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三助力山东大学用“一张网”构建数字校园
-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 2018/10/10 11:00:4640815
【中国安防展览网 品牌专栏】在数字经济时代,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软件定义、信息安全、虚拟化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数字化技术开始渗透到中国社会与经济的每一个环节,并与各个环节加速融合。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联合中国数字化解决方案新华三,特别推出“数字化”专栏,以中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为主线,聚焦政府、教育、医疗、广电、物流、制造等多个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经典案例,梳理发展脉络,总结得失经验,以期推动各行各业实现深度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对于教育行业而言,信息技术能够助力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终目的是培育人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
现在的大学校园,老师只在一间教室,就能通过网络为不同校区、不同教室的学生实现“面对面”授课、互动、答疑解惑;学生只需通过一台终端,登录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即可将成绩单、证明函等各类证照手续打印至本地,而无需在各个办公部门来回奔波;校内管理人员通过一块屏幕,即可实时了解整个校园的物业运转、分配人力和资源……
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用一张“网”让校园内的数据彼此融通、互联,让现实世界的时间和空间在数字世界中无限延伸。山东大学正在通过这样的数字化建设和升级让上述场景变成现实。
山东大学用“一张网”构建起了数字化校园
“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的教育教学资源,是教育发展提升的基础,这是教育行业要解决的具有时代性意义的问题。而高校的数字化转型将是中国跨越与高等教育一线水平门槛的必然选择。”山东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葛连升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采访时提到。
山东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葛连升
数字化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教育模式更有新意
对于教育行业而言,数字化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手段,而是代表着思维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助力教学模式创新,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终的目的是为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服务。
过去的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大多是老师围绕着讲台和教材,讲完下课,缺乏与学生的深度互动和交流,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接受率和实践性都不够理想。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进度也很难真正地了解和跟进。
信息化教学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往的“教与学”的模式。例如基于新华三等数字化企业提供的高速、稳定的承载网服务,山东大学大力推进网络在线课程建设,开展混合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课程导学单元,从学习到测试,在线互动交流,甚至学习进度,都实现了信息化,学生和老师做到“心里有数”。
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已经有部分老师的课程将70%的学时设计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进度,在线学习和测试,线下分组交流讨论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创造性和积极性。另外30%的时间集中到课堂上,老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存在问题跟学生进行讨论,实施个性化教学。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显示,师生满意度均在85%以上。
数字化学习环境是一系列空间和设备界面的结合,重新定义的学习空间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本身,而是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均衡。以山东大学为例,通过信息化建设打破了“一校三地八校园”异地办学模式存在的局限性,构建了时时处处人人可学习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
如何让师资资源能够跨越校区空间的障碍,惠及更多学生?网络智能交互教室通过构建三地共上一堂课的常态,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在讲课时学生能够在1+N个教室同时听课互动,摄像头跟踪教学场景,学生无论在本地还是通过远程,都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老师教学的场景。当学生有问题时,镜头对提问的学生给出特写,学生和老师之间能够做到身临其境的沟通。
空间障碍可以打破,时间区隔也同样可以。通过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老师设计在线课程,围绕个性化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学生则可以随时获取教学内容。双方的教学和学习效率不仅有了更强的自主性,且效率也更高。
有线无线一体化、三地一体化,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又具有高带宽和高灵活性的校园网络,是以上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的必要条件。目前山东大学与新华三SDN(软件定义网络)应用的落地在国内处于地位。新华三为山东大学提供超过25000个无线接入点,保证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创新。
以服务为导向构建数字化校园
数字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校园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进行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
也就是说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既可以打造学校统一的管理标准,还能提升管理效率,从教职员工到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数字化带来的便捷和。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校园E站俯视图
山东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葛连升表示:“以往很多管理的出发点仅仅是‘管理’,忽视了师生的服务及体验,建设的信息系统师生不愿意用。”因此,山东大学树立“师生是服务对象,而不是管理对象”理念,以师生为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服务导向、标准导向、绩效导向,山东大学开发建设全域数据库、网上服务大厅、校园E站和学院信息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落实 “教师办事不出学院、学生办事不出校区”的“两不出”目标。从学生、老师和行政服务三个层面去推进数字化的管理和服务,目的是借助数字化体系提升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信息化体验感和满意度。
数字化管理的核心是数据化。首先建立数据标准,比如基本的数据项、数据表、数据分类、数据等;第二是建立标准引用,即编码、数据字典等;后是建立相应的制度管理体系,这是一套完整的流程。有了这个标准体系之后,所有的校园数据都要入库,建造全域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学校评估老师的教学质量、学科水平以及研究生质量等,无需人工对数据进行收集、统计,而是可以便捷地利用数据仓库和工具进行快速挖掘,直接提供的数据统计分析服务。
其次,搭建网上服务大厅。所有面向师生的服务事项、管理事项、审批事项等事务性工作全部在线上处理:教职员工可以完成对教学事务、出国事务、开立证明、各类缴费等个人事务一站式办理;学生服务相关的事务、打印、查询资料也只需借助信息终端进行操作。
同时,部署多种类型的服务教学、生活、管理的应用系统,充分提升数字化系统服务师生的能力。山东大学全新打造的24小时在线业务办理平台、自助服务终端等,初步实现了面向师生需求的服务型导向信息化应用架构,师生满意度显著提升。
山东大学智慧餐台给师生们提供了全新的就餐体验
数字化应用也将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从具体事务当中解脱出来,解决了人力不足和管理分散的问题。比如校园卡系统,过去需要超过30人进行管理和服务,随着数字化的应用已经缩减到了11个人,未来随着微信、支付宝的进一步普及,人力需求会越来越低,通过自助机来服务,只需要几个人来做服务和异常处理,这会大幅降低人力成本。
不仅是校园卡业务,校园网的整体运维管理也可以更多地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山东大学三地一体的校园网运维管理与新华三进行合作,部署ITOA运维大数据系统,推进实现校园网异常流量预测、故障深入定位分析、网络质量监测与区域热图分析等功能,初步实现了借助用户位置与轨迹分析,更加智能地分析学生日常行为。这使得学校相关工作能够基于庞大的数据分析展开,节省了业务部门的工作量。
在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已无限接近普及的时代,其实每个用户早已习惯于在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中无缝穿行。山东大学的服务型数字校园的构建,其实也是让师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早已熟悉的线上、线下融合——这不仅是趋势,也是师生实实在在的需求。
数字化校园的未来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身处数字化时代,如果教育行业信息化理念不能与时俱进,那么被淘汰的恐怕不仅仅是“一部分人”那么简单。
山东大学十三五信息规划五个导向中,明确提出“目标导向是重点”,而山东大学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则是在2020年晋升到全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前列。经过数年的信息化建设实践,山东大学已经感受到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管理等方方面面带来的改变。
着眼于更大的空间,高校信息化建设除了从教学和管理服务层面能够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另一个核心工作是推动科研进步:新华三与山东大学合作共建的大数据、物联网、网络技术实验室,一方面为学校教学科研领域提供了信息化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会推动教学科研领域的发展进步以及与接轨的进程。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国具有世界上规模庞大的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教育信息化的提升,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以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现代化,对于构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观点
“教育行业信息化有其特殊性,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创新。学校信息化要是人才培养,要树立“师生是服务对象,而不是管理对象”的办学理念,围绕教学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研水平提升,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和信息化发展。从这方面来说,教育信息化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思维范式的转变和教育供给侧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以信息化驱动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管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提升,从而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
——山东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葛连升
《哈佛商业评论》点评
互联网给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边界限制被不断打破,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形式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教育行业数字化的核心还是育人为本,围绕如何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培养模式提供服务。
数字化转型为教育变革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成长方式,同时全面提升了校园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