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驴友“任性”违规涉险 谁应为救援埋单?

来源:安防展览网 作者:颇黎
2019/6/25 10:56:5960684
  【安防展览网 焦点新闻】“救援是否应该有偿”的话题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近日,一则新闻再次引发热议:安徽黄山风景区管委会*资金账户已经收到驴友亲属汇入的救援费用3206元。
 
  据悉,这是自2018年7月1日《黄山风景名胜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颁布实施以来,*驴友因自己过错为自己违规行为买单的有偿救援。
 
  事出有因
 
  河南焦作一驴友坠崖、浙江温州60名驴友走散被困深山、湖北襄阳14名驴友失联、7名驴友穿越卧龙1人死亡、7名咸阳驴友秦岭失踪……仅2019年6月份,就发生多起因盲目探险而导致的事故。
 
  在各类救援中,难度、危险系数以及救援费用居前列的是对“擅自进入景区未开发开放区域的驴友”的救援。
 
  以黄山风景区为例,黄山近5年年均救援数量在400起左右,占比约为三分之一的搜救“驴友”却耗费了全山救援费用的三分之一,需出动综治、消防、武警、环卫、向导、搜救犬等多方人员。
 
  多地纷纷效仿
 
  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不满,国内不少景区也因成本问题启动有偿救援机制。
 
  稻城亚丁公布《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有偿搜救制度》,对于非法登山、非法穿越等行为而发生事故的人员实施有偿搜救制度,视具体路线收取响应费用,低为1.5万元。
 
  此类事件频发的西藏也在建设相关体系,例如:登山季时成立高山救援队,与救援公司共同承担高海拔救援任务,登管中心配合前进营地以下的后勤保障工作。
 
  继四姑娘山之后,四川省西岭雪山也正在研究相关措施的可行性。
 
  引来争议:救援是否该有偿?
 
  目前来看,我国传统景区正在加速商业转型,救援机制商业化一方面可以分担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引进更专业、多元化的救援模式。但收费标准、责任界定等依然是各界争论的话题。实施有偿救援过程中,如何平衡公共服务和必要的商业化成为关键点。
 
  黄山风景区党工委宣传部副部长葛旭芳认为:救援坚持先救人后收费、有偿救援和公共救援相结合、事后追偿以及教育惩戒四项原则。
 
  当然,要妥善解决此类问题,还需要地方政府制定原则性政策,根据不同类型区域特点,给出不同政策导向,之后再逐步上升到国家层面,形成全国性规范性文件。
 
  对“驴友”等偏爱高风险类项目的探险者而言,必须认识到公共救援资源有限,尽量购买救援相关险种,将救援消费行为做在事前,而不是事中和事后。
 
  结语:不可否认,有偿救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要坚守初心,防止变味走样。在“试水”期,或许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即以公共救援为基础,公益救援为主力,商业救援为补充。面对驴友“任性”的脚步,你觉得有偿救援会奏效吗?

上一篇:安防相关政策年中盘点:行业标准化进程加快

下一篇:酒后驾车屡禁不止 安防技术有新办法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