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智能交通前端设备市场分析:视频设备细分市场大有可为

来源: 智慧交通 作者:智能交通
2018/1/10 9:52:0735138
  【中国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相关统计预测,到2015年~2020年,智能交通给相关行业带来的商机将超过1000亿元。目前在全国2300个县级以上城市中,近半数已经不同程度地安装了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技术系统。预计未来5年内,我国将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挥中心,其中,城市智能交通投资约450亿元人民币,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投资约350亿元人民币,其它智能交通系统投资大概300亿元人民币。然而相比欧美已超过千亿美元的投资规模,我国智能交通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几年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安防领域也是一个政策性推动的市场,从之前的平安城市、天网,到现在的雪亮工程,虽然主导部门有些小差异,但都是政法系统推动。在雪亮工程开展前,政府需求类安防市场进入到一个滞涨时期,人工智能、人脸识别什么的,也还只是前期探索阶段,现在整个安防市场都为雪亮工程*,据ITS114统计,2017年的政府需求类安防项目市场规模,是2016年2倍多,达到了423亿,一个巨大的井喷。雪亮工程对做前端设备的海大宇科等企业业绩,其拉动作用非常明显,2017年这些公司的年报,雪亮工程一定会是重点突出的部分。
 
  之所以要拿雪亮工程说事,是因为智能交通管理领域的前端市场目前进入到滞涨期,整个2017年的智能交通市场,尤其是占比较大的智能交通管理市场,相比2016年,增长率有所下降。同样是政府需求为主的市场,智能交通管理近年来缺乏全国性的大规模拉动政策,自2014年发布了《全国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后,记忆中就没有全国性的系统性推动建设政策了,即便是《全国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对前端设备的需求提振作用也有限。
 
  而商用车车联网市场,同样作为一个政策推动的市场,自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实现后,车载硬件市场也进入到淡季,部标机做成了没有利润的白菜机,原来几百家终端企业,现在还活得不错的不过十来家,而且基本上都以其他设备为主要利润来源,比如小型跟踪器(tracker)、4G车载视频监控等。主动安全防控设备,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政策上虽有表达,但没有明确的配套措施,是财政激励还是强制推广等,而且过渡时间较长。
 
  但设备市场并不是冰层一块,不管是政策推动还是市场自发需求,都会对设备市场带来新的机会。
 

 
  一、汽车电子标识
 
  2017年后一个工作日,汽车电子标识国标确认审核通过,虽未看到公开文本,但大局已定,借试点示范来推动标准落定、产业发展的路径,看起来已经产生效果。三大示范项目中的京津冀区域,天津已经正式开始项目招标,仅试点示范就有8000多万,相比之下北京、河北的区域、机动车保有量都要超过天津,仅京津冀示范项目应就接近10个亿。此外,部分城市的试点示范前期工作已经开始,新的消息是华中某省会城市已经开始做项目前期准备。重要的是,ITS114小编与中兴智联、本能科技的相关企业交流时,他们都对2018年的汽车电子标识市场充满信心。2018年的漠河低温测试即将进行,据了解,此次又有十多家企业参与测试,多家企业厉兵秣马,枕戈达旦了。
 
  汽车电子标识应用,不仅仅只是标签和射频读写器,将射频读写器与视频监控(卡口)结合起来,将带动卡口设备的出货。此外,对非结构化视频服务器、大数据处理软件和服务器等,应有带动作用。
 
  二、路口一体化设备
 
  也就是ITS114提过多次的“智慧路口”设备。从监控设备企业的角度,智慧路口的一体化设备,主要是信号机+各类型监控,各类型监控包括多功能一体电警、行人闯红灯抓拍、不礼让行人抓拍、乱鸣喇叭抓拍、反向电警等等,至少会做到控制集成,而不用单独再弄个处理设备或者工控设备;
 
  从信号控制设备企业角度出发,智慧路口的一体化设备,主要是各种流量采集设备的一体化,视频+雷达+地磁+线圈,以及这四者的任意组合设备,现在已经有需求;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公交信号优先的需求,RFID、汽车电子标识、车路协同(DSRC和LTE-V)等多感知技术,也要能在信号控制设备上有端口,能连接。
 
  路口设备的一体化,未来一定会将路口作为一个统一的节点来考虑,包括渠化、车道、标志标线、信号、诱导、监控、流量采集等等,现在很多路口都有创新,包括借道左转、移位左转、潮汐车道等等,对路口的交通组织要求会更高。未来随着汽车电子标识、车路协同以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普及,路口设备的一体化和集成化,将从趋势变成现实。
 
  三、车载设备
 
  这里说的车载设备,主要指营运车辆的车载设备,包括公交、出租、两客一危、网约车、新能源营运车辆、货运等。
 
  公交设备方面,在全国公交一卡通和移动支付的推动下,各地公交纷纷上马全支付终端,这也是不大不小的市场。全支付终端主要是将原来的POS刷卡设备加上了一个视频摄像头,用来识别二维码,支持微信、支付宝、虚拟公交卡等。现阶段还处于前期普及,而且有从公交延伸到地铁闸机的趋势。这也可能是公交领域,后装设备红利,往后就只能看升级换代了。
 
  出租车呢?新兴出租车设备,带评价、报警功能,支持多支付方式等,但目前看来,出租车的智能化已经到了天花板,现有设备功能,几乎都能在手机APP上实现,而且不用对终端做什么升级。可能有政策性市场的,也就是视频采集了。
 
  公路客运今年有些许热点,像湖北全省两客一危车辆在政策推动下,全部安装了4G车载视频监控,两万多台车。四川在去年也推动了客运车辆的车载视频监控,此前吉林省也有类似政策。可以说车载视频监控将是公路营运车辆设备市场政策性红利了。
 
  还有ETC,ETC也是车载设备(当然,汽车电子标识也算车载设备)。路网中心副主任王刚在11月的演讲中提到,我国目前还有1400万货运车辆没有安装ETC标签,而随着公路通行费可开具增值税发票,可预见的是,这1400万货车将大部安装ETC。有创企在投资意向书中提到,ETC标签的生命周期也就三到五年,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在打ETC的主意,ETC+行车记录仪+4G/wifi、ETC+微信、ETC+停车等,走的方向也是多功能集成,增强ETC的用户粘性,而不仅仅只作为一个支付工具。
 
  除此之外,车载设备就没有新发展了?当然不是,在智能汽车或者智能网联汽车的推动下,基于DSRC/LTE-V的车路协同、毫米波雷达、高精度视频监控、高精度地图和导航等等,目前都发展得如火如荼,而且很可能将在营运车辆上试点示范,尤其是实现无人化货运车辆队列行驶,对这些设备的需求将变得急迫。但很显然,这些设备多将是一体化集成,而且前装的可能性很大。
 
  营运车辆后装呢?后装只能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尤其是主动安全防控,新的《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等行业标准,对车辆主动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前撞预警系统和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胎压检测系统等,都会在一段过渡时间后,会强制实施。现在做ADAS的企业数以百计,都盯着这块的市场,包括海康威视、锐明技术等传统设备企业,严阵以待,未雨绸缪。
 
  公交、特殊车辆用的信号优先车载设备,虽然量不会很大,但也会形成一个细分市场。
 
  四、视频设备的细分应用
 
  2017年的视频应用又拓展了一大步:传统交通管控领域的行人闯红灯抓拍、机动车不礼让行人抓拍、违法鸣笛抓拍、违法打远光灯抓拍虽然声势浩大,但是需求量却是很少,相反一些综合类电警需求却较大;其次是停车领域,从路外停车即将规模进入路内停车,而且肯定会以高位视频为未来主流;然后就是基于视频识别的高速公路通行移动支付,视频设备会有很大空间;再次,枢纽、地铁、公交的视频分析需求,比如客运场站、地铁的人脸识别,枢纽、公交的客流统计,公交、客运的疲劳检测,公交场站的视频监控;后是物流园区、油品、危化品仓库等出入口控制和人脸识别。
 
  ITS114认为,路外停车在RFID/汽车电子标识未规模进入前,视频设备还有两年的窗口期,基于视频识别的高速公路通行移动支付、物流园、仓储、场站枢纽的视频设备需求,将是未来交通领域视频领域的新增点。
 
  以上,即是ITS114对智能交通外场设备市场的一些观察,尽管我国智能交通发展阶段已经不再是以大规模的外场建设为主的阶段,传统的低价竞争、入行门槛低等行业特点,在新技术、新需求的推动下,将不复存在,没有利润支持的企业,就没有研发能力,没有研发能力就无法支撑起持续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以往赚一桶就走的设备市场机会,不会再有。在商用车车联网领域,一体化设备需要满足多方需求,所以商业模式的设计也很重要。监控设备市场已经进入到成熟发展期,市场格局也较为清晰,集中化态势明显;商用车车载设备也即将进入到这个阶段,但前一阶段完成了资本和技术积累的企业太少,体量也小,相对容易会受到其他领域企业的“威胁”。
 
  再以上,希望对您能有所参考,也期待您的指正批评。交流才有收获。
 
  原标题 年度回顾之2017智能交通前端设备市场发展观察

上一篇:重大机遇显现 物联网市场有望突破1.5万亿

下一篇:人脸识别行业热点频频背后蕴藏巨大商机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