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时代为智能化高速公路收费创造可能
- 来源:ITS智能交通
- 2019/5/14 9:35:4543672
【安防展览网 时事聚焦】5月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以下称国常会),明确政策举措力争今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便利群众出行,提高物流效率。
对比今年在全国两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里“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制定的目标来看,这项利民利城、解决交通拥堵的举措正在提速落实。
回顾上月4月28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他表示ETC的推广应用全覆盖,是能否顺利实现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目标的关键因素,目前紧迫的工作就是大力推广普及ETC,开展收费车道ETC门架系统建设改造。
在这一利好消息影响下,ETC设备股隔天便集体走强。据“新华财经”4月29日的消息显示,金溢科技在29日开盘一字涨停,万集科技、皖通科技等涨幅。
再看一组由官方发布的相关数据,截止2018年底,全国29个联网省份共有收费站9322个,ETC专用车道19674条,较2017年增幅14%。用户总量上,2018年底,我国ETC用户总量7656万,较2017年增幅27%,但从2018年3.27亿台机动车保有量看来,ETC用户总量仅占其中的23%。
数据呈现出这样一幅图景:一边是拥堵不堪的人工交费通道,一边是“遇冷”的ETC专用通道。
ETC产业将迎来增速拐点?
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释放,有分析认为ETC有望加速渗透迎来增速拐点,这给处在这条产业链上主营相关技术产品的企业打了一针兴奋剂。
ETC作为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的专有技术,在过去两年的发展中实际上并不那么顺利。
一是传统ETC办理程序复杂、使用频率低、功能单一化等原因,让许多车主对ETC的态度一直不温不火;
二是在互联网带动的移动支付进入智能交通领域后,更能满足用户的需要,甚至出现“未来移动无感支付”将会取代ETC的声音。
这匹半场跑入的黑马给ETC相关技术产业带来一定冲击。在一份2017年,由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集)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7)ETC业务收入为22,117.56万元,较2016年下降38.59%。由于2017年ETC电子标签发行速度放缓,同时业主采购单价下降,导致ETC行业整体低迷”,作为拥有车载激光雷达技术的万集科技,这份报告内容给业界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今国常会明确政策,力争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这一决定性前提是ETC应用要实现全面覆盖。尽管,有接近交通运输部人士向媒体表示:吴春耕只是鼓励大家用ETC,并没有强制要求。但在确保按期完成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目标任务之下,ETC产业作为这条脉络上的重要一环,显然会受到政策的影响向高地迈进。
另外吴春耕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也有提到,尽快出台《加快推进不停车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研究推动加快ETC车载终端安装的配套优惠政策,组织开展ETC服务提升专项行动等等。从这一系列对ETC现存不足完善和优化的举措不难看出未来ETC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空间。但这毕竟是单一的愿景,终是否被用户接受,这是后话。
对于企业方,目前还不能盲目乐观。ITS智能交通记者试图对国内某ETC设备商进行采访,得到对方的婉拒:“当前未明确具体政策或方案,待国家具体政策出来前,公司对该问题还不好做具体回答。”
移动支付,高速公路收费新业态
任何一项服务,首要考虑的问题是需求。在高速公路收费业务中,除了MTC(人工电子收费系统)、ETC(不停车收费系统)外,移动支付的进入不仅对高速公路行业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使市场对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现有收费服务体系存在不足,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以快速、便捷为核心的移动支付产品,让迟迟不愿办理安装ETC的车主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尤其在无现金支付比例越来越高的今天,人们对移动支付更为依赖。在此背景下,高速公路行业兼容移动支付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2017年底,支付宝在河南高速试点“ITC车牌付”,这种无需办理ETC卡和加装OBU设备,只需将车牌号码与支付账户绑定,即可实现无感快速支付。
2018年5月,由高朋联合腾讯打造的“ETC助手”小程序亮相第十四届国家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这款依托移动互联网和微信生态优势的“ETC+”小程序,以多入口、低门槛的技术优势,被业内人士称誉为继ETC全国联网后高速通行领域的再一次重大突破。
就在前两日,湖南高速不停车手机移动快捷支付前期测试成功,即将进入用户推广阶段。这项即将在湖南全省推广的不停车移动快捷支付项目是通过一款名为“全路通”的APP,车主只需要在APP上实名注册、绑定支付账户,即可实现不领卡、不停车的无感通行。
对于互联网与传统交通运输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出现的新形态,吴春耕曾在2018年5月24日交通运输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地进一步提升和完善ETC服务,积极探索高速公路收费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移动支付产品并非尽善尽美,虽然多数供应商均称自家的技术可以实现99%的车牌识别率,但如果遇到恶劣天气,车牌识别率会降低。再者,车牌识别终究无法达到完全准确,这其中可能会出现识别错误、误扣费用等情况发生,这些都是运营商在场景使用设计中需要多加考虑和细化的地方。
结语
ETC行业实行产品资质准入制,在此要求下企业产品需要通过交通部交通工程监理检测中心检测后,才能参加各省市高速公路ETC建设的招投标。
目前来说,在高速公路领域,ETC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除了满足方便快捷的要求,亦是安全可靠的选择。加上在政策的助推下,ETC已经实现全国联网,在庞大的网络地图上,用户群基数还是较为可观的。
在完成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这一任务上,传统ETC作为发展主流,可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特点,发展创新,如广泛应用和完善“匝道ETC自由流+匝道收费站联动”“主线ETC自由流+主线收费站联动”等系统,以改变单ETC车道交易的技术模式。
主流之下,在“互联网+”背景下涌现出来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产品,也应当引起重视。
2017年吴春耕在第五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进一步推广ETC应用提出措施,其中提到“要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如果ETC与互联网技术应用前景技术两种模式相结合,将会为高速不停车收费服务提供更多选择,开启“ETC+”时代,为智能化高速公路收费创造可能。
同样,两种模式融合发展的同时,移动支付是否会进入细分领域,我们先在这里打下一个问号。(本文转载自 ITS智能交通。原标题《国常会定调,彻底“打通”ETC的“任督二脉”?》。亿欧智慧城市对文章进行二次编辑,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