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台达:谋定而后动 蹄疾而步稳

来源:今日制造与升级
2018/9/30 10:20:5433413
  【中国安防展览网 品牌专栏】见陈敏仁时,他已经履新台达集团-中达电通机电事业部总经理半年有余了。
 
  这半年里,他在各大区之间密集调研,希望和渠道商的关系由买卖转化为合作;他和总部保持频繁有效地沟通,积极推广产品,快速部署现阶段的组织运营策略,他希望台达机电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他还大胆向总部争取资源,推动大客户的攻坚合作,他希望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创新价值服务……所有举动刻画出一个从业经验丰富、与台达智造转型理念不谋而合的陈敏仁。而在与和陈敏仁的交流中,我们也更加清晰地看到一个推动价值增长的台达。
 
  因时而变 随事而制
 
  过去几年,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力成本增加、产能供需失衡…….中国制造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不一而足,但是这些问题都成为了促成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企业都在寻找推进智能制造的切实策略,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商希望搭上自动化这趟列车,实现产业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的应用市场在“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等利好作用下,市场规模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比较难得的是,2017年,我国工业增长创下近三年来好水平,为制造业发展提振了信心。
 
  一组数据或许可以佐证国内自动化市场的火爆,陈敏仁透露,“随着国内自动化生产线技术的加强、投资正在加大,上下游产业格局整合,带动国内自动化生产线的市场需求增大,供需缺口达到50%。”
 
  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抢眼的品牌之一,台达拥有丰富的产品线,从控制驱动类产品到工业机器人,从视觉类产品到系统软件,历经市场需求变化的台达着眼未来,积极布局,正为帮助用户顺应转型大势蓄势谋篇。
 

 
  据介绍,台达自提出并启动智能制造以来,躬身实践。台达高度整合从设备端感测、控制驱动、数据传输到信息分析管理等相关技术,发展从智能设备、智能产线到智能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助推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2018年上半年,工业自动化业务依然维持着强劲的成长动力。放眼未来,陈敏仁对增长前景充满了信心。
 
  欲善其事 必利其器
 
  “过去台达采取的是以技术导向为主的研发制造组织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技术服务可以满足大部分客户的需求。但是随着客户的技术能力的增长,市场需求的变化,技术营销对大多数客户而言只是一个门槛,不再是价值增长点,更加不足以形成他们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所以我们要从‘技术营销’转向‘价值营销’,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创新服务。” 陈敏仁說。
 
  2017年5月,台达集团调整组织架构,打破原有以产品、技术作为事业单元主体的组织模式,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业务部架构也因此更新为“电源及元器件”、“自动化” 及“基础设施”三大业务范畴,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以产品为主线,打造横跨技术、软硬结合的全新业务格局。这也表明了台达智能制造战略的全面升级。
 
  这种全新的业务布局在台达机电事业群的似乎要来的更早一些。
 
  早在2016年,台达成功收购羽冠计算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羽冠”)之后,就在内部逐渐形成了以软件MES制造执行系统为核心,带动工业机器人、控制底层硬件需求的业务模式。
 

 
  这意味着,台达可以将其在电器电子、光电面板、汽车及零元件、食品及饮料、机加工等诸多应用领域积累的丰富know-how,集中到MES 软件平台上,结合客户底层设备的数据收集,打通设备层-控制层-信息层,从而实现对产线的自动化监测、故障预警、智能生产。
 
  在陈敏仁看来,智能制造需要达到4个目标,一是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二是降低整体生产运营成本,三是提高资产利用率,四是做好风险控制,包括从生产到物流、网络安全等整个网络建立评估。
 
  台达各个产品线都具有很强的市场、技术能力,但是系统解决方案要求横向协同。为了串联各产品、软件打造佳「智造」方案,台达成立智能制造专属部门,大刀阔斧地在内部推行系统解决方案的练兵。“通过这种练兵,我们把各个事业部的技术能力和市场应用、研究互动结合,做了很多针对不同产业的专业解决方案。”陈敏仁强调,“这将有助于台达从内部整合资源,为客户提供可落地的智能智造解决方案,进一步满足未来智造的需求。而且避免了纯粹的产品销售模式,提升台达的价值服务水平。”
 
  有所为 有所不为
 
  尽管推动智能制造是制造商共同的愿景,但由于各企业的制造发展水平、对智能制造的需求不尽相同,导致通往智能制造的路径各有差异。
 

 
  “大的挑战在于落地。”陈敏仁一语道破目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困境,“客户对台达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非常欢迎,但每每谈到具体的落地方案,由于很多客户不清楚他的需求是什么,我们很难定义实施目标。”
 
  他进一步举例说明,比如某些制造车间有很多老旧设备,究竟是升级还是更换,由于牵扯到成本问题,企业主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只是升级老旧设备,可能没法采集全套设备数据,对后续的设备信息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如果更换设备,投资又太大。
 
  台达也曾经历过类似的抉择。*,台达工业自动化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遍布纺织包装、纺织、木工、印刷、机加工等行业应用领域,但台达深知,要对所有行业应用领域实施整厂智能制造的规划,牵扯到的精力财力人力非同一般,这无论对台达还是客户都是一项风险很大的投入。
 
  陈敏仁坦言,台达也因此放弃了一些项目。“智能制造的规划实施是很漫长的旅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台达自身也是的电子制造企业,所以我们决定从电子领域起步,一步一步来。”
 
  经过三年的部署,台达在位于吴江的生产基地改造了一条可编程控制器智能生产示范线。如今,这条生产线完全做到了自动化柔性生产,可以满足少量多样、定制化的生产需求,可生产138种产品类别。
 

 
  这条生产线在效益改善方面也非常显著,产线全线包括34站制程,2015年时共有42名操作员;如今,产线操作员数量降低了88%,全部制程仅需要5个操作员。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产能的大幅度提升,目前,产线的大产能比2015年提升了40%。
 
  未雨绸缪 积极布局
 
  不难发现,在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中,往往还需要新技术的支撑,推动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柔性制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早在5年前,台达就着手布局机器人产品,凭借在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控制器、机器视觉系统、传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方面已经建立的优势,台达很快将产品线延伸到机器人整机系统,将产品锁定在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和SCARA机器人上,为客户打造完整自动化系统的智能产线。
 

 
  目前,台达SCARA机器人已在电子制造、轻工业等行业的生产制造中得到应用,产品功能和品质均已得到实际验证。
 
  “机器人,尤其是整合机器人与视觉,在生产中实现‘眼到手到’的制造,已成为台达策略性的产品开发方向。”陈敏仁透露,台达今年投资10亿新台币,设立机器人研发总部,着重开发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与设备,预计2020年启用。同时,台达也在挑战机器人累计营收10亿美元的目标。
 
  此外,在云服务、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探索方面,台达也积极开拓,除了自身开发创新产品,还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布局未来。“比如,我们除了自己自建云DIACloud之外,我们也透过旗下的达创科技,为客户提供安全、的云服务。”陈敏仁补充说。
 
  合纵连横 协力共赢
 
  台达深知,智能制造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信息技术(IT)与运营技术(OT)的深度融合,更是制造生态的重新构建,仅靠一家企业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台达选择了强强联合,收购羽冠,大大加快了其拓展工业自动化软件服务能力的步伐,合纵连横。
 
  在与渠道商的合作方面,台达鼓励他们进行技术创新,与系统解决商共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系统解决方案。陈敏仁指出,台达有很多渠道伙伴,很多生意是他们一起合作完成的。但是我们过去比较偏向销售型合作,未来,我们要转变思路,把“价值营销”理念传递给渠道商,让渠道商与台达结合得更加紧密,为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解决方案,避免价格竞争。同时通过台达的能力,帮助渠道商,让他们转化成有集成能力的渠道商,开拓更宽广的发展之路。
 
  在和大客户合作方面,台达逐渐开始强化对终用户的服务。“我们在OEM市场的产品占有率很高,逐渐的,我们开始由机器自动化(Machine Automation)转向产线自动化(Production Line Automation),进而实现整厂自动化(Factory Automation)。这个过程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广泛,比如整厂自动化规划需要厂务监控、能源管理等等诸多系统方案,除了善于发掘和用好我们公司内部行业经验丰富的员工之外,台达也从外部寻找系统集成商,达成策略合作,联合服务大客户。
 
  事实上,制造生态的构建还少不了与IT方面的合作,“我们和IT方面的合作采取的是跨界合作的模式。”陈敏仁坦言,OT与IT部门之间是存在断层和隔阂的, OT主管设备,从下往上走,IT主管信息,往往从上往下走,因此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自上而下拓展业务往往更加容易。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看到,“智能制造”已成为台达未来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在落实智造模式的实践中,台达持续开发从设备智能化,到产线智能化,再到工厂智能化的“智造力”,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智能制造方案。
 
  “台达工业自动化业务团队非常,我希望能够与同仁一起取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增长,用不断创新继续提升我们的品牌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服务我们的客户,助推中国制造迈向智能新时代。”陈敏仁踌躇满志。

上一篇:CNR走进汉邦高科 透视前沿安防产业价值链

下一篇:金万码助力天津医科大学构建安全校园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