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共享蓝天白云生活 智慧安防助力环保

来源:安防展览网整理 作者:编辑部
2019/6/21 13:51:3335875
  【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环保一直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不管是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标准,还是环保执法的力度不在不断加加深,这催生了环保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环境保护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到人类生存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利用理论与技术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安防作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基础行业,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不仅在自身生产过程中遵守环境保护法,也积极发挥技术与产品优势,为环保事业工业一份力量!
 
共享蓝天白云生活 智慧安防助力环保
 
  垃圾分类
 
  近年来,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逐步落实,我国垃圾分类事业步入快车道。在这个过程中,安防科技为解决传统垃圾分类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比如:通过在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安装摄像头,可以地记录居民的垃圾投放情况,如果有人员违规操作,执法部门可据此采取相应措施;在可疑人员排查方面,智能监控探头更有用武之地,一旦发现有异常行为的人员,系统会自动报警,让违法者无处逃遁;在运输处理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的大数据系统,排出清理垃圾的优先顺序。
 
  大气污染
 
  一直以来,大气治理就是老大难问题,我国许多地区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压力。由于污染气体容易扩散、大气污染源种类繁杂,而且污染源定位难度也较大,因而监管方面始终存在障碍。2017年以来,无人机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开始逐渐增多。在过去一年秋冬季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我国陕西、安徽、四川等多个省市区的环保部门都在采用传统措施的同时,利用了无人机这一新锐“武器”协助监测大气环境情况。通过发掘“无人机+大数据”的价值,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有利资源,同时也能延伸无人机的服务产业链,进一步扩大无人机应用市场的发展空间。
 
  噪音污染
 
  现代生活中,噪音污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然而,一方面,噪音污染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危害;另一方面,大众对噪音污染仍处于忽视状态。噪音污染对人体的伤害其实超乎想象,但噪音污染又不同于水、大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三大公认城市污染,它是属于感觉公害,人工也无法集中进行处理。好在“科技改变生活”,借助科技的力量,噪音危害完全可以尽可能的降低甚至避免。清听声学定向音响聚音宝,通过技术手段,让声音像手电筒的直射光一样,定向传播”的技术,巧妙控制了声音传播的方向以及传播广度,实现中国声音环保领域里程牌式的创新突破。在智能交通领域推出的“违法鸣笛抓拍”可以在禁笛区准确抓拍到鸣笛车辆,作出相应的惩罚。
 
  光污染
 
  除了固废、大气、噪音,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光污染的概念也被提上日程。随着智慧城市的推进,城市建筑亮化工程、智慧照明等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在LED显示屏行业一直有“一亮遮百丑”一说,所以使用高亮度LED光源成为习惯。但过高的亮度会造成“光污染”。“光污染”产生主要在两个环节,一个是显示屏的制造环节,二是在显示屏使用的环节。而造成光污染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行业内容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大家都靠自己的理解定义。2018年10月1日《LED显示屏干扰光评价要求》(GB/T 36101-2018)实施,对LED显示屏夜间干扰光的分类和评价要求作了明确规定,重庆还进行了了*LED显示屏光污染案判决。
 
  除了LED显示屏,安防行业道路交通闪光灯同样饱受诟病。闪光灯虽不会对人眼造成损伤,但在夜间行驶时会对驾驶员造成短暂的视野盲区,给行车驾驶埋下安全隐患。海康威视发布海康神捕环保抓拍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一系列光污染解决方案,持续助力绿色文明城市的创建,让驾驶者看到更多道路安全,让百姓看到更多绿色文明。
 
  其实,安防行业之于环保行业做的远不止这些,安防也不仅仅简单的对环保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进行解决,也提出了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海康威视提出一个以气养城,以水润城、以绿茵城为中心思想的全量化生态保护整体解决方案。结合遥感、无人机、传感器、视频等设备,通过对大气、水、土、生态的实时监测感知,帮助管理者全面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通过数据汇集到综合数据可视化应用系统,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撑,及时发现环境污染事件,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为科学诊断与评估、科学治理提供有效依据。
 
  结语:环保工程是一项长远的工作,仍重而道远。安防行业以切实解决社会问题为基础,为环保事业出一份力!

上一篇:IFSEC 2019收锣罢鼓 中国安企云集景附

下一篇:ETC用户争夺战已经开始 各方动作频频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