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能交通发展要点与大数据综合运用
- 来源:ITS114
- 2019/5/15 9:00:3351445
【安防展览网 城市在线】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孙亚博士发表《上海智能交通建设与发展现状》的主题演讲,本文为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演讲者审核。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孙亚博士孙亚:
今天演讲内容分为两大部分,部分是上海智能交通信息化建设,第二部分是交通大数据的综合运用。其实上海智能交通发展现状总结起来有很多内容,我们试图把主要重点抓住。如果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智能交通信息化建设成果
一是道路交通信号。SCATS系统在上海的应用已经有20多年历史,除了常规的单点控制以外,还有区域化绿波、信号优化和中运量公交信号优先。
二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机动车出行服务APP和网站的建设,可查询交通指数和路径等信息,同时还包含路政方面是施工和道路养护等信息。路侧情报板,发布重要道路信息简图,可查看预计到达时间等信息。三是ETC不停车服务,覆盖了上海所有高速公路收费站,和周边长三角城市联网,支持ETC移动收费方式。
三是交通执法。上海已有“十三合一”电子警察、声呐电子眼等设备抓拍各种交通违法行为。
上海交警做了以下方面的探索
一是多通道协同,路网系统的均衡是多个通道相互协同的结果;二是道路标志标线的结构化系统研究;三是交通管控的动态协同,以及创建智能网联环境,例如给车辆发送道路信息数据,提供人车路联网通讯、高清地图和北斗定位支持。
上海公共交通发展的现状
一是公交集群调度系统,可以直接监测所有公交的运行状况,同时采集道路设施等数据信息;二是公交到站时间预告;三是交叉路口公交信号优先,在专用公交车道上,通过检测公交车辆的位置和前方交叉口信号,联动实现公交信号优先;四是电子站牌信息发布系统,发布沿线站台信息,目前上海都是55寸大屏幕进行动态发布。 同时,上海正在推广电子墨水屏电子站牌,具备低能耗、宽视角等优势。
在地面公交优先的研究探索方面,上海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公交车智能网联,在主干道开展智能网联路测。第二个是优化公交运行时刻表;三是公交辅助驾驶;四是公交优先信号的应用推广;后是公交大数据的运用。
上海智能交通现在做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对战略预测信息的数据质量进行评估,那么,就要考虑什么样的预测数据质量能让人接受。
轨道交通智能化
上海拥有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协调与应急指挥室(COCC),以及9个线路级控制中心(OCC),实现了包含车站级、线路级和网络级的三级生产指挥体系。同时,还有站台综合信息发布系统,包含到站时间等服务。
地铁方面,和阿里合作开发“metro大都会app”,支持地铁通行支付。2018年3月,上海首条胶轮路轨全自动无人驾驶APM线—浦江线正式试运营,现在在建的14号线、15号线、18号线也都将实行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安检系统: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正在开发能应对大流量快速安检的人工智能系统,解决大型活动带来大客流的安检难题。数字化管理系统:主要通过人脸等行动轨迹进行识别和找回,有点像基于车牌识别的反向查询系统。
智慧停车
上海已将路边和室内停车的动态停车信息联网上报,上海停车APP可提供停车场内外的诱导信息,提供基于车牌识别的停车管理系统和反向寻车系统。在上海商务区和居住区的交叉区域,进行了共享停车的探索,推进资源共享、错时停车,预约停车。另外,将道路停车收费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系统,打造无人值守停车场,并启动个人信用管理,逃费将被信用系统记录。
交通大数据的综合运用
上海交通综合信息平台
平台汇聚了道路交通、公共交通、热点区域等多方面的相关信息,可展示全市干线公路、快速路、地面道路三张路网的实时交通状态信息。在交通分析方面,上海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有大量数据支撑交通运行年报、月报的编制,支持上海交通出行APP的运行。
上海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主要内容:一是以简图的方式发布城市交通状态信息,快速掌握上海快速路、高速公路路网的整体路况。二是路政施工方信息。三是研究推进特大城市交通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建设,除了整合交通行业数据外,还要关联其他行业进行交叉、整合、共享。四是未来的四个示范应用方向:跨区域协同,比如跨省执法;跨领域,跨不同交通方式的业务总结;三是整合共享能力的提升,上海交通行业数据中心一期、二期工程,交通综合业务系统都已经建成。第四是政企数据融合共享应用,政府利用行业数据资源为智慧决策做支撑,企业与政府数据融合、共享,支撑企业自身智慧运营。
公交、出行大数据应用
一,在交通指数等信息服务方面,需要与其他数据进行处理与融合。二,在智慧运营方面主要是巴士通集群运营调度系统的运行。三,是智慧出行信息服务。四,智慧决策,在公交线路优化评价方面的决策,把每个班次的客流叠加,可以看出满载率“大于一”的时空分布情况,找到问题的关键,优化就能“对症下药”。
智能网联汽车
2018年3月1日,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并划定了嘉定区安全性高、风险等级低的5.6公里道路作为阶段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发放了批测试牌照,成立了联合推进工作小组统一负责监管和管理。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汽车)作为第三方机构,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2018年9月,上海发布了第二阶段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情况,主要测试道路在安亭、临港地区规划建设,包括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产业园区主干道共十二条道路,总长度达到37.2公里。安亭主要对乘用车进行研发和测试,临港主要对商用车进行研发和测试。
交通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
开发了“上海综合交通APP”,整合已有的各种APP数据,形成综合数据平台,建立一个综合的公众出行信息发布体系。另外,上海的交通卡支付场景,除了常规的地铁、公交外,出租车、停车场等大多数交通出行场景,都可实现一卡通支付,同时也支持NFC支付。“上海综合交通APP”有专门的模块来支持中国进口博览会的交通信息服务,该模块有三大功能,一是信息指引,二是出行引导,三是停车预约服务。
另外,上海也建成了综合交通模型体系,包括机动车道路交通模型,公共交通系统模型等等其他一些专项模型,形成交通研判机制,并定期发布交通月报、年报等。
这是我今天的汇报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