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苏华:谈城市停车领域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 来源:道路停车行业联盟
- 2020/1/9 9:06:3736617
【安防展览网 视点跟踪】本文是停车专家、原住建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董苏华先生在“2019年全国道路停车行业联盟年会暨新时代城市道路停车管理发展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大家上午好,今天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下我个人对城市停车领域一些问题的认识。
一、城市停车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停车设施数据的不准确不完备。一是在停车资源总量方面。我觉得停车位的定义出了问题,什么是停车位?我认为符合城市规划的停车位才是可以列入我们资源普查里去的,但是像北京还有其他很多城市(并不是这样做的)。我本人也参与过北京的停车资源普查,当时就提出要先把车位分分类。很多老旧小区自行划设的车位算不算车位呢?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这个不是车位,因为它用的是公共空间,是绿地、是道路、小区道路,不能算车位。所以如果把这些东西排除出去,那么我们现在停车位的数据就有很大问题。这是一个我觉得非常基础性的问题,始终没有把这个事情搞清楚。
停车场的分类,现在在停车普查里边也比较乱,各地分类都不一样,有的分成十六七种。北京当然有它的特色,他自己划了一类——大院,因为北京大院特别多。还有些城市,立交桥下有很多停车位,也划出一类。各个城市都是五花八门。还有一个关于白天和夜间停车的问题。在我们做停车供需分析的时候,一定要区分出白天和夜间不同的停车需求,这两个需求差别比较大。还有实时数据的问题。这不仅仅是设施问题,是设施利用率的问题。
二是在地理属性方面。现在我们的很多停车场缺乏地理属性。这里我要讲一个关于交通的问题。这张图是北京新修建的京礼高速,原来北京六环路到北京北部延庆区世园会只有一条八达岭高速通往。后来为了世园会,新修了一条京礼高速。这里是想说明,道路之间具有可替代性。修建京礼高速以后,极大分流了G6高速的车流。但是停车位没有这种可能性,它与道路不同,北京三环以内的车位短缺,不能靠五环六环以外的停车位来解决。
关于停车位供需缺口分析。要划分“交通小区”,一般在一平方公里左右,分别计算停车供需缺口。关于周边道路动态交通的问题。在我们资源普查里头,除了调查我们车位的数据以外,还要调查周边,要比较清晰地了解周边的动态交通,就是道路交通。因为如果道路交通比较拥堵,在这个情况下,再修建车位只能是加剧道路交通拥堵。
权属问题。这张图是一个城市级的停车设施规划图,现在很多停车场的规划没有考虑权属问题,把注意力集中在空间布局的优化上面,造成了很多规划流于形式不能落地。
第二个问题是粗放的停车位配建指标。因为我本人也参与过很多这方面的工作,国家课题研究,北京市的配建指标,我都参加过。问题重要性在于,建筑物配建停车位占着我们整个城市停车位总数的将近百分之九十,它是由城市规划部门制定的,目的是要求建设单位来承担停车位的建设,不应该把停车问题外溢到社会上这样一个原则。但是指标比较粗。比如说医院,综合医院和康复医院两者之间每日停车需求相差好几倍。康复医院没有什么门诊,都是一些康复的人。但是我们普通的医院每日门诊量是很大的,所以它车流量也很大。但是统一配建车位的话,指标就有问题。像*医院,即使都是*,也差得很大。这张图是一个配建车位指标,我们今年建筑物配建车位的指标有大幅度提升,不过我个人觉得提升的幅度可能基本上也就到此为止了,再提升的可能性很小。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停车价格。很多城市把停车价格收费划分成三个层次,早实施的是北京,目的是想通过停车收费来缓解交通,这是一个基本的思考。意思是,边缘的三类区收费低,因为交通比较少,停车的需求也不是很大。反过来,一类区就是完全相反的。但是随着城市建设向外扩张,我们以前制定的停车价格,划分的区域,应该随着时间进行变化。但是现在很多都是十年前的价格,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我参与过一些调研,有很多城市在边缘区也是车满为患,有些企业想去那里搞一些投资建设,但是你告诉他我们这个地方收费一小时两块钱,这个账无论如何是算不过来。
停车问题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是有这样几点。首先是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因为停车占用了路面,势必对道路有影响,这个是肯定的。对慢行系统,我们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很多非机动车道被占用,甚至人行道也有很多车,在很多商圈都可以看到。对公共交通站点,现在很多公交车无法停靠到车站,因为有停车问题。
城市交通由交通枢纽、道路网、轨道交通、常规公交以及慢行、货运等交通管理设施组成的,从城市交通视角来看,我们整个停车在其中的位置,从这里可以看到,确实是我们城市交通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个问题比较突出,可以说是一个先天的短板。关于动静交通的相互平衡,我九十年代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提出来动静交通的平衡问题,当时我们在南京和北京的西单都做过这方面探讨和研究。核心意思是想说明,停车场是个短板,和道路交通相比,它本身也具有不平衡行。关于以静制动,实际上可以通过停车这个手段来解决我们道路交通的问题,通过提高道路交通停车收费解决一些交通问题。现在像伦敦、新加坡这些地方搞的拥堵收费,就是基于道路定价政策。北京以前一直想搞,但是没成,种种原因,可能是反对声音太大。现在北京想通过提高停车收费来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改善道路交通环境,这里头想讲两点,第一个是道路的硬隔离问题,还有一个是设施侵占道路空间的问题。这张图是园林部门加装了护栏,说是为了保护树,保护植物。从园林角度考虑(这样做)很好,但是你伸出来以后,这里头就有一个交通工程的问题,就是侧向净空。为了保持侧向净空,车都靠不了边。特别是现在我们的车都有倒车雷达,你根本就靠不上,反过来这个车就侵占了我们原来的一些道路空间。这是一个问题。
这张图是一个隔离的护栏,他设置的目的是试图限制路边乱停车,但是我认为是弊大于利。因为刚才讲了侧向净空概念,我们道路的宽度就有一个折减,还影响了公交车的停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机动车无法调头。如果有个别不遵守法规的人把车停在这条路边上,整个一条路都没法走了。现在这张图还是同一条道路,北京现在把这些隔离护栏都拆了,折腾了五六年,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实际上一开始我就认为这些人对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都不是很清楚,有点拍脑袋(决策),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公安交管部门*的问题,说现在没人,看不了,就上设施吧,以为上了设施,乱停车问题好像就自动解决了。
还有一个关于路内路外统一信息平台和统一编码的问题。前不久交通运输协会搞了一个停车位基础编码规则标准,我认为这件事是一个很有创新性的、也是个比较技术性的工作。这个图是一个统一的地址编码,把辖区、街道、社区、建筑物、停车场、车库、车位都进行了编号,采用北斗空间位置码。我认为通过编码能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个是资源登记,一个是共享停车资产确权,还有精准导航、有位购车这样几个目的。关于精准导航,因为概念比较新,吸引了百度地图、中国移动、华为这些大公司的兴趣。
二、关于停车问题的几个特点
我认为停车场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就是社会性。从产权上来讲分为三类: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和道路停车。从这里头可以看到,政府直接掌控的只有道路停车场。公共停车场现在看来,虽然我们以前希望能多建一些公共停车场由政府来掌控,但是实际上基本上没有。所以说解决停车问题和解决其它交通基础设施的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停车设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碎片化。停车场星罗棋布,形成了众多社会主体管理下星罗棋布的大大小小的停车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那么,政府解决停车问题的途径,就是要利用好价格、行政、信息、秩序管理这些有形和无形的手来调控停车资源,规范停车秩序。这张图是当时在澳门参观看到的一个信息,澳门车位是可以转让出售的。我希望以后像我爱我家这样的中介,也能把车位给弄进去,车位这个问题可能就会好一些。所以说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破解社会资源的间接管理问题。再强调一下停车场的特点,道路系统、公交这些都是政府直接掌控,但是停车场你不能直接掌控,你是间接管理,你该怎么解决?刚才提到了价格、行政、信息、秩序管理,通过这些手段来达到供需平衡,这是一个新的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解决停车问题的)三个抓手,以前也提过。一是要加快停车场建设,特别是近期大城市里的P+R轨道交通换乘停车场,政府要抓紧,因为这跟我们整个交通体系的政策相关。因为我们搞P+R停车场是希望住在远郊的人把车开到换乘停车场,然后乘坐地铁上班,可以缓解我们城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二是现有停车资源利用率的提高问题。首先要从理论上来证明它的可能性,就是说你必须有可共享的车位,要通过调查来解决。美国做的一项研究认为,在规划阶段如果把这些不同用地不同性质的建筑混合在一起,可以减少20%的车位需求。三是交通需求管理问题。在(以上手段)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实在解决不了停车难的问题,应该用交通需求管理这个手段。刚才提到北京市原来提出想征收车辆拥堵费,后来这个办法有点行不通,现在的想法改为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停车费来限制车辆在城市中心区的行驶。
三、停车问题的解决需要几支力量
关于停车问题解决需要的几支力量,完全是个人看法。我认为在停车领域,能发挥作用的,一个是政府,一个是停车企业,还有一个现在新进入的这些大型企业和资本。刚才提到了政府可以起到一些作用,但是它的力量是受限制的。所以说如何利用市场的力量,这是一个问题。
关于域外企业进入我们停车领域,我觉得他们可能是想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他在原来领域可能发展得差不多了,没有什么发展的前景,想转到这个行业。还有一个观点是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也有道理。刚才提到,很多域外企业对停车场编码很感兴趣,他们的出发点是认为,停车场是自动驾驶的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因为在停车场里面,车辆比较简单,车辆行驶速度也很慢。自动驾驶如果直接跑到公路上肯定太复杂,停车场可能是搞精准导航和自动驾驶的一个起步的场景。无心插柳柳成荫,可能域外企业并不一定想直接来解决我们特别关心的问题,但是他做的一些事情可能对我们也是有好处的。比如说共享单车,这是由域外资本力量来推动的,但是对我们搞城市交通的人来说,我们还是觉得这个事情是很好的。因为我们呼吁了很多年城市交通的绿色方式,比如推行自行车,北京的自行车包括很多城市还是逐年下降,但是通过共享单车问题,(这个事情就)解决了。当然共享单车也有它的问题。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它在交通枢纽周边乱停乱放,车满为患。但是我觉得这个责任不能完全推到企业身上,原因在于交通枢纽换乘功能和用地没有得到事先的规划,自己没考虑到,这是你自己的问题。
关于城市停车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前讲过了四个层次:政策法规、实施规划、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这里头主要是一个系统衔接的问题,现在大家都讲城市级停车解决方案,我觉得这个里头首先要从这四个层次考虑。
后总结一下,停车设施短板,首先短在基础信息上。这个短板我认为政府应该负起责任来,把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好。还有一个,我觉得停车产业发展需要外力推动,光靠我们这些业内人士,这个力量还是有点小。后一个是,政府要牵头实施城市停车的整体解决方案。今天主要就讲这些内容,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