以减少人工的使用,可以带来高效的服务以及低廉的管理成本。这不仅能提升景区服务能力应对疫情等突发情况,而且在日常经营中也能带给游客新奇、优质的体验,推动景区服务、成本和资源配置的*升级。
智能导览,一个人安全畅游
同时,传统的景区旅游*会有游客跟团游或依赖导游,这也是容易触发疫情感染的又一隐患。但如果智慧旅游成为现实,旅游团、导游的存在和地位就可能有所下降,相反人们自己就可以规划出游路线、选择独特出游方式,成为自己旅游的个性化导游。这不仅是安全性的升级,更是体验的升级。
而这,便离不开智能语音、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助力。人工智能可以积累和提供出各种出游方式和路线,大数据通过分析、对比和筛选,再给游客推荐适合的选择,后再借助智能语音的实时沟通、指导,人们就可以轻松获取个性化、自主化、便捷化,以及更安全、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数据监测,实时动态尽掌握
当然,疫情期间人们不敢去景区,除了人多易接触原因外,景区防控手段的有限也是另一个原因。消毒、实名登记是现有景区防疫手段,实施阶段仍需要人员操作不说,对游客的状态监控也只是点状式的,防控仍可能存隐患。而如果是智慧旅游模式下的监测,就基本不会存在这方面问题。
因为在智慧旅游建成后,景区的监测会由无人机、摄像头等结合联防,通过天上地下的组合监控,再利用大数据实时动态对比、分析和预测,景区游客的一举一动都能够尽收眼底。一旦发生异常或意外,管理方就能及时反映、第一时间进行预防和处理。这对于景区管理的升级可以说是质变。
虚拟现实,足不出户也能游
但不管怎么说,上述所有的升级也都还是建立在游客去景区的基础之上,可智慧旅游的价值并不止于此。对于游客来说,智慧旅游的实现不仅意味着去景区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同时也意味着大家的旅游模式也同步变化。就比如,你可以足不出户也能游览各大景区!
在非常时期,这种升级无疑是大家需要的。而要实现这种升级并不困难,只需虚拟现实技术就能办到。目前,诸如故宫博物馆等景区早已经开设了自己的虚拟展馆,人们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免费游览。而未来,随着VR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我们也期待更多景点加入到虚拟现实的应用大家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