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华为:“城市智能体”提升智慧 也“降低”智慧门槛

来源:华为 作者:张戈
2018/11/21 10:48:3646600
  【中国安防展览网 品牌专栏】开篇名义,华为在努力将智能植入城市场景,又在努力投入研发,降低智慧城市的门槛。高交会2018,华为官宣发布“城市智能体”。此概念包含多重含义:城市将成为以数字平台为支撑的有机生命体;人工智能也将与城市场景深度融合。
 
  当然,华为眼中的智慧城市,不是为炫酷而智慧,不是为智慧而数字化。“城市智能体”在降低智慧城市的建设门槛,降低合作伙伴进入智慧城市的市场门槛。由此,城市可更低成本地完成数字化转型,更便捷地实现产业升级。
 
  “城市智能体”新鲜并不陌生
 
  “‘城市智能体’是城市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互映射、协同交互的融合系统。‘城市智能体’可以实现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城市运行实时状态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它是未来城市的新形态,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如此解释该理念。
 


 

  可见华为的定义中,“城市智能体”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非于“智慧城市”。有何区别?其实,“城市智能体”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与其类似的还有“数字孪生城市”、“智能城市体”等。但前者只有概念愿景,而缺乏具体支撑架构,而后者基本等同于“智慧社区”,相当于智慧城市的某一类应用场景。
 
  相比而言,“城市智能体”是以华为云为载体,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其底层为物联感知,实现物联全感知、数据预处理、前端智能;中间层为华为云,包括ICT基础设施层和行业使能层两部分;而顶层为政务服务、城市交通、教育、医疗等智慧场景应用。
 


 

  智慧城市的PaaS平台
 
  其中,“行业使能层”是“城市智能体”与其他概念显著的区别,其也被称为智慧城市的PaaS平台。2018年初,华为发布“沃土数字平台”,此时次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概念,即物联网、大数据、GIS、视频云、融合通信等五大城市基础数字资源,皆被统筹规划。此次华为发布“城市智能体”架构,在“五个统筹”之上又增加“应用使能”、“全栈全场景AI”、“数据使能”三项使能应用。
 
  也就是说,“五个统筹”和“三个使能”共同构成了“城市智能体”的行业使能层,即智慧城市的PaaS平台。其中,“五个统筹”实现了对底层基础硬件资源的便捷调用,而“三个使能”则意味着,大程度地激活了智慧城市的软件能力。两项能力一软一硬,承上启下,共同联接了“平台”和“生态”,降低了生态伙伴进入智慧城市的开发成本。
 
  用得起人工智能
 
  进一步分解“三个使能”。以华为一贯的技术思维,当其意识到相关能力,已经成为用户和生态伙伴的普遍通用需求后,均会将其能力固化“独立”提供,以方便资源调用,“三个使能”也是如此。
 
  具体来看,“应用使能”使面向应用场景的开发更为便捷,其功能价值类似此前华为软件开发云;而“数据使能”可促进合作伙伴基于数据的应用创新,其包括华为云的大数据能力,以及华为对数据治理、数据共享、数据开放的理解。
 
  此外即是“全栈全场景AI”。HC2017期间,华为云EI解决方案正式发布,基于该平台可以提供通用的APIs,也能针对特殊的行业领域,提供APIs。也就是说,华为云可将通用人工智能能力,快速融入自动驾驶、公安执法、道路执法等应用场景。
 
  更进一步,HC2018期间,华为发布全栈全场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该方案亮点是华为昇腾人工智能芯片,其中昇腾910是一款服务器芯片,昇腾310是一款低功耗芯片。也就是说,华为可支撑“云、边、端”等全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此能力尤其适合智慧城市这样的庞大复杂的应用场景集合。
 
  以芯片支撑,“全栈全场景AI”还包括:芯片算子库和高度自动化算子开发工具——CANN;支持端、边、云独立的和协同的统一训练和推理框架——MindSpore;以及提供全流程服务(ModelArts),分层API和预集成方案的应用使能。由此,华为面向智慧城市的各类应用场景,提供了低门槛、低成本的应用开发平台。
 
  有何价值?所有人都在解读AI,好像AI普及已经近在眼前。但“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背后是由1200台CPU+160台GPU支撑,它依然“高贵”。而华为则通过“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提供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AI”。
 
  人工智能与应用场景融合
 
  不仅如此,华为此次发布“城市智能体”,还特别强调人工智能将与城市场景深度融合。在此前“一云、二网、三平台”,以及“智慧城市神经系统”阶段,华为都没有刻意强调场景,只是突出“平台+生态”的合作模式。
 
  此次,华为对“+”的概念,进一步解读为“深度融合”。联合伙伴在统一的城市数字底座上,构建面向不同业务场景的城市智能体,例如:交通智能体、政务服务智能体、公共安全智能体、城市生命线智能体、工业制造智能体等。
 
  举例说明,深圳是全国车辆密度高的地方,平均每公里510辆车,居全国。从2017年开始,深圳市交警与华为合作建设“交通智能体”。系统上线后平均车速提升15%,深圳逐步退出“堵城”之列,今年一季度全国城市拥堵*46,在一线城市中排名低。过去的深圳是车看灯,读秒数通行,现在是灯看车,读车数放行。
 
  当然,千万不要认为深圳“交通智能体”是依靠产品堆砌和巨额投资,建设的面子项目,其实它也并不昂贵。在计算智能方面,“交通智能体”采用华为Atlas人工智能服务器,每秒处理1000余张照片,每天可处理上亿张图片,是业界水平的30倍;在感知智能方面,其采用同时抓拍4车道车辆、200张人脸的人工智能摄像机,是业界水平的4倍。
 
  由此可见,并不会因为“智慧”,就增加城市的ICT基础投资,也不会因为“智慧”,就提升合作伙伴进入智慧城市的市场门槛。“城市智能体”在城市的各类应用场景中植入智慧,也通过“智慧城市PaaS平台”、人工智能芯片、“全栈全场景AI”,降低了“智慧”的整体应用成本,实现了普惠的智慧城市。

上一篇:新华传媒携手华平股份打造市民文化盛宴

下一篇:浙江省公布2018年省级企业研究院名单 巨峰公司榜上有名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