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业绩超预期反转 捷顺科技新模式新战略驱动新成长
- 来源:捷顺科技
- 2018/7/3 9:24:0641130
【中国安防展览网 品牌专栏】 因行业淡季等原因一季度小幅亏损后,捷顺科技二季度业绩出现显著反转,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均同比增长近三成。笔者近期在对捷顺科技实地调研中发现,作为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平台型科技企业的典型样本,捷顺科技在此轮自发式转变过程中迸发出的新模式、新战略、新渠道、新团队等多元内在转变力正逐渐增强,并有望驱动公司走向一个新的成长阶段,而随着后续公司成本控制有效、创新业务陆续贡献利润、传统停车及解决方案业务地位继续巩固,未来几年公司收入结构将实现多元、业绩也有望超预期。
二季度业绩显著反转
7月2日,捷顺科技出炉2018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净利润3878.68万元。其中今年第二季度业绩出现显著反转,实现营业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27.63%,实现利润6963.41万元,同比增长15.86%,实现利润总额7359.61万元,同比增长27.36%。今年一季度,因行业淡季、加大研发投入、部分项目确认收入时间滞后等,捷顺科技亏损2507万元。
公司表示,公司当前的主要战略是快速扩大停车产品场产品的销售规模,注重线下停车场的覆盖的增加,抢占线下停车场入口资源,并有力支撑智慧停车运营业务的高速发展。在经营策略上用一定的毛利空间,换取更多的产品销量和更多的市场覆盖。
2018年初,公司将主业规模化发展和智慧停车高速化发展作为公司今年的主要的工作方向。2018年上半年,公司的停车场设备出货数较上年增长40.24%。
捷顺科技表示,公司近几年持续推进战略转型,包括研发、市场等都处于高投入期,公司员工规模也在快速增长,特别是2017年员工人数增长30%以上,影响2018年成本支出增长较快,也对公司的利润水平带来影响。但随着公司各项转型战略的逐步落地,员工规模增速也趋于平稳,公司成本支出增速将趋缓。
同时,2017年以来,公司实施一系列的降本增效措施,如通过设计优化、采购优化、规模化,实现的产品成本的较大幅度下降;通过产品优化升级,简化产品调试交付环节和开通远程线上运维,降低工程实施和售后服务成本;通过内部管理优化和持续的IT化建设,提高公司运转效率等。这些措施的效果也将会逐步体现出来,提高公司的经营质量。
商业模式加速蜕变
捷顺科技明确智慧停车发展战略时,其商业模式亦悄然生变,而随着去年以来公司智慧停车、场景金融新兴业务的突飞猛进,公司全新商业模式已浮出水面——从2B到2B2C。
新获悉,截至2018年6月底,捷停车已在全国近60个城市近万个停车场实现联网,联网停车场数较年初增长过半,累计签订车道数达1.41万条,较年初增长74%,覆盖车位数超165万个、C端用户数超130万、日提供停车服务超310万次。移动支付方面,日线上订单交易笔数超22万笔,较2018年初增长120%。
B端与C端同时发力背后,有效结合B端、C端需求,打通B端、C端环节,将线上与线下结合,是其主因。
“帮助B端物业管理方规范管理、减员增效的同时,为C端用户提供便捷的停车支付服务,这样合作共赢的模式推广起来不至于令任何一方产生抗拒。”捷顺科技高管透露,因公司设备具备无人值守、视频监控、远程服务等功能,每家物业管理方所需保安数量显著下降,这将直接减少其人力成本,另外,智能化、无人化、大数据化、平台化停车管理系统的使用某种程度上也将减少原有人为管理漏洞,实现隐形数据显性化。“一些停车场管理方更换上捷顺的设备后,不少原来只拿2000元每月工资的保安们纷纷辞职了,但每月上缴的停车费翻了数倍甚至几十倍。”上述高管笑言。
从C端来看,目前捷顺科技智慧停车C端用户可实现车位预定、自动寻车、车位引导、蓝牙地锁、无感支付等功能,停车体验大为提升。
此外,除原单纯自下而上式拓展业务外,捷顺科技2017年始还新增自上而下式业务拓展模式——城市智慧停车,即与政府等合作,从顶层设计方面共同推进城市智慧停车发展,目前已落地扬州、山东莱芜、重庆万盛等项目,双向发力,外加横向智慧停车B端、C端的加速拓展,商业模式加速蜕变背后,捷顺科技目标是打造一个全国联网的智慧停车云平台,实现从传统制造型企业向科技型平台化企业转型。
混合销售渠道提高活力
强大的分销渠道,事关企业规模壮大、甚至成功转型。为更快提升渠道活力、线下停车场的市场占有率,并为智慧停车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捷顺科技今年以来已陆续推出面向经销区域重点城市实施的城市合伙人战略及面向国内三线以下城市的千城加盟计划等多种渠道合作模式。
据了解,城市合伙人,是介于分公司与经销商之间的一种渠道合作模式,从投资、管理、经营等维度来看,该模式能有效避免分公司模式过“重”的弊端,并快速复制深入分销市场,增强地方销售竞争力。而千城加盟计划,则是现有渠道销售系统中以全体捷顺系员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轻量化、具爆发力的共享经销机制,全面打破了传统加盟经销商高门槛束缚,无存货、低门槛。
截至目前,捷顺科技已在青岛、长沙、贵阳、福州、石家庄、郑州等六个城市落地城市合伙人,并计划今年完成10个以上城市合资公司的设立并开展业务。
渠道焕然一新的同时,公司产品也日新月异。
今年6月,捷顺科技正式打破原非标准化产品服务体系,首度推出了一套主要面向三、四、五线城市的中低端标准化爆款产品,即“捷然云一体机”与“捷然智能道闸”。该套产品能够在十分钟完成安装或拆卸,且在材质、工艺、设计等多方面均经过精挑细选与反复测试,可实现“百撞不坏”。
“标准化中低端产品的面市,能够满足批量化订单需求,有利于公司迅速抢占智慧停车市场,而非标准化产品定制能力,作为公司一直以来发展的护城河,在保证客户各种个性化需求顺利落地的同时,也有利于稳固原有大客户和拓展新客户,两者优势互补,双管齐下,整体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扩大消费人群。”
事实上,经过近三十年的历练与积累,捷顺科技产品布局已非常完善,打开公司,产品中心页面下“软件平台”、“移动应用产品”、“E卡通系统”、“车行产品”、“门禁产品”、“人行通道产品”、“道闸产品”、“智能视频”等各类产品映入眼帘,而各类别产品下各功能产品亦井然有序。
强化互联网基因
深知人才对企业发展重要性的捷顺科技,在其此轮转型过程中,不忘广泛招揽人才,尤其是研发人员。
据了解,2016年、2017年,当纯互联网智慧停车模式面临发展瓶颈时,捷顺科技逆势新增员工1000人,其中一半以上为技术研发人员,而公司目前的技术总监、公司副总经理许昭林也曾履职于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拥有丰富的互联网研发、管理经验。
敢于在资本寒冬中广招人才,彰显了捷顺的底气和前瞻思维。据了解,捷顺科技自上市起,便已定下加大研发投入的目标:“2012年以及未来几年内,公司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5%以上的金额投入到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现有产品的升级和改版的研发策略。”
年报显示,2016年,捷顺科技研发投入5088万元,比2011年上市时全部净利润还要多,同比增长19.74%,占营业收入的6.49%;2017研发投入7602.6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8.01%。目前,公司在全国拥有10个研发中心,两个专业生产基地,700多名技术研发人员,同时公司大数据团队也正加紧组建中。
2018年以来,公司重点研发项目和方向进展明显。如视频识别技术方面,发布了基于自主算法的人脸识别一体机和分体式产品,并已得到推广和应用,另如新一代智能硬件操作平台JieLinK+方面,公司快速交付、远程运维、可视化管控、无人化服务方面能力获大幅提升。
此外,在市场布局方面,捷顺科技计划未来几年在继续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全面发力海外市场业务,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5月,为快速抢占海外市场、扩大规模,公司已全面放开了海外ODM订单,此前公司一直拒绝贴牌。
研发、业务加速推进之际,位于深圳市福田区龙尾路10号的捷顺科技总部大楼内,经常能看到员工通宵达旦赶项目、赶方案的身影,周末其院内也经常车辆满满。
战略升级推动业务收入多元化
作为国内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及服务提供商,捷顺科技此轮转型的目标是要实现从传统的出入口通道管理设备供应商,向全面感知、高性能处理器、IP化、平台化、移动化的智能硬件设备供应商和提供社区、商业、园区、城市各种增值运营和金融服务的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方、运营方转型,即从传统智能硬件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向“智能硬件+生态环境”的平台型企业。
为完善战略布局,公司先后设立捷顺通网络科技、科漫达智能管理科技等子公司,投资控参股上海捷羿软件、雅丰信息科技、墨博云舟等具备技术的公司,上线“捷生活”APP发展“车生活”平台,推出全新的C系列、H系列智能终端停车场系统等。
目前捷顺科技已形成了包括以停车设备及行业解决方案为一体、智慧停车+场景金融为两翼的三大主营业务板块,而公司收入构成也实现了从传统的硬件销售业务收入,向“智能硬件+平台软件+运营服务”的综合业务收入转型。
在智慧停车业务各项数据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同步开展智慧停车运营能力构建及运营模式探索。据透露,未来捷顺科技智慧停车业务收入将主要由广告业务、通道技术服务费、基于大数据的营销收入等构成,该部分收入将自今年三季度始逐步在业绩中体现,全年将实现3000万元左右相关收入。
“新兴智慧停车业务通过对用户画像、大数据分析,实现数据增值与运营,且数据可实现‘一对多’服务,不受人员、天气、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上述负责人表示今年公司的重点是快速抢占智慧停车市场,圈好地后将集中精力主攻“耕地”问题,因此前述新兴业务收入仅为公司牛刀小试,后续随着智慧停车业务的持续开展,智慧停车的运营收入将实现快速增长,并增厚公司整体业绩。
正是基于公司未来发展的看好,近日公司宣布加快公司股票回购计划,并提高回购上限金额至5亿元,同时2018年中报拟每10股派3元现金,总分红金额高达2亿元,同时多位高管宣布集体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7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