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全国政法信息化技术装备展看雪亮工程发展趋势
- 来源:法制网
- 2018/8/3 14:56:3034362
这些情况都表明,安防行业要出大事了,雪亮工程将为安防行业开辟出新的蓝海市场。
日前,“2018全国政法信息化技术装备展”(以下简称2018政法展)在北京顺利举行,作为关注安防行业发展的小编,全程关注了本次展会。众多更具市场敏感性的行业大佬海康威视、浙江大华、高新兴、华为、新华三、科大讯飞等都出现在了展会现场,其中,海康、大华、高新兴展出了雪亮工程相关内容,雪亮工程更是高新兴展位的主角。这里将结合展会见闻为大家分析雪亮工程的发展趋势。
AI扛旗——安防智能化促进政法智能化场景应用
在2017深圳安博会上,AI已经成为安防行业为吸引眼球的话题,不谈安防智能化的企业简直羞于出现在安博会上。2018政法展上,众多大佬同样以AI抗旗。与安防智能化偏重深度学习、视频结构化等技术概念不同,政法智能化更为强调安防技术与政法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
海康威视雪亮工程2.0全面开启AI基层治理时代
海康威视在2017年底发布了AI Cloud框架,将AI算力注入边缘,赋能边缘智能,以节省城市级巨系统应用环境下的网络资源,减少传输消耗,提高响应速度。
在应用层面,海康威视表示在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的基础上,AI现在已经进入特征识别、行为识别、事件识别的新阶段。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像眼睛一样发现辖区内的多种违章行为,自动生成违章描述,并关联视图资料到系统,实现城市管理所追求的“以科技换人力“。其违章行为包括,占道经营、乱堆物料、暴露垃圾等危害环境的行为,高空抛物、消防通道管理、电瓶车防火等安全隐患行为。
浙江大华智能前端与AI算法并重
大华在2018年初发布了一系列集成人工智能算法的前端摄像机,包括守望者、极光、人脸抓拍智慧单元、智慧卡口单元等。同时,大华自研的人脸识别算法“DH-Face“在人脸识别数据库LFW测试中表现出色,刷新了LFW纪录。
在政法应用层面,大华建设了雪亮工程项目临沂雪亮,其智能应用覆盖雪亮工程涉及的五级主体包括区县、乡镇、村委、家庭、个人,比如根据社区居民未出门天数进行智能研判,提醒社区工作人员针对多日未出门的空巢老人进行上门关怀;以智能化统计分析工具,提升综治系统运行效率和网格员工作效率,帮助考核等。
高新兴“惠警慧民——新时代的雪亮工程“
在展会现场,高新兴展出了具备智能功能的巡逻机器人,据介绍,巡逻机器人综合应用机器视觉、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巡逻,在发现险情时依预案智能应对。
高新兴也分享了多种综治智能应用,比如根据车辆大数据分析结果定位违规行驶和掉落泥土的渣土车、根据视频分析结果调动群防群治人员和网格员进行重点关爱和帮扶、根据热力图数据启动人员过于密集的安全预警等。
点评:当然,还有很多企业都展示了智能化应用场景,如华为微表情审讯、宇视以图搜图、科大讯飞智能辅助办案等等,但因为他们不是以雪亮工程为主,这里就不介绍了。总体就AI而言,海康大华等安防,数据积累更为丰富,在算法、算力层面应该还有一定优势,而在应用层面,AI要与业务结合,要下沉到各种应用需求里去,这方面高新兴等系统集成商也具备非常强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三大国家队、四大独角兽仅有科大讯飞出席在了现场,其他六家都缺席,这表明政法智能化和雪亮工程作为蓝海市场,还有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立体防控——增强现实开始助力实战与防范
2014年,就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平安建设现代化水平”;2016年,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强调,“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可以说立体化防控体系是我国现阶段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工程,这一体系运作模式的架构,应集打击、防范、管理、控制等治安管理诸层面,必须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健全综合型的保障机制,终实现集全社会的力量来推进公共治安和社会治理。
立体防控体系在技术实现层面,目前应用较多的是AR增强现实,通过在统一的界面上集成多个业务系统的综合信息,后续通过更多部门数据的开放与对接,实现全社会力量的联动与协同。本次政法展,小编注意到立体防控理念、方案及应用,也出现在了多个展位上。
海康威视全景融合综治中心
海康威视综治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实战功能,据介绍,其具备视频巡防、应急指挥、全景融合、大屏门户、数据图墙、数据洞察六大特点。其中,全景融合即体现了典型的立体防控理念。
全景融合可以将辖区内的“人、车、事、物”等数据缝合在监控视频中,鼠标点击视频中的任何一处建筑物,图上就可以清晰展现出该建筑物的房屋使用性质、人员情况等详细信息(即现实增强信息)。
浙江大华“立体防控,平安中国”
大华将“立体防控、平安中国”作为了其公共安全行业解决方案的口号。在产品层面,大华也推出了高空瞭望增强现实类前端产品,作为安防监控新的延伸。采用AR、3D定位、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增强现实高点监控摄像机获取全域视频,并且与全域低点摄像机视频联动,从而掌控监控区域整体情况和监控范围内的局部信息。
AR技术将模仿仿真结构化信息描述与高点监控摄像机内的现实图像画面进行叠加,使背景信息可检索、可定位,并能做到方位感知、视频联动等功能,终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互动。
高新兴“以AR增强现实技术助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印象里,高新兴是安防业界早提出立体防控理念的厂家,在2016年即推出了立体防控云防系统。本次展会,高新兴展出了适用于雪亮工程的综合治理云防系统。据介绍,高新兴将AR技术广泛应用在雪亮工程里。通过前端、后台、高点、移动等数据汇聚,高新兴将网格内“人、房、地、物/车、事、情、组织、关系”等全要素数据碰撞、信息上图、多维联动,做到了细粒度精细化的网格管理,警民协同的联防联治,创新型的立体化防控机制。
展会现场高新兴还介绍了综合治理云防系统应用于学校等重点区域的实战效果。 通过与公安的治安监控、交警的车辆卡口、企业/宾馆/车站的门禁、人脸卡口等系统进行对接,当关注人员和危险车辆进入区域时,即触发安全预案,并通知周边网格员和热心群众,进行预警。群防群治人员也可以通过手机APP查阅周边视频图像,线索爆料,一键报警,为公安破案提供线索,增加破案效率。
中星技术“ACME全时空立体化防控系统”
中星技术的ACME系统可以与GIS电子地图系统结合,做到实时实地监控,点击区域内任何位置,可以呈现出该位置的经度和纬度,锁定的一个地理坐标。据介绍,该系统使用监控大屏幕全景展示城市的各类动态,GIS和居民信息可自动标注&,并支持查询,固定视频与移动警力视频可联动监控,人脸信息实时告警、追溯,从而真正实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快查”的全面防控。
点评:立体防控作为一个侧重于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理念,伴随更多厂家的加入,已经取得了众多的应用拓宽和技术进步。
据了解,高新兴云防系统,主要适用于公安视频监控和指挥大屏,当时各类增强现实的标签信息是需要人工添加上去的。而现在云防系统已应用于综合治理防范预警和城市交通监测路口管控等业务实战,并借助定位技术的进步,与ACME系统一样,其标签信息可以从GIS系统等数据库中对接。高新兴还实现了多机协同、标签跟随等功能,在高点画面点击特定位置,可联动区域内多台低点摄像机自动调整机位形成为以该点为中心的监控画面,实现对该位置立体式全角度监控。
全域感知——雪亮工程绝不仅仅是摄像头和视频的汇聚
全域感知也是雪亮工程相关的一个高频词。按照全域覆盖的相关要求,要求实现重点行业、重点设备覆盖率100%,而在解决方案层面,众多厂家纷纷提供了远远超出摄像头的前端采集设备。
海康威视——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按照海康威视描述,海康威视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提供安防、可视化管理和大数据服务。海康威视显示,其产品包括门禁、机器人、出入口、可视化对讲、报警探测器等综合性物联网设备,毫无疑问,这些产品都可能应用在雪亮工程的某些场景中。
展会现场,海康威视也展出了雄鹰系列行业级无人机系统,以无人飞行器、挂载、地面站三大模块组成。其中,挂载就是功能各异的采集设备,即包括可在多种户外环境下作业的高安全性摄像类挂载,也包括其他功能类挂载。
浙江大华——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及运营服务商
大华与海康威视品牌定位相似,都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运营商。大华立体化防控解决方案强调“多维感知、智慧物联”,并提出天网+地网的融合概念,自主研发视频与RFID融合技术,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公安实战业务中的应用。大华物联网产品包括无人机、智能楼宇、RFID等。
高新兴——智慧城市物联网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高新兴在今年年初提出新的品牌定位,致力于成为的智慧城市物联网产品与服务提供商。相较海康和大华以视频为核心,高新兴显示出了全面拥抱物联网的决心和布局。其前端建设以多维感知、全域覆盖为目标,目标是把地面(人脸卡口、车辆卡口、WiFi探针、视频门禁、RFID车牌读写器等)、空中(AR无人机系列、AR云眼高点、AR云台等)、移动(警用巡逻车、车联网终端、4G执法记录仪、警务终端等)、综合(巡逻机器人、综治APP等)的数据汇聚到统一的综治大数据中心里。
高新兴在展会现场展出了视频门禁系统和巡逻机器人产品。据介绍,视频门禁把房(小区、出租屋)、证(*、居住证)、照(出入照片、视频)关联起来,实现楼栋人员进出实名制化。除了可以为屋主、访客、房东等提供远程开门、授权开门、访客管理等服务,还可以结合公安人口信息数据,对通过楼栋出入口的人员信息进行采集和后台比对,为侦查破案、防范打击、治安管理等提供支持。
点评:视频采集作为易交互、高可用的数据采集手段,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已非常广泛。但其也存在传输数据量大、户外开放环境识别困难、成本高等难题。综合来看,物联网是多家安防企业的一致选择,可以想象的,融合4G\5G、RFID、NB-IoT等通信技术,视频、音频、虹膜、指纹等多种采集对象交叉比对,为各类应用场景创造出适合的感知方式,这才是未来数据采集的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