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社会热点事件盘点 智慧安防落地期来临
- 来源:安防展览网 作者:颇黎
- 2019/12/4 10:47:2668684
【安防展览网 焦点新闻】进入12月,2019年也走入了尾声,这一年里,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也许还没意识到,这些在朋友圈和微博刷屏的事件,背后也处处显示着安防行业的影子。正值年末,小编盘点了2019年的社会热点事件,且看安防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事件一:垃圾分类加速推进
垃圾分类无疑是占据2019下半年的热点话题,自上海开始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标准后,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或正在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纳入立法。一时之间,“你是什么垃圾”成为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灵魂拷问。
点评: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安防科技也提供了新思路。在分类方面,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垃圾种类的智能识别;垃圾投放点安装的摄像头,既可以记录居民垃圾投放情况,还可以为大数据系统提供数据,帮助商家判断附近学校、机场等场景中哪些品牌或产品更受欢迎,以便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服务。【详情】
事件二:木里森林火灾
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大火延续至4月5日才得到全面控制。这场森林火灾带走了30条生命,包括27名消防员和3名当地人。
点评:这一事件让我们发现,建立能够实现“早预判、早发现、早除患、早扑救”的智慧消防系统至关重要。在智慧消防的整体部署当中,智能摄像机是监控系统中较为核心的运行载体,能起到监测火情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利用无人机搭载智能摄像头,在高空对森林进行安全监控,与地面摄像机形成立体防范系统。这样既能促进智慧消防工作的进行,也能减少火灾导致的伤亡。
事件三:北京大兴机场投运
9月25日,北京大兴机场宣告投运,引来外界瞩目。从投运的这一刻起,大兴机场将开始担负起与首都机场既协调发展,又适度竞争的任务,助力北京进入“双枢纽”时代。
据悉,为确保安全,北京大兴机场整合联动视频监控、门禁、消防报警等多种安全安保手段,建设统一的大安防平台,形成了全面的安防保障体系。
点评:智能安防系统已经在许多机场中落地应用。通过图像分析、生物识别等新兴技术,能够实现安全事件预测和主动预警的目标,能够大大提升机场的安全防范能力。可以预见,机场安防需求将为智能安防行业提供一个可观的增量市场。【详情】
事件四:巴黎圣母院大火
位于法国首都的巴黎圣母院4月15日傍晚发生大火,造成塔尖倒塌,建筑损毁严重。据法国媒体报道,火灾可能与巴黎圣母院的修缮工程有关。
点评:对古建筑而言,只有防患于未“燃”,才能尽量避免损失,保持原貌。因此,古建筑需要安装相应的智能安防系统,对建筑情况进行监测与识别,一旦发生异常立刻报警,给出可行方案。除此以外,培养既懂消防知识,又了解古建筑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也十分重要。【详情】
事件五:高楼坠物致5岁男童死亡
6月13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京基御景华城小区内一5岁男童被高坠玻璃窗砸伤,三天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频发的高楼抛物现象的讨论。
点评:在法律入刑尚不成熟的当下,借助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监管”高空抛物“可以说是为一项良策。带有AI智能视频功能的监控摄像机不仅能够为追责提供视频依据,还可以达到震慑和教育的效果。这一措施已在全国各地许多小区推广应用。【详情】
事件六:无锡高架桥坍塌
10月10日,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据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微博消息,事故发生时一辆在桥上行驶的严重超载货车可能是造成桥梁垮塌的直接因素。
点评:目前,我国货车超载运输十分普遍,有效治理超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成为ITS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智慧超载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地感线圈测得的实际重量与货车核载重量作对比,得出结果。若货车超载,则通过摄像头抓拍对应车辆。这一工作在数秒内即可完成。这对遏制货车超载现象意义重大。【详情】
事件七:未成年人闯红灯抓拍照片上大屏
2019年5月,一段“山西太原人脸识别抓闯红灯,未成年人照片未打码直接上大屏”的视频热传。是防止闯红灯的创新举措还是侵犯隐私?引发人们热议。
点评:随着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投入使用,目前,许多城市均会利用监控进行抓拍,再通过雪亮工程进行人脸识别,固定和保存相关视频、图片、违法人信息等相关证据,很多地方则将闯红灯者的这些信息进行无码曝光。这一举措无疑能对行人乱闯红灯的现象形成倒逼作用。不过,也需要注意,无码曝光未成年人,既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更有违法治理念。【详情】
事件八:ZAO换脸协议引争议
2019年9月初,一款名叫“ZAO”的换脸软件引起热议。起因是其不合理的用户协议,协议内容为:您同意或确保肖像权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范围内的完全免费、不可撤销、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这在网络上引起一场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讨论。
点评:人脸识别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身份认证、交易和支付环节,但人脸信息易被伪造3D头像等技术破解,也更容易被收集,一旦泄露,势必给用户带来持久和难以消除的影响。公众对ZAO的热议,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详情】
事件九:广雅电子手环被质疑侵犯学生隐私
3月5日,一网友在微博上贴出广雅中学2018智慧校园信息化采购项目的招标文件,指涉广州广雅中学计划采购电子手环及管理系统,实现实时定位、监测心率、监测上课举手频率等功能。这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是侵犯学生隐私?两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点评:如果手环仅支持与门禁系统对接、消费系统对接、考勤等功能或许不会引起争议,但其延伸的功能如监测学生课堂举手发言情况、学生定位、运动数据等可能已超出了其应有的功能范围。目前个人隐私已经愈加受到重视,学校在积极应用新技术的同时,不应当忽视这方面的考虑。【详情】
事件十:人脸识别第一案
据报道,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将年卡会员入园方式单方面由指纹识别改为人脸识别,为此,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将其告上法庭。目前,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此案。在人脸识别广泛应用的当下,此事引发了广泛关注,被称为“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
点评: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单方面更改协议,一刀切地强制要求消费者刷脸入园,这种草率粗暴的姿态体现出对公民个人信息敏感性的淡漠,将大量人脸信息交到他们手上,消费者恐怕也不能放心。需要法律站出来。
结语:从上述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智能安防已经在多个领域陆续落地,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便利。其中,人脸识别伴随着应用的迅速推进而争议不断,究其原因,还是法律约束与有力监管的缺乏。在公民隐私意识尚未充分建立起来时,需要法律及时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