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治堵 让道路流畅起来
-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整理 作者:涂翊
- 2018/3/22 17:20:0645169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达到494万公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及港口深水泊位数量,均位居世界。此外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04亿辆,其中汽车2.0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71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28亿人,全国有49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23个城市超200万辆,6个城市超300万辆。
智能交通治堵 让道路流畅起来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汽车持有量的持续增加,将给交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交通拥堵、交通污染日益严重,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这些都是各大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在交通上投入力度持续增大,建设智能交通,用技术手段来治堵成为必然。
智能交通交通就是当前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智能交通是一个跨学科工程,其由汽车、信息、数据库技术、车联网、交通、物联网(无线传感)、移动互联等交织而成。真正的智能交通体系实际上已经超越智能交通的范畴,进入物联网领域。
那么目前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城市已经开始应用这项新手段?
3月19日,重庆交通执法高速一支队与重庆交通大学正式签订了智能交通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无人机监测、山区高速的运行状态感知、智能管控等领域开展深度研究和合作,更好地为市民安全出行服务。未来重庆交通执法队将运用现有的高速路监控设备,如无人机监测、隧道群云安全监测等系统,结合大数据分析,由被动防范事故到主动预防事故,并提高事故发生后的处置效率。这是智能交通中对智能管控和监控监测的应用。
实际上,智能交通更多的应用在路网联动智能监控、识别车辆信息、应急容错方案等方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交通是一个系统,一个以全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系统为核心,利用视频图像设备自动采集交通流量数据,并通过大数据管控平台进行信息处理与分析,从而获取城市交通道路的通行需求,预测未来交通态势,提前制定交通信号灯的佳配时方案的系统。
而对这个系统应用更为全面的是武汉市的智能交通信号灯解决方案,它倚靠强大的新兴技术完全展现了全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的三点优势,让交通信号灯能“读懂”路况、察言观色,像智能大脑一样灵活调控。
目前武汉市吴家山片区已完成智能交通信号灯示范区的搭建,并取得良好的运营效果,该地区交通拥堵情况已得到很大改善。
数据显示,吴家山片区高峰拥堵警情显著减少,尤其是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表现明显。
月拥堵报警次数从35次下降为17次,减少51.4%;平均每起警情拥堵时间从22分钟下降到18分钟,减少18.2%。
延误时间大幅下降。路网内各路口日平均延误时间均不同程度下降(3.1秒到30.5秒),路网整体日平均延误降低17.8s,较原配时方案减少24%。以每日路网内交叉口总通过车次为10万余辆估算,优化配时方案每日可在路网范围内减少近500小时总延误时间。
高峰时间通行量明显增加。改善效果为明显的是在该地区东吴大道三秀路路口高峰时间通行量增加15.8%(从1334vph提高到1545vph),路网所有路口平均增加12.9%。
当然,智能交通的脚步不只停留在一二线城市。3月13日,日照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发布了2018年全市公安交通管理重点工作,涉及出台《日照市文明交通信用等级评价实施办法》、市区信号机联网联控路口总数增至150处、实现市区主要道路的绿波通行、完成市区300余处路口、近千路视频“天网”工程建设等多个方面。并计划11月底前,完成380.5公里的县乡道路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建设;年内完成日照机场至沈海高速连接线智能安全系统建设,提前筹划潍日高速公路智能安全系统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将更加智能化以满足多层次的出行服务系统、智能物流系统和管理系统。交通运输也将呈现完全不同的特征,为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
(本文据智慧交通网、安防知识网、中国智能交通网,比特网信息整理,中国安防展览网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