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高速公路领域 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圈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7/7/28 16:49:4837918
  【中国安防展览网 市场分析】21世纪将是公路交通智能化的世纪,人们将要采用的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先进的一体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状态,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将掌握得一清二楚。
 
  (一)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简称ITS)将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技术有效融合,并应用于交通系统(主要为高速公路系统、城市交通系统),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此领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1、高速公路领域的智能交通系统
 
  在高速公路领域,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包括收费、监控、通信三大子系统。
 
  (1)收费系统
 
  收费系统是高速公路交通系统的重要子系统。通行费是高速公路运营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收费系统的运行情况,直接决定了运营单位的经济效益。
 
  收费系统具有复杂性:一方面,通行费的收取,要综合考虑车型、载重、通行里程数、车道性质等多方面因素。而且,不同地区、甚至相同地区的不同路段,收费标准也不尽相同;此外,我国高速公路实行不同路段的联网收费,对不同运营单位的收费公路实行“统一标准、分散收费、集中分账”,这对收费系统要求较高,如果收费系统在拆分通行费时,出现重大错误,会引起各个路段运营单位之间的纠纷。
 
  另一方面,收费系统要解决多种问题:不仅应当防止司机逃费、收费员侵吞等舞弊行为,还应当缩短收费时间、减少收费排队引起的堵塞、提高通行能力;而且,收费系统还须考虑到不同系统标准的兼容性。
 
  近年来,高速公路的投资、运营产生了很多创新模式,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公路通行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相应地,收费系统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在提高,相关软件、硬件、解决方案的更新进程也在加快。此外,高速公路运营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庞大,这使得运营单位对智能化的收费系统有旺盛的需求。智能化的收费系统可以帮助运营单位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具有交通事故监测、车流量检测、交通阻塞分流、紧急电话报警、实时情况报告等功能,通过监控系统对道路交通运行状态及交通设施和交通环境的监测,收集路网的交通、道路、气象等信息,及时提供给公路使用者,以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还提供给交通管理者,以进行交通管理与控制。
 
  监控系统一般由监控中心和监控外场两部分组成。监控中心主要由计算机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综合控制台、LED室内显示系统等构成。监控外场包括路段、桥梁和隧道,主要由信息采集系统、交通信息发布和诱导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视频事件监测子系统等组成。
 
  监控系统智能交通产品主要分布于高速公路路段和隧道。
 
  具体见下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隧道、桥梁电力监控系统是保证高速公路快速、安全、运行的关键,一般包括通风、消防、照明、监控、供配电等系统。
 
  (3)通信系统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支撑,它准确及时的传输监控系统和收费系统的话音、数据图像等信息,保持高速公路各管理部门之间业务联络通讯的畅通,并为高速公路内部各部门和外界建立联系。通信系统作为交通专用通信网的重要部分,是交通信息的主要传输载体,为各种网络服务提供传输通道。
 
  近年来,宽带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通信传输设备的功能、性能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首要目标是缓解交通拥堵,而拥堵主要源于路口未能充分疏导车流量。因此城市智能交通产品主要集中在路口,具体见下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包括: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卡口抓拍系统、电子警察抓拍系统、交通信息发布系统、诱导系统和监控系统等。
 
  (二)行业发展概况
 
  1、主要领域发展概况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应用于城际高速公路、城市交通、电子停车场领域。尽管我国的智能交通行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1)高速公路领域
 
  高速公路领域的智能交通系统,伴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进程而发展。2010年以来,受益于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视,高速公路建设连续保持高速增长。
 
  截至2015年末,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2.3万公里,见下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我国新建高速公路里程变化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6年12月26日召开的2017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中指出,2016年度,我国新增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总里程突破13万公里。同时,该会议还提出,2017年我国将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
 
  我国高速公路的总里程数已位居第二。从存量上看,在高速公路领域,智能交通系统在运营、维护、升级改造等方面存在巨大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智能交通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智能交通投资占高速公路总投资的比重在1%-3%之间,而国外发达国家的比重约为7%-10%,差距较大。
 
  我国高速公路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较低,这给运营单位的经济效益带来较大损失,主要体现在:,大量重复性工作(如数据采集等)未能实现自动化,由人工处理,不仅人工成本较高,且容易出现人为差错;第二,收费系统、监测系统不完善,偷逃通行费的情况仍较为严重,给运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第三,设备保养不及时,运营单位不能及时获得设备状态信息,养护效率低、成本高。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投入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运营单位迫切需要降低上述成本、损失。因此,信息化、智能化将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全自动收发卡机、车牌识别仪、车型识别仪等设备能显著提高收费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有效抑制偷逃通行费,降低运营单位损失;车流量检测器、车型识别仪、车速检测器等车辆信息采集设备,可应用大数据分析、信息挖掘技术,能提升管理者对公路运营的感知能力,预测和降低各种潜在风险,从而降低运营成本,使通行更通畅、更安全。
 
  同时,通信技术、视频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高速”逐步向“智慧高速”迈进。智能交通系统不仅协助公路管理者提供服务,还将更多地向所有交通参与者提供服务,实现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系统化,建立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路政管理信息平台、养护保障信息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在高速公路信息化的过程中,系统软件产品的需求将日益扩大,这些软件将涵盖信息采集、存储、分析与发布等功能,涉及设备养护、人员管理、路况监测等高速公路运营的各个方面。
 
  (2)城市交通领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交通运营的压力越来越大。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随之而来,如道路堵塞、交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等。在此背景下,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迎来旺盛的需求。
 
  近年来,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下,随着城市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建设项目数量逐年增加,行业迈入持续增长快车道。2014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达到246亿,2010-2014年复合增长率为24%。2015年上半年,城市智能交通项目数量合计3773项,同比增长48%,市场需求旺盛,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合计110.2亿,同比增长19%。项目数量增长速度大于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更多城市提出了智能交通建设需求。
 
  近年来,电子警察、卡口等交通执法、稽查设备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2010-2014年,上述设备复合增长率为26.5%,超过市场整体水平,但这类设备侧重于满足管理者、执法者的需求,在疏导交通拥堵、保持道路畅通、保障交通安全等方面,我国的城市交通系统还有很大提高空间,需进一步提升数据化、信息化程度。这为交通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存储分析设备、交通诱导设备、各类分析软件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交通数据采集设备(车型识别仪、车牌识别仪、车流量检测器等)能将道路上的车流量、车头距、排队长度等信息实时传输给分析设备,还需要大量的分布式存储、分析、运算、执行设备来根据路况信息完成在线交通优化与疏导。因此,我国采集类设备的数量、种类都有待进一步增加;分析和交通优化的系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3)停车场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设备、车道管理设备搭建的一整套对停车场出入、场内车流引导、停车费收取等工作进行管理的现代化管理系统,是专业停车场*的系统工具。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可以优化停车流程,提高收费人员工作效率,实时掌握停车场停车数据,方便收费人员工作监管,向诱导平台提供数据。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线下停车场资源共享,提高停车场利用率和用户便捷度。
 
  截至2015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1.72亿辆。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停车场建设步伐较为缓慢,远跟不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停车位供给缺口巨大。但另一方面,大量经营性停车场却存在长期空置的问题。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停车场泊位空置率和停车泊位缺口率分别高达44.6%和76.3%,资源配置严重浪费。
 
  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传统的停车场管理模式无法为车主提供准确、完整、及时的停车信息。因此,借鉴国外的宝贵经验,运用先进的停车场管理技术和设备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成为解决“停车难”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4年我国智能停车系统市场规模约为37亿元,相比整个停车行业5000亿的收费规模,停车场智能设备配备率还处于较低水平,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潜在空间较大。
 
  2、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经过行业内企业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相关软件开发、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方面的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提高。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与先进技术的差距不断缩小,部分产品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行业总体进入了创新发展阶段。同时,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立足国情,创新发展了许多应用和技术,成效突出。
 
  随着各种现代化的高新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GPS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类交通运输信息从采集、处理,再到为社会提供服务都呈现出信息化、大数据化的趋势。同时,前端传感器与后端指挥中心之间存在着大量数据的传输与存储,只有构建信息数据网络才能实现大规模海量数据的传输、存储与共享,因此交通系统亦呈现出网络化趋势。
 
  3、行业发展趋势
 
  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交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未来仍将是我国交通科技领域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战略方向。针对“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交通系统,也为智能交通创造了刚性需求。展望智能交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采集设备多样化、密集化
 
  信息技术持续发展,使得行为预测、流量仿真、事故预警、交通引导策略等功能的实现成为了可能。然而,这些功能都需要强大的交通数据信息作为支撑。数据信息的有效来源就是分布在各个通道上的交通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越多,数据样本越丰富,预测和应用的结果就更加准确,其衍生的功能服务就越具有实用性。因此,交通采集设备的密集化、多样化是智慧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交通安全的智能化保障
 
  交通安全的智能化保障将是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交通安全的智能化保障将重点集中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集海量交通数据,再使用多维聚类、回归分析、模式识别等数据挖掘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事故成因、演化规律、管控策略以及设计主动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从人、车、路协调的角度实现交通安全运行防控一体化,实现对危险情况的主动预警和事件的快速响应,为交通参与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交通环境。
 
  (3)新兴技术改善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未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媒体等新兴技术和业态在智能交通行业中的应用将更加普及。
 
  在物联网技术支撑保障下,智能公路、智能车辆、智能货物、智能场站等将快速发展,交通管理者对交通设施、运输装备、场站设备等的技术运行情况和外部环境能够更加全面、及时、准确掌握。
 
  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支撑保障下,未来的交通管理系统将具备强大的存储能力、快速的计算能力以及科学的分析能力,系统模拟现实世界和预测判断的能力更加出色,能够从海量数据中快速、准确提取出高价值信息,交通管理的预见性、主动性、及时性、协同性、合理性将提升。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移动终端的大范围应用,信息服务向个性化、定制化发展。信息服务系统与交通要素的信息交互更加频繁,系统对用户的需求跟踪、识别更加及时、准确,能够为用户提供交通出行或货物运输的全过程规划、实时导航和票务服务,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和主动推送式服务水平大大改善。
 
  (4)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圈的跨界融合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日益重视面向公众服务,为出行者提供更加精细、准确、完善的智能服务。这些服务的提供将加速交通产业生态圈的跨界融合,汽车制造业、汽车服务业、交通运营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智能交通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将是大趋势。
 
  原标题 2017年中国智能交通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格局分析(图)

上一篇:云计算市场火爆依旧 安防与之愈发密不可分

下一篇:外销业绩占比超60%LED企业 为何国内不吃香?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