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天眼”智能跟踪预警* 可发现人群中“可疑行为“

来源:金羊网(广州) 作者:李妹妍
2017/8/7 9:31:5838667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还有30秒。”耳机里传来后的提醒,汤姆·克鲁斯扮演的未来警察奋力跑向一栋房子——屋内,愤怒的男子对出轨的妻子举起了剪刀,警察破门而入,不由分说将他按住。
 
  “确认是霍华德·马克思。”警察用仪器扫描虹膜确认了男子身份,“根据*预防中心的授权,你因为即将谋杀你的妻子被捕,命案将于今天8点04分实际发生。”
 
  “但我什么都没做!我什么都没打算做!”男子大声叫嚷,但警察已经把他控制。
 
  在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里,命案将在何时何地发生已经可以被预测,未来警察可以提前到达现场,有效制止*。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幻电影里的“未来标配”正成为可能。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就惊呼:中国公司正帮助警方开发人工智能,可以用来发现人群中“可疑的”行为举止模式,在*行为实施前识别并拘捕*。
 
  酷炫技术 摄像头识别行为轨迹
 
  云从科技公司战略规划总监姚志强很忙,《金融时报》的报道把这家人脸识别公司一下子拱上了热搜榜单。
 
  “我们正在建立一个识别系统,一个人去哪里、做了哪些动作,其活动轨迹和范围会被系统自动记录、储存、归类。”姚志强顿了顿,强调称,这并不是外媒所说的能对*进行预测,“而是通过智能技术对*行为实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踪。”
 
  工作人员展示了云从科技的人脸数据作战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工作人员先选择了一个区域,然后导入一位测试人员的脸部照片,选择时间范围之后,点击检索。看到,在展开的区域平面地图上,测试人员曾经出现过的地方已经被红色坐标符号标记出来,点击任意一个地点,还能看到测试人员在该地点出现的所有时间以及当时的衣着神态。
 
  在动态布控的功能中,当测试人员经过摄像头,系统屏幕则实时弹出信息,包括人员类别,出现时间、地点。工作人员透露,在实际应用中,警方重点管控的人员外出轨迹会被实时记录跟踪,一旦出现在重点场所附近,系统会时间预警,并将信息推送到值班台。
 
  在姚志强看来,这看起来酷炫的技术,要解决的是一个图像检索的子问题,“给定一个监控个人图像,检索跨设备下的该个人图像”。
 
  但是,技术的实现远没有说的那么轻松。“动态识别难度很大。”姚志强解释称,开放场景下,人脸不会主动配合摄像头角度,加上分辨率、光线等多种因素影响,此前的面部识别准确率并不高,“之前广东省公安厅做过测试,从国外引进的某系统识别率仅有5%,也就是说,搜20次可能才能找到一次”。
 
  为了解证件照与真实人脸的差异,云从科技团队人员专门搭建了可拆卸的结构化数据采集阵列,动用91台高速摄像机,以每台5度的角度差采集不同拍照、光照角度下的图像数据。历经大半年,科技人员在原有算法基础上加入角度修正、3D建模等模块,通过深度学习不断调整各模块参数,“现在百万量级的完全室外动态识别,识别率可达到50%”。
 
  他们也遇到棘手的时候,当目标对象人脸老化、有意戴眼镜或帽子等遮挡物,人脸识别就变得相当困难。“在人脸识别之外,人工智能还涵盖了远距离步态识别、声纹识别、发型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可以一起判断”。
 
  要满足跨设备可追溯的检索需求,技术人员还要思考如何将海量的视频信息有效储存起来。
 
  “以人工智能的方式,实现视频结构化。”姚志强,视频的数据体量越来越大,视频的结构化可以设定关键信息的属性,进行高度压缩的存储。具体来说,当目标人员经过摄像头,人工智能自动识别其身份信息后,将人脸照片单独剥离出来,其活动轨迹会自动记录成信息模式,并归类储存,“大大便利了后续的信息检索”。
 
  未来发展 要向人工智能要警力
 
  “一个人去买菜刀不可疑,但如果之后他又去买了锤子和袋子,其风险评级就会上升。”姚志强强调,对重点管控人员*行为评估主要通过人脸大数据进行跟踪,一旦活动数据出现持续异常并累计达风险级别,警方可及时发现并评估,“实时预警,防患于未然。”
 
  向“*预测”进军的并非只有云从科技一家。人工智能带来了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新一代技术的发展,以算法见长的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人脸识别公司,也纷纷选取自己擅长的“赛道”深耕细作。
 
  今年5月,在深圳举办“文博会”期间,商汤科技提供的SenseFace系统支持1000+路监控视频中的实时人脸捕捉与识别,5天内完成了21万人次的人脸识别,比对预警241人次,共识别前科人员25名。
 
  “摄像头能够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智能跟踪与识别,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等算法,实现对*区域客流的运动轨迹分析。”商汤科技执行官徐立,在深度算法基础上开发的智能人群行为分析系统,可以通过统计场景内的人数、跟踪人群的移动速度和方向、异常行为分析等,进行实时人群监测,并做智能预警。
 
  人工智能的发展,让安防对图像的需求从“看得见”“看得清”,演进成为“看得懂”。事实上,2009年后,公安部明确提出,图侦(视频图像侦查)成为继技侦、刑侦、网侦之后的第四大侦查技术。近年来,广东公安也在大力推动以人脸识”为核心的“视频云+大数据”平台建设,向人工智能要警力。
 
  分布在城市各重要卡口的摄像头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据媒体公开报道,目前广州全市已安装摄像头57.4万个,高清道路卡口系统1590套,实现了主要道路、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等全覆盖。
 
  “对于人流密集区域,摄像头在采集每一个经过的人像的同时,系统会自动描述其性别、穿戴和衣着特征等,形成人像对应的特征大数据。”广东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处科长洪小龙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位于高处的摄像机可以及时发现隐藏在人流中的重点管控人员、其出现的时间和位置,属于抓捕类的人员,告警信息会主动推送到一线民警的移动终端,确保路面警力先发处置。
 
  向人工智能要警力的步伐正在迈得更大。7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出炉,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吹风会上明确表示,“在公共安全领域,如果使用智能安全系统,就能够进行事前预警,通过大数据来提醒管理人员,给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争议不断 大数据算法是否公平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早就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查尔斯·科尔曼从警车里下来,扫了一眼面前垃圾遍地的街道,这里聚集了许多流浪汉。他此行的目的是来处理一起“尚未发生的*活动”。
 
  把这位洛杉矶山麓地区警察局的警官召唤到这里的不是911的报警电话,而是*预测软件Predpol给出一个提示:当天早晨,这个地区附近很有可能发生一起汽车盗窃或入室盗窃。
 
  Predpol是一套由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大学的数学教授乔治·莫勒及其率领的团队研发出的*预测软件。该软件以预测余震的方程为基础,能够通过分析之前发生的*活动种类、时间和地点数据,预测哪些地区即将发生*事件。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扩展到洛杉矶其他的地区和全美60多个警局,成为全美流行的治安预测系统。据《警察》杂志报道,“预测性警务”数据的使用,提升了执法机构的工作成效,亚特兰大警察局在其所管辖的两个地区运用了该技术,90天内*率就下降了10%。
 
  Predpol并非孤例,在美国田纳西州,高速公路巡逻部门应用IBM SPSS Modeler来预测哪里将会发生事故;意大利米兰城里,KeyCrime已经投入应用超过了十年,以历史数据为基础来预测抢劫案件的具体发生地点;在南非首都开普敦,科技人员也研制出了一款名为Solution House的软件,用于预测*事件发生的几率。
 
  在国外,*预测技术的应用发展正在超出人们的想象。2016年9月,斯坦福大学发布了名为“2030年的人工智能和生命”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报告提出,预计到2030年,具备预测功能的“警察”将被大批量的投入使用,终被人类所依赖。
 
  但反对的声音从未停过。有质疑者称,一个人*的可能性有千千万万,看起来公平的算法,不过是设计者觉得重要的维度里判断一个人*的可能性。
 
  隐私和种族正义组织表示,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技术能发挥作用,他们还担心,这种做法可能会因为依赖于带有种族歧视的巡查数据,而不公平地将执法活动集中在有色人种社区。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也警告称,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范畴,仍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数据安全问题,其次是准确性问题,“因为算法都是基于历史*统计数据来预测未来的*行为,因此有可能会把过去的执法模式和认为特定人群有*倾向的想法画上等号。”
 
  (原标题:"天眼"智能跟踪预警* 可发现人群中"可疑行为")

上一篇:自动驾驶催生存储扩容需求 人工智能助力作用凸显

下一篇:北京共有产权住房:人脸识别 健身房成标配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