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避免传感器市场“一头热” 前提是要做好基础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2017/12/11 14:03:5739955
  【中国安防展览网 媒体导读】蚂蚁分泌信息素,蛤蚌吐出肉舌,蹬羚从震动中预知危险……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传感”无处不在。“进化了千年的人眼,只需要几个点的信息,就能判断出这是不是个熟人。”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科学总监菲利普·斯鲁萨力克提到人类的这个普通能力时,觉得它很神秘。作为人工智能科学家,他到现在还没能为古老的生物本能找到一个恰切的模型。
 
  人工智能的“传感”要从哪里更靠近“灵性”这种微妙的感觉?近日,苹果公司发表了一篇新的人工智能论文,将光学雷达传感器收集的原始数据转化成3D测绘图,引得传感获得的信息从纯数据向三维立体迈进了一步。尽管距离“灵性”还有相当的距离,但这项研究仍能启发人们将注意力聚焦于人机交互中信息获取和处理的一端。
 
  尽管传感器在研究层面展现出AI产业驶入蓝海的潜力,但在产业界却不温不火。相较于应用层面和系统层面,这个起着支撑作用的“栋梁”元件没能入得大多数投资者和产业者的眼。
 
  新一波创新浪潮将数字智能化扩展到了如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专用设备之外的其它领域。如果某设备的功耗性能优异,它就可成为物联网或如联网汽车、可穿戴技术、智能建筑及城市等任意自动化系统中的智能联网节点。
 
  人类获取信息,80%是通过眼睛;在人工智能捕获信息的过程中,视觉传感器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主要有雷达、视频两种方式。视频相较于雷达来说,是整体展现,呈现情况不易受干扰,而雷达对周围环境进行3D建模,会比一般的照相摄像头能包含更多深度信息。
 
  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传感技术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正逐渐向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红外技术、新材料技术、纳米技术、陶瓷技术、薄膜技术、光纤技术、激光技术、复合传感器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
 
  当前来看,我国传感器产业已由仿制、引进逐步走向自主设计、创新发展阶段,但传感器在我国仍有诸多挑战:领域核心技术未掌握,人才不足,生产、封装及测试的自动化、规模化能力低,缺少,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敏感度低。
 
  中国传感器的市场近几年一直持续增长,传感器应用四大领域为工业及汽车电子产品、通信电子产品、消费电子产品专用设备,其中工业和汽车电子产品领域传感器市场占比约为42%。有分析文章指出,在人工智能硬件领域,有芯片和传感器两个方向,在芯片领域国内还有几家数得出的企业,而传感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传感器行业入门容易,但形成大批量产品难,真正具有开发实力的传感器厂家是离不开产品设计、核心芯片,以及信号处理软件算法、封装测试技术与工艺的人才,并且由于传感器种类多,应用领域广泛,国内厂家只顾自家眼前市场和产品,在缺乏核心技术的无自信心理状态下,无暇抢占对手市场,更无心开拓新产品、新领域的应用。
 
  传感器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是不同的着力方向。人工智能热的时候,人机交互的发展将处于低谷。而人机交互受关注时,人工智能的热潮就会反落回去。
 
  而且在实际的产业发展过程中,二者是难分彼此的,这种学术上的区分很大程度上更有助于明确研究目标和方向,引导产业均衡发展,避免“一哄而上”“一头热”。
 
  无论是国内主张的集成式创新还是国外提出的积木式创新,前提都是基础要好。传感器要提高竞争力还是应该以系统为主,要将传感器的信号处理、传输一起来做,系统要做牵引,从跟踪仿制、打牢基础到后来需求方提出系统需求牵引产业发展。
 
  原标题  传感器市场“遇冷” 系统创新才是重回关键

上一篇:苹果市场部负责人:安卓脸部识别技术都很差

下一篇:物联网技术百花齐放 加快互联互通步伐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