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火与冰:ETC与汽车电子标识

来源:ITS114 作者:董海龙
2019/6/5 16:51:1940153
  【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省界收费站取消工作自去年发端,四省市试点,今年3月底开始谋划全面推动,5月定调并快速启动,声势浩大,国务院、交通运输部、省市政府高度重视,为何?无外乎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上升为政治任务。
 
  政治任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完不成任务就会被追责,意味着不单单是一个部门一个系统的工作,而是多部门协同的工作。因此,我们看到了一些省份成立的工作组中,有副省长、交通运输厅厅长等领导担任组长。
 
  回想2017年底,汽车电子标识在历经3年后终于发布了推荐性国家标准,很多人欢欣鼓舞,整个智能交通管理行业都对汽车电子标识的发展寄予厚望,只是一年后,这些厚望都成了失望,全年市场加起来不过亿,项目。更可怕的是,进入到2019年,前五个月除了应属于2018年的武汉项目外,就没有相关项目出现了,不仅项目没有,就连新闻、讨论的声音也要没有了。
 
  将ETC和汽车电子标识放在一起比较,由来已久,汽车电子标识国标难产的这三年,正是比较多的时候,也正是这段时间,不仅仅是智能交通管控行业对汽车电子标识充满热望,高速公路信息化行业也十分关注汽车电子标识的应用进展,一些专家和省市联网收费中心的领导在论坛上的演讲,会提及汽车电子标识如果普及后对ETC的影响,虽然几句话带过,但说明他们也关心汽车电子标识的发展普及。更为直接的是,ETC标签主要的生产企业中,金溢科技、万集科技都进入到了汽车电子标识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中……当时还有一些不太懂行的媒体宣称,未来汽车电子标识会替代ETC,为这两者澄清功能、应用区别的,多是公路信息化行业的同仁。但这三年,是汽车电子标识充满希望的三年,也是智能交通行业对汽车电子标识有认识的三年。但这三年,三大汽车电子标识示范项目却没有完成(京津冀试点,只有天津进行了一二期建设),而且基本是面向出租、公交等营运车辆。试点之外的城市应用,,还有其他城市的项目应用了非汽车电子标识国标的设备。
 
  不进则退。这三年来,视频设备继续扩大覆盖范围,从单一执法,到综合执法,从单一车牌识别到车辆特征识别、人脸识别,智能视频识别、分析、大数据技术发展应用迅速,视频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替代汽车电子标识所能提供的功能应用,比如流量统计、假套牌车查缉、车辆身份识别等等,在汽车电子标识应用贴近的交通管控领域,也就没有概念刚提出来时那么突出了。
 
  其次,这3年以及2018年,国家、部委层面始终没有任何鼓励和强制性政策出台,更不用说像省界收费站取消这样,有财政支持、有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协同配合。
 
  十年?7个月!
 
  实际上,ETC的应用也并不是顺风顺水,在2018年10月,新华社还发了一篇《办理积极性不高,使用率不足四成——如何让高速公路ETC叫好又叫座?》的通讯,历数ETC标签费用高、办卡麻烦、ETC车道少三大问题。
 
  省界收费站取消工作开展后,对没有安装ETC的车辆,采用CPC卡来识别多义性,但实际上应用效果并不好,只是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一个缺口反倒成为推动ETC安装普及的切入口。既然省界收费站取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而且国务院、交通运输部等在多个场合表明,要在两年内完成工作,任务虽重,但也不是不可能啊,前提是大部分车辆都安装ETC,这样也就不会再有CPC卡无法识别的后遗症了。所以4月份以后,交通运输部相关说法就是,取消省界收费站工作的关键就是在于ETC的安装覆盖率。我们看到《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总体技术方案》4月初的版本,对于未安装ETC标签的车辆,是要采用纸质二维码的方案,但被否了,仍然是采用CPC方案,为什么?ITS114猜测,此次应是已经下定决心,要把ETC的安装覆盖率提上去,而且不是一点点的提,而是在年底要突破80%,这样一来,即便CPC卡存在多义性路径识别上的困难,那么均分到各省,也不是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视频识别就可以解决大部分识别不了的问题。
 
  这就有点阳谋的意思在里面,借国家要办大事的机会,一举解决ETC安装覆盖率的问题,从而奠定ETC在涉车应用服务中成为规模大、范围广的识别设备的地位,北斗、汽车电子标识、视频、V2X等等,也都只能成为辅助识别技术,除非到遥远的未来,无人驾驶实现后,车辆全部联网,按里程收费之后,ETC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如果按照现在全国每月新增120万用户的速度,要实现80%的覆盖,至少要10年时间,而现在被压缩到了只有7个月时间。
 
  交通运输部不是次来推动这种全国性车载设备安装、联网工作,在北斗刚开始民用化的2012年,就启动了8万台营运车辆安装车载终端北斗示范工程(全部财政拨款),随后在2013年开始,要求所有两客一危车辆、重载货车都安装车载终端,到2019年,已经有620万营运车辆安装北斗车载终端,而且实现了营运车辆的联网联控管理。2018年开始,又在推动营运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设备的安装与应用,也有以奖代补的财政支持,2019年所有“两客一危”车辆完成主动安全智能设备的安装,随后将向重载货车普及。不仅在营运车辆安全管理方面一直有动作,交通运输部还推动了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公路水路客运联网售票平台建设与应用、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平台等等全国性平台建设。可见,交通运输部在推动交通运输信息化、提升交通运输安全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
 
  汽车电子标识还有机会吗?
 
  智能交通管控市场,每年智能交通行业投资的大头在这一块,而且因为常态性拥堵基本发生在路口,因而城市智能交通所受到的重视、投入,都是城市交通运输信息化无法相比的,运输信息化的投入基本上集中在软件、平台服务,而硬件投入较少,也是这个市场看起来偏小的原因。汽车电子标识标识原本是有望成为视频之后,又一个大型的交通管控设备市场,但很遗憾,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理论上的市场。
 
  在交通管控领域,汽车电子标识始终存在凭借政策来强制性推广应用的可能,但这种可能性正在接近于无。当ETC完成80%以上的覆盖率之后(未来接近100%),在城市停车行业等涉车支付场景,汽车电子标识也基本没有了空间。
 
  汽车电子标识还有机会吗?当然还有,但机会的窗口正在变小。
 
  这种机会,有几个前提,个前提在于ETC 80%的覆盖率,能否顺利完成。80%的覆盖率,意味着这7个月内将有1.3亿辆要完成安装,这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其中包含没有政策强制措施的大量私家车,现在很多省份都要求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国有企业车辆、各类特种车辆、交通行业营运客车ETC安装率均达到100%,但对私家车没有政策措施,要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完成,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可能会遇到困难(当然,也可以有措施,比如法定节假日中免费通行高速公路时,必须安装ETC)。第二个前提,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达成共识,且技术上可以用汽车电子标识来作为高速公路通行收费的识别设备。第三个辅助性的前提,公安部鼓励各地推动汽车电子标识的安装、应用。有这三个前提,汽车电子标识也可以借势省界收费站取消的东风,来推动自己的发展。
 
  如果ETC顺利完成了80%的覆盖,且汽车电子标识此次无法借到势,以后就更难了,一个挡风玻璃上安装多个实际上技术同源但频段不同、同时识读标签数量不同、供电方式不同的电子标签,一是无法向社会解释、让车主接受,有重复投资的说法,其次是通信上也可能存在干扰。
 
  现实情况是,如果汽车电子标识市场今年如果再没有起色,一些企业有非常大的可能退出这个领域,现在金溢科技和万集科技已经全力备战ETC相关设备生产,千方科技也能借东风分到蛋糕,而其他企业只能等待命运的垂青了。这些企业,三则三年,多则五年,还有企业坚持了七八年,也就意味着十多家汽车电子标识企业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到目前为止,没能等来想要的市场。
 
  ETC刚确定国标之时,曾经引发过一场对立,国标确定之后2.45Ghz的标签生产企业全部淘汰了,还包括几家国外厂家。
 
  这就是市场的残酷。
 
  淘汰你,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市场不再需要你。

上一篇:虹膜识别技术优势明显 为何难以开启“刷眼“时代

下一篇:工信部即将发放商用牌照 2019年中国5G产业市场分析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