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领域“独角兽”频出 实现商业化落地是*
- 来源:中国企业报
- 2017/11/15 10:32:511784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AI投资市场风起云涌,巨额资金“砸”出了一个又一个“独角兽”,仅仅在人脸识别领域,就有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和云从科技四家企业。在自然语言理解方面,初创公司竹间智能以理解人类语言和情绪为目标,专注于情感机器人的研发,其因语言、图像、语音三重人机交互技术及“多模态情感识别技术”而受到资本的关注。
据中国AI投资市场相关研报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AI总投资额已超过2016年全年投资额,其“*吸金”态势证明,AI商业化的“二次革命”已经爆发。业内人士认为,专注特定细分领域产品研发的应用层企业将更受资本青睐,技术能力必须要实现商业化落地。
技术是核心竞争力
从AI领域的产业链角度来看,像商汤科技、旷视科技这类以技术为导向,致力于提供行业解决方案的技术层企业,优势明显。
商汤科技是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企业,主要业务是将计算机视觉技术赋能给各行各业,如智慧金融、智慧安防、智慧商业和“互联网+”等。
商汤科技在数年前就开始了把深度学习用于视频分析与理解的探索,提出了包括Temporal Segmental Networks (TSN)在内的多种有很大影响并被广泛应用的视频分析架构。在2017年,商汤科技以及相关实验室继续把这个方向的探索推向纵深。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杨帆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汤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由数据、技术、产品、场景不断循环推进的,能否拥有场景化的数据是成败关键。对此,杨帆表示,从数据获取上看,新技术公司也更有优势。“新场景需要新数据,新数据才能决定在这个场景中的竞争性优势。所以对于数据而言,我觉得其实更多的是看谁的产业落地快。长期来讲,得看我们在整个行业是否有足够强的优势互补,在提供核心能力的同时,还要对核心的能力有好的商业竞争壁垒的保护。”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计算性能的提升等,AI的情感识别领域也涌现大量的产品和公司。作为具有语言、图像、语音三重人机交互技术及“多模态情感识别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竹间智能正努力打造一个能读懂、看懂、听懂、有记忆、自学习,真正懂人的情感的人工智能伴侣。
竹间智能科技CEO简仁贤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的情感机器人可以通过文本、图像、声音,识别用户情感,也能像人一样有长期和短期记忆,能了解用户的真实意图和需求,同时,还可以根据人的不同情绪的变化来调整回话的策略。
理解人类的情感、情绪是个复杂的科学,也是一项巨大的技术挑战。简仁贤表示,对于情感系统的建立,其实难的部分有,,先要把语意层做好,语意层没有办法做好的话,对于情绪情感理解也比较难。第二,训练语料是难的。情绪情感是主观的,特别是在开放式领域,开放式领域做情绪情感分析,好用视觉。第三,就是训练数据。
应用落地决定成败
人工智能一直以来饱受非议的地方在于无法将技术研发成果进行产品化以及找到更多应用场景。目前,大多数AI创业公司都以To B为主要的业务方向,研发投入极大,纵然已经成为“独角兽”,也必须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双向共振,市场才是决定一家公司成败的重要因素。
杨帆表示,对商汤科技来说,可以落地的应用场景非常多,只要涉及人的身份判定的行业都可以应用。“在所有的生物特征中,综合考虑商业化成本、技术可行性、可获取性、便利性,我认为人脸识别是综合效率好的一种方案。因为首先人脸识别,中国有完整的肖像库。另外,人脸识别有一个很强的易获取性,我们今天摄像头的标准化在各种各样的信息采集设备中是做得非常好的,成本很低、使用多样,对于配合度的要求低,对于场景的识别性高,这些会导致基于人脸的生物特征的认定,这件事情会在非常多的行业、场景中具备落地的空间。”
同时,杨帆也表示,商汤进入安防等传统行业是要用AI的优势做不同行业的赋能者,“基于各自的优势做强强联手的协作,更多地强调行业间的合作。”杨帆认为,这种做事情的方式和方法让商汤科技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而竹间智能也正努力使情感人工智能变得更“有用”。通过自主学习用户喜好和习惯,竹间AI机器人已经能为人类提供行程规划、酒店预定在内的30多项功能与服务。目前,竹间智能在金融、电商及IoT等领域均有布局。
简仁贤认为,竹间智能研发的交互系统能够基于语义理解、语音和图像的情绪理解,真正理解用户的意图,快速给出准确的回应。竹间智能的人机对话系统更像一个真正的人,一方面和客服人员相比更能让用户满意,另一方面可以帮公司减少在客服运营方面的投入。目前,有很多的企业愿意买单,竹间智能拥有很好的变现模式。简仁贤还特别强调,“我们的客户全部都是付费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