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竞争进入下半场: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作者:懂懂笔记
- 2018/12/21 8:48:2934705
【中国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To B,不仅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场革命,也是*的一次风向转变。2018年,的互联网行业仿佛遭遇魔咒。美国科技领域五大巨头FAANG(Facebook、亚马逊、苹果、Netflix和谷歌)市值均出现巨幅波动。在中国,互联网巨头这一年也几乎全部水逆,其中以腾讯为“衰”,京东“背”,阿里、百度也都不顺,市值均出现了大幅下跌。
有两件大事值得注意:
在第三季度的后一天,腾讯调整了组织架构,被视为吹响正式进军产业互联网的号角。
第三季度,微软发布的2019财年季度财报新数据显示,微软提供的商业云服务增速迅猛,收入同比增长47%至85亿美元,毛利率提升至62%。微软Azure收入增速达76%,在前两个季度中,这一增速分别达到93%和89%。此外,微软与苹果的市值胶着多日之后,微软稳稳地超过苹果,重返市值的位子,微软今年亮眼的表现,与FAANG集体下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腾讯这家典型的互联网企业高调转型To B,以及微软作为一家传统软件企业对FAANG的逆袭,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IT企业与互联网巨头,在To B的轨道上相遇了。
2019年,To B将是所有相关企业竞争的致高点,也是未来几年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点。竞争,将异常激烈。
差异化逆袭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传统IT企业,在下一轮To B的竞争中,起点都是公有云,以公有云为基础去帮助传统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亚马逊在2006年上线AWS,至今已有12年时间。当初亚马逊提供公有云服务的初衷是将自己富余的算力、带宽、存储能力提供给企业客户,其本质是共享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规模的扩大,成本会快速降低。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长一段时间公有云的竞争是围绕价格战开打的。虽然后来公有云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但价格战因素一直没有消失。
“我所听到的反馈,是在这个市场当中靠降价来获取市场的很多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利润方面的压力。所以,我现在能够做出的结论就是,这样做的企业首先对整个业务的发展缺少长远的愿景考量。另外就是他们没有准确地认识到,在我们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的价值当中,质量是何其重要。” 微软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区总裁贺乐赋(Ralph Haupter)指出,公有云的价值不是通过规模化降价而实现的。
不可否认,价格战是一个产业发展初期的产物,而进入到产业成熟期的时候,市场就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客户评估的不再是服务的价格,而是真正可以给自身带来什么价值。
亚马逊2006年开始做公有云,微软是在2008年开始研发云平台,并于2010年正式推出“Windows Azure”云服务。虽然晚了几年时间,但这也让微软有机会重新审视公有云的价值,令微软的Azure从一开始就走出了差异化竞争的路线。“我所关注的不是竞相压价,我关心的是我们是不是拥有可以让客户完全信任的技术平台,对于客户来说,我们是能够提供好的服务、有真知灼见的那个,同时还给他们好的保护,让他们为放心。”贺乐赋说道。
差异化是微软公有云与众不同之处。比如,公有云为敏感的问题之一就是数据。各个不同市场的监管和法律框架不同,企业对于数据的保密程度也不同,但无论是哪种情况,数据安全是公有云服务的一道红线,这也是微软从做公有云的天就着力打造的能力。“微软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客户会知道,他们的数据是运行在一个值得信赖的、可以托付的平台上,所有的计算都是安全和稳定的。”
微软的另一个差异化优势在于混合云。绝大多数企业并不希望将所有的数据都跑到公有云上,而微软传统的服务器产品就是好的私有云方案。相比于亚马逊这类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公有云服务,微软作为传统IT企业可以将公有云和私有云协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混合云方案,这种差异化也使得微软获得了更多客户的认同。
微软的云起步稍晚,但差异化恰恰迎合了公有云竞争的一个大趋势,所以有着强劲的增长势能。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ynergy Research的报告显示,2016年在公有云市场,微软已超过Google,成为仅次于亚马逊的第二大公有云服务提供商。而截至2018年三季度,亚马逊AWS占公有云市场32%的市场份额;微软以17%*二;Google以8%*三。
今天,行业对于ABC(A为AI,B为大数据,C为云计算)三位一体的公有云已经形成共识。以前的竞争在C的层面,而未来的竞争将在B和A的层面展开。这也是懂懂笔记在文章开篇时所提到的,今天互联网企业和传统IT企业都在向To B的大方向上并轨,但今天的To B不是过去简单的信息化、数字化,也不是简单的把业务搬到公有云上,而是通过ABC三位一体的服务,给客户创造新的价值。
显然,公有云的竞争,进入到了更高层面。
AI*
其实在几年前,大家还都在为微软错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而叹息,当年微软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系列举措,后来几乎都被证明没有效果,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014年初,微软新CEO萨提亚·纳德拉上任,他上任后砍掉巨资收购的诺基亚手机业务,对业务进行重组并裁员。几个月后,他明确提出“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微软业务重点向云上转移。这对于当时的微软来讲,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微软传统的软件授权模式有着非常好的现金流,而向云上转移,不仅是技术、产品的变化,更是对微软商业模式彻底的革命。
微软向云转型的成功,除了上述所说到的差异化,还有两层原因:
是微软拥有多年To B的经验,在企业客户中有很好的基础,同时对行业客户的需求理解更为深刻。
现在的客户对于云的需求不仅是成本降低,还有对业务的创新,对企业带来增值。“我们产品上与客户所在特定行业之间的契合度越来越高。比如,我们在金融服务、零售、医疗健康、教育、制造业、汽车行业都有不错的表现。” 贺乐赋表示,每个特定的行业需求差异非常大,而微软的解决方案能够真正帮到特定行业里的客户,不断提升自己创新的能力和创新的水平。
第二就是生态的优势。
正如我们所知,微软是早一批进行生态模式打造的企业之一,从WINDOWS时代,就通过生态模式形成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在云计算的发展上,微软继续了这种生态的优势,在各个行业里都有非常好的合作伙伴一同推进解决方案的落地。“通过这种非常专注于某一个行业的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能够加速我们的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这也给终使用的客户带来很多好处。”贺乐赋表示。
微软今天市值的逆袭,已经证明了其云战略的成功。接下来,竞争的局面将更加复杂。微软准备好了吗?
当腾讯、阿里、百度这些互联网巨头都开始谈论To B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企业信息化。微软、戴尔、联想这类传统IT企业推动了多年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也到了变化的临界点——变化的因素是AI全面落地。
从今年开始,云计算的竞争开始向大数据、AI方向转移。在今年年初,贺乐赋曾发表文章对AI趋势进行了预测,他认为2018年AI将开始大规模应用。微软在今年3月底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继续深化云计算业务的改革,这一次深化的主题是AI,将商业智能和云计算企业级服务装入云计算及AI平台事业部,进一步加速Al和云平台的融合。这种调整,可以理解为微软从“云为先”的战略过渡到“云+AI”的新阶段。
根据IDC预测,到2019年,40%的数字化转型将由人工智能和认知能力来支持。到2020年,人工智能收入将超过460亿美元。可见,对于AI的趋势洞察以及行动力,微软这一次又走到了前面。
前不久,微软在Connect 2018大会上宣布强化在Azure公有云基础设施平台上提供的人工智能产品,比如Azure Machine Learning Service发布,这是一款基于云的产品,可以让数据科学家和用来快速创建和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然后将其部署到生产中。同时,微软还更新了Microsoft Azure Cosmos DB数据库服务,以及一些Azure Cognitive Services服务,让可以更轻松地将更多AI功能构建到他们的应用中。所有这些,无疑将加速AI的落地。
回到中国市场的情况,贺乐赋认为表现非常强劲:“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微软人工智能的产品组合为企业带来的益处,并且中国市场在人工智能方面非常,对Azure平台的采纳主要体现在AI领域。同时,作为一个化的平台,对有意布局化的中国企业来说,Azure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结束语
明年,整个To B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场内玩家也将越来越多,原本不在一个赛道上的互联网企业与传统IT企业,将会正式交锋。或许,在AI方面的优势,将会成为微软下一阶段的重要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