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黑科技” 助力防汛应急抢险
- 来源:安防知识网
- 2019/8/19 8:57:0141182
【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来自国家减灾中心的消息显示,自今年6月2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遭受的强降雨已造成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11省(自治区、直辖市)59市(自治州)261个县(市、区)334.7万人受灾,14人死亡,5人失踪,13.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5.4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4100余间房屋倒塌,3.2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55.9千公顷,其中绝收22.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4.5亿元。
作为威胁人类生存的自然灾害之一,洪水灾害的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一直是各级政府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国应急管理部门已经在抗洪抢险工作方面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救灾体制,能够比较娴熟地处理常规的洪涝灾害。但需要提及的是,由于具有强大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防汛应急抢险工作的开展依旧是当前的一大难题。
庆幸的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渗透生活各个场景的人工智能,也开始赋能防汛应急抢险工作,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智慧应急系统赋能防汛应急抢险
在防汛应急抢险工作中,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城市智慧应急指挥系统,不断“成长”为应急管理指挥决策的“千里眼”、“顺风耳”。
在智慧应急系统中,“可视化“是系统的关键环节。当出现险情时,该平台可利用可视化的技术手段(布控球、无人机、执法记录仪、移动终端等智能AI设备),可实时掌握现场险情、灾害发生情况及抢险进度情况,为防汛指挥、防洪调度、决策提供现代化的手段。
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安防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应急指挥中心开始选择LED大屏拼接显示系统建立可视化综合指挥中心,实现应急管理从事后被动应付向事前主动防御的战略转变。
依照城市应急管理需要设计,智慧应急系统包含应急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管理、应急联动服务、应急预案管理、应用分析等内容,实现对整个城市的应急指挥与监控,保障对相关数据采集、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实时沟通、联通指挥、现场支持等各项应急业务的响应,快速、及时、准确地收集到应急信息,为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整个系统通过整合共享各级、各部门应急信息和应急资源,对公共突发事件、危险隐患进行动态监控、运行状态分析和辅助决策,有效提升了应急响应能力和指挥调度效率。
无人机助力防汛应急巡检
从自拍神器到抗灾黑科技,无人机也开始在防汛应急抢险工作中大显身手。
*,防汛抗洪属大面积区域作业,且一般行动区域地形极为复杂,看不清、望不远、测不准,是汛情侦察中经常遇到的老大难问题,严重影响制约着防汛工作精细化准备、化落实。而无人机的出现,很快将一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无人机巡查系统是无人机在防汛应急抢险工作中落地广泛的应用,该系统具有航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定位系统)技术优势。其中。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作为一项空间数据获取的重要手段,具有续航时间长、影像实时传输、高位地区探测、机动灵活等优点。其在防汛工作中,可立体查看蓄洪区的地形、地貌、堤坝等情况,在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人工巡检时,无人机快速赶到出险地区航拍能够为防洪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对提高灾情调查和监测的水平和效率,获取直观的、实时动态的灾区灾情有巨大帮助。
尽管无人机在应急救灾工作有着先天优势,但由于自然灾害必然导致飞行作业环境更加复杂,这就对无人机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以展望的是,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升级发展,无人机系统将在灾害应急救援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而无人机系统作为城市智慧应急系统的辅助系统,未来必将成为解决防汛应急抢险等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利剑。
而除了智慧应急系统和无人机,当下的防汛应急抢险工作中,出现了越来越多黑科技的身影。
如GPS—RTK测量仪,可快速测出出险区域经纬度及高程,用地形成图软件绘制出详细的出险堤段断面图,研判险情;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可快速到达落水人员身边,提高救援效率;车载多功能视像系统,适用于各种作业现场的场所照明,同时可对现场进行拍摄记录、数据回传,实现实时监控指挥……
小结:
不可否认,“AI+黑科技”的出现将城市防汛应急抢险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但依然需要的是,在当前的防汛应急抢险工作中,科技只是辅助手段,人心才重要。
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全面科学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坚持“安全,预防为主”的方针,细抓实相关工作,确保不垮“一堤一坝”,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加强水源调度、提升抗旱能力、做好蓄水保水,做到防汛与抗旱统筹兼顾、有机统一。同时,有关部门还需要对灾情报道进行严格把控,避免洪涝灾害负面舆情的滋生,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