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两种态度截然不同 人脸识别技术为正为邪?

来源:智安物联网 作者:缙霄
2019/7/19 8:43:5936163
  【安防展览网 视点跟踪】人脸识别的英文名称是 Human Face Recognition。广义的人脸识别实际包括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狭义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人脸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技术或系统。
 
  目前人脸识别主要用于身份识别。由于视频监控正在快速普及,众多的视频监控应用迫切需要一种远距离、用户非配合状态下的快速身份识别技术,以求远距离快速确认人员身份,实现智能预警。人脸识别技术无疑人脸识别主要用于身份识别。
 
  而就在几天前,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萨默维尔市宣布禁止当地警方和市政部门使用面部识别软件,成为美国第二个禁止该技术的城市。今年5月份,旧金山出台法令,禁止警察和其他政府机构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上月初,科技巨头微软宣布,已删除其公开人脸识别数据库——MS Celeb。据称,用于学术研究的该数据库于2016年建立,拥有超过1000万张图像、将近10万人的面部信息,包括一些公众人物的数据。
 
  而在更早的2011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说,人脸识别“很可怕”,并承诺谷歌公司不会建立用户照片的数据库……
 
  很明显,在当今的美国,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担忧,远远压倒了对这种技术所带来的益处的乐观预期。
 
  相对比当下的中国,人脸识别已被广泛应用。4月21日,“北大高材生弑母案”**吴谢宇在重庆市江北机场落网。便是因为其被监控设备4次抓拍,每次相似度比对都大于、等于98%。4次抓拍的同时,也关联出他被通缉时的照片。
 
  而“抓获逃犯兴许已经成为张学友演唱会的保留节目”的调侃,某种意义上也从侧面证实了我国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与掌握的纯熟。不仅如此,在我国人脸识别技术还被用到辨识乱穿马路的行人之类日常监控。北京天坛公园的公厕甚至还使用它解决了一个困扰多年的老问题:厕纸被成卷捎走——依靠人脸识别技术让同一个人无法频繁取纸。加上近期落地的刷脸支付,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说在我国风生水,但为何在美国人避之不及以至于明令禁止?
 
  “仔细分析会发现,对人脸识别等新兴技术的态度,与美国素来有反对政府权利过于集中及商业(科技)巨头垄断的传统有关,同时也不排除有美国各党派间政治和选战博弈的因素牵扯其中,但不管怎样,这些新态势提醒我们,美国各方开始从关注技术发展为主转向考量技术的人文、伦理等因素影响,这说明其意识到不受限制的技术发展带来的副作用,这对我们是很大的警醒。”公共卫生治理中心执行主任、美国德克萨斯州圣玛丽大学法学院兼任教授贾平这么说到。贾平同时还表示自去年以来,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分别举行了有关数据滥用的听证会,“这说明这个议题已经从公众、学者层面进入到政治考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段伟文认同这一观点。“美国公众强调对政府部门权利行使的限制,对监控技术的应用比较敏感,在加州可能装个摄像头都困难。”国内公众从安全考虑不那么反对摄像头的安装,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接受摄像头的无序安装和监控,特别是随着人脸识别和智能分析技术的出现,大家必然会担心数据安全问题,美国对人脸识别技术的警惕确实对我们是个提醒。
 
  而人脸识别从根本上区别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大不同就在于,它能远距离发生作用,而无需直接接触。这意味着,政府、公司等机构和个人可能未经当事人同意、甚至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读取并搜集其数据,进而非法使用。
 
  举个例子,一旦这种技术被不恰当地使用,就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保险公司或可更判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从而制定出包赚不赔的保单价格;雇主可能会雇佣或拒绝一些特定的雇员,以满足其偏见;一些政府则可能更加主动有效地对某些特定人群进行追踪、监控甚至迫害;在人种多元的国家,脸部特征数据的运算结果还可能造成对某些族群人士的不公正认知。
 
  所以中、美两国对人脸识别技术截然相反的态度似乎也不足为奇,目前在我国,人脸识别技术尚处于野蛮发展的状态,美国的新态势告诉我们,如果忽略技术发展中的人文因素,会带来难以预测甚至灾难性的后果。现阶段我国的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好似海面,看似平静而宽广的背后藏着怎样的暗流还不为人知。我们能做的,便是呼吁新的法律尽快落地,同时呼唤相应行业伦理与监督标准,以防止因为法律规范未及时更进从而让当下这一片大好的局面毁于一旦。(原标题: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人脸识别技术为正为邪?)

上一篇: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典型应用场景特点分析

下一篇:希捷科技:AI和数据为未来智慧城市赋能的5大途径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