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向平台化发展 智慧农业越来越接地气
-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 作者:编辑部
- 2018/4/10 15:53:4246121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2017年,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提出,发展“互联网+农业”,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产业兴百业兴,实现乡村振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产业振兴。相城区一家企业,通过“互联网+智慧农业”的模式,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植保无人机向平台化发展 智慧农业越来越接地气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我国对新型农业植保机械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据业内统计,2016年国内市场植保无人机数量大约是6000多架,到2017年超过1万架,可谓增速惊人。从普通农民做起植保生意到创业型团队拓展植保市场,再到京东这样的巨头入局,无人机植保服务的市场潜力被广泛看好。
植保农业无人机能够更好地助力农业科技发展、发展智慧农业。相比传统机械,无人机不受地形及作物高度限制,水田、丘陵、山地还有高杆作物都可以用无人机作业,操作简单、效率高、农药喷洒覆盖好,得到了农民的普遍认可,给农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和实惠。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机及农技推广技术和推广机制、体制的不断完善,植保无人机将被广泛的应用。
行业整合大势所趋,无人机植保将向平台化发展
在前不久举行的“2018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发展论坛”上,民航局副局长李健透露,植保领域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将会实现行业普及。民航局相关领导在论坛上还透露口风,从明年开始,植保无人机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这意味着从明年起,植保市场的所有有人机都将被无人机替代,植保无人机将迎来大爆发。
从表态来看,植保行业无人机化是大势所趋,但目前而言,行业发展不够规范,一直存在着缺乏统一标准、配套服务不足等问题。由于行业发展迅猛,植保服务商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为抢生意大打价格战从而降低服务水平等各种问题。因此,建立行业规范,是发展无人机植保产业的前提。
目前无人机植保服务的发展形式主要有三种,种是小型植保服务商在本地进行服务,考虑到病虫灾害的突发性,小型服务商在防治范围覆盖、喷洒标准化等方面能力不足,也不利于病虫灾害的区域整体防治。第二种是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进行跨区域作业的服务联盟,类似有组织的游击队,在全国各地游走,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完成资源调度,但是对于如何实现农民需求和飞防队的跨地域快速匹配,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办法。第三种是行业巨头整合的连接飞防服务供给端和需求端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无论是对于大型农场的覆盖能力,还是大面积病虫害的区域协调防治,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比中小企业单打独斗、竞争能力不足等缺点,对于产业发展而言,平台化可以推动无人机植保产业进入良性竞争,实现供需有效匹配,未来无人机植保产业必将走向聚合而非零散存在。
多方混战巨头入局,谁将成为产业终整合者
尽管目前农业部门、民航部门都在从立法角度积极积极推进无人机植保行业走向规范化,但更重要的是,植保产业需要首先建立一套适用于自身发展的规范和标准。当创业团队、无人机生产商在植保行业多方混战时,京东这样致力于智慧农业产业整合的巨头也瞄准了这一市场。
此前京东一直在尝试整合植保上下游资源,去年还建立了国内无人机植保科技服务联盟。今年4月9日,京东在京举行无人机开放赋能暨智慧农业共同体启动会,正式宣布将以无人机农林植保服务切入,搭建智慧农业共同体平台,与地方政府、农业上下游、农业领域专家等共同合作,构建开放、共生、共赢的农业合作平台。基于这个平台,京东植保无人机依靠京东集团完善的供应链、多年积累的大数据以及强大的技术实力,将整合植保机厂商、飞服专业组织、飞服药剂供应方等多方资源,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小结:无人机植保能更好地适应各地复杂的地形地势,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植保市场的无人机需求空间十分之大。在迎来产业大爆发的同时,行业也必将走向聚合、形成规范。京东智慧农业共同体平台以植保为切入点,提供解决方案、建立标准和体系、引导规范行业发展,给整个无人机植保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未来在无人机、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协调合作下,智慧农业有望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本文根据财经网、市场信息网、中国信息产业网、新华报业网、腾讯财经、凤凰网等整理,中国安防展览网编辑发布)
(本文根据财经网、市场信息网、中国信息产业网、新华报业网、腾讯财经、凤凰网等整理,中国安防展览网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