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AI走向全目标识别 动物也开始“刷脸”

来源:安防展览网 作者:颇黎
2019/11/26 17:19:2047286
  【安防展览网 时事聚焦】脸部识别在人类世界的应用正风生水起,从安防扩展到零售、营销和金融等行业。而识别技术也向着多样化发展,不再局限于人脸。天地伟业总工程师杨清永认为,安防AI的未来方向将是全目标识别。
 
  近日,天地伟业和京东合作推出的AI摄像机已入驻猪场,让有“身价”的猪享受“刷脸”。从某种意义而言,也算是给猪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识别猪脸有什么作用?
 
  猪脸识别难度自然远远大于人脸,主要原因在于猪不会自主配合拍摄,且生长周期短,在面部及体型在较短时间内会发生较大变化。不过,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计算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发现了猪脸识别的各种不同用途以及可行的实现途径。
 
  如今,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农场的摄像装置获得猪脸以及身体状况的照片,进而对猪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帮助农场主判断出那些猪生病了、生了什么病、那些猪没有吃饱。
 
  除了摄像装置对猪进行“猪脸”识别,还可以配合上可穿戴的智能设备,这会让农场主更好的管理农场。这些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上,用自己开发的算法通过机器学习让这些海量原始数据变成直观图表和信息发送到客户那里。
 
  据测算,采用“猪脸识别”后,人工成本减少30%—50%左右,降低饲料使用量8%至10%,并且平均缩短出栏时间5至8天。
 
  除了猪脸识别外 还可以识别什么?
 
  据《纽约杂志》发表的文章显示,动物脸部识别不但应用在猪身上,还可以用于牛、羊、鱼等常见动物养殖、保险等方面。
 
  智能养殖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养猪,还可以养牛、养羊。数字科技也可以在全产业链上对养猪企业进行支持,还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产品的品质溯源,确保百姓吃到放心肉。智能养殖与传统养殖相结合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国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此外,识别技术在老虎、狮子、大象等野生动物观察保护领域也开始发挥作用。目前动物脸部识别已被应用於野生动物追踪保护、动物病害预警、食品溯源、遗失宠物寻回等方面。
 
  动物识别市场正在崛起
 
  动物脸识别的市场正在飞速发展。香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理事长杨强认为:“对于动物脸部识别,首先我们可以获取大量数据,而不用担心隐私问题。此外,这背后确实存在一个巨大的商业前景。”
 
  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面部识别市场规模超过40亿美元,到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78亿美元。
 
  当然,AI带来的技术革新也不于此,技术人员正在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来拓展技术的边界。
 
  (本文据科技日报、格隆汇、天地伟业、极市社区、大公报、新华网、信息整理,安防展览网编辑)

上一篇:后排不系安全带处罚上线 提高使用率安防有责

下一篇:关于打拐:安防技术的温度 如此暖心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