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推动安防行业变革 技术难点有待攻破
- 来源:中国企业报(北京)
- 2017/11/15 9:13:3832191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深圳安博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为显著的一大特点,无论是厂商还是安防产业的新兴力量,都一致引入了人工智能概念,并推出了具有超强科技感的安防智能产品。
王利博制图
业内人士认为,安防的智能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将首先从专业性较强的细分领域开始应用,随着数据库的积累和算法进步渐渐拓展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人工智能
开启安保服务新篇章
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视频监控点位覆盖率也随着增长,业务的应用也更加复杂,仅依靠有限的人力已无法充分利用所建设的资源。据《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安防行业将向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到2020年,安防企业总收入达到8000亿元左右,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
就产品形式来看,视频监控领域是安防行业大的应用产品,而伴随深度学习等AI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跟安防领域的结合也越来越深入。论及市场现状,安防本身业务应用的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安防人工智能市场,智能化被称为安防视频监控网络化与高清化之后新的竞争热点。当前“人工智能+安防”朝着视频结构化、数据可视化、安防移动化、云防立体化演进,高新兴机器人有限公司顺势推出的巡逻机器人和立体云防系统,将“人工智能+安防”的落地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高新兴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柏林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传统的安防产品侧重于事后取证,以视频监控技术和单应用场景为主,而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安防硬件产品与平台系统层层配套,将数据转化为有效的价值数据,突破了事后取证的局限,实现事前预警、事中处理、事后追踪分析。公安、政府、交通等代表性行业已经开始使用智能安防产品,人工智能提高了视频内容的特征提取、内容理解等方面的能力,能实现实时分析及快速传递视频内容。
机器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安防机器人以巡逻机器人为代表,展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及空间。据柏林介绍,巡逻机器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安防产品,它是人工智能产品在安防领域内进行服务升级的代表作。它将安防设备和保安人员糅合为一体,由传统的加法式安防向智能减法式安防转变,是真正的安保服务升级。而立体云防系统实现了一张实景操控地图承载场景内的所有业务,并通过巡逻机器人的部署,大大缩减了安防工程的建设费用,提高了应用场景内的安防水平。
此外,智慧眼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另一匹黑马,随着多年的实战经验,已经推出了非常成熟的人证票核验系统、时时动态布控和视频结构化系统、智慧安检系统和一系列安防门禁设备。北京智慧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王栋博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慧眼是一个具有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今年重磅推出的产品主要有3个,一个是具备前端识别分析能力的FPGA摄像头,也代表了边缘计算和集中计算联合作战的发展趋势,一个是人车物的视频结构化平台,一个是指静脉门禁。
行业技术难点
急需攻破
“目前安防行业基本分为三类公司,分别是数据类公司、算法类公司和芯片类公司。数据类公司要去拥抱AI,算法类公司需要对业务深度理解拿出差异化产品,芯片类公司则比较轻松,基本算是坐山观虎斗。”王栋介绍道。
业内人士称,虽然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应用有着非常好的前景,但目前国内的基础还较薄弱,在应用过程中还有较多问题需要完善和解决。美国高通集团副总裁、投资部中国区总经理沈劲也曾表示,下一步人工智能的机会在应用级,关键还是在于突破技术难点,打造好的应用方案。
此外,在国内媒体的有意无意吹捧下,人工智能神乎其神。而实际情况却是人工智能技术要么成为各大产品的炫技工具,未能真正解决问题;要么过度吹嘘,技术不稳定,并不能为使用者带来便利。
调查结果显示,盈利良好或前景乐观的人工智能产品或项目有着三个共同点,即应用于封闭可控的场景、辅助人类完成重复性的具体工作以及可实现的切入点。据了解,高新兴巡逻机器人现已应用于智能工厂、仓库等室内室外条件,在无人或少人的场景下使用,辅助以及部分替代人类完成重复性强、危险性高、人力难以实现的安防巡逻工作。
柏林认为,激光导航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价格的下降,极大地改善了巡逻机器人的基础行走能力,高新兴也开发了人脸识别、语音交互这些算法,但从整个行业看,这些技术运用在机器人身上还不是很成熟,结合特定场景定义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得以提升和落地的重要前提。
“经过高新兴机器人两年的实践,巡逻机器人一定是在少人或无人、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场景里应用,解决行业客户的痛点,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机器人本身的价值。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况和规律,在5到7年的时间,巡逻机器人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成熟,走向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柏林继续说道。(原标题:人工智能推动安防行业变革 技术难点有待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