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科技部:中国发展人工智能采用市场主导制

来源:财新网
2017/7/24 14:14:5137306
  【中国安防展览网 品牌专栏】 中国正式将人工智能纳入国家未来战略。7月21日,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解读了此前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他表示,新一代的人工智能主要就是大数据基础上的人工智能,将从三个层面发展智能产业。
 
  “不是一个单纯的机器人才叫人工智能”,李萌认为,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有五大特点,一是从人工知识表达到大数据驱动的知识学习技术;二是从分类型处理的多界面数据转向跨界面的认知、学习、推理;三是从追求智能机器到高水平的人机、脑机相互协同和融合;四是从聚焦个体智能到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群体智能;五是从拟人化的机器人转向更加广阔的智能自主系统。
 
中国正式将人工智能纳入国家未来战略
 
  7月20日,国务院印发《规划》,确立了“三步走”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到2025年,超过4000亿元;到2030年,超过1万亿元。(详见《国务院发人工智能新规划 三年产业规模超1500亿》)
 
  《规划》中提到,将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壮大智能产业、培育智能经济。李萌解释道,智能产业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人工智能发展本身创造的新领域,包括模式识别、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智能终端、物联网基础器件;二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让传统产业智能化,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海洋、智能物流、智能商务;三是大力发展智能企业,对企业进行智能化升级,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企业。
 
  李萌的判断是,中国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属于梯队,但仍有短板。在研发上,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关键设备、芯片、重大产品和系统方面的原始创新成果还偏少;在人才储备上,无论是人才规模还是人才质量,都还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强烈需求,特别是在人才上;在产业生态上,中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还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
 
  李萌表示,中央已经决定将新一代人工智能纳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面向2030年,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此前已包括智能电网、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15个项目。
 
  人工智能项目的实施将采取市场主导的方式。“政府搞核心的、重大的、前瞻的,其他的放手让企业搞。”李萌称。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仍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李萌认为,总体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可控的。比如对就业的挑战、对社会伦理的影响。“机器的出现导致大量手工作坊工人失业,流水线工厂的出现导致传统工厂很多人失业。但从长期来看,科技带来的就业远远大于失业。”
 
  附问答全文:
 
  笔者:目前,美国人工智能是具有独占优势的,大家很关注中国发布这个《规划》对今后中国在这个领域,比如说挑战美国的独占地位有什么样意义?以及中国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李萌:中国发布人工智能规划不是为了挑战哪个国家,而是根据科技发展前沿趋势的判断,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做出的安排,通过有条不紊的部署来推动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人工智能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和论文上已经在上居于前列,在语音识别、机器视觉、机器翻译领域,而且人工智能创新创业非常活跃,近几年发展起来一批在有影响力的企业。我们的总体判断是,我国在是属于梯队。当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和问题。比如,在研发上,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关键设备、芯片、重大产品和系统方面的原始创新成果还比较少;在人才储备上,无论从人才规模还是人才质量,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强烈需求,特别是人才比较缺乏;在产业生态上,我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还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我们将在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安全和伦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更好适应人工智能发展。
 
  笔者:规划的名称叫《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新一代和以往的人工智能有什么区别?
 
  李萌:关于人工智能的划代,社会和国内专家都有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研究,但共识是非常高的。1956年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以后,经过60多年的演进,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再加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驱动,人工智能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规划》当中讲到“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和自主智能的新特点”。新一代的人工智能主要是大数据基础上的人工智能,它有几个特点:一是从人工知识表达到大数据驱动的知识学习技术;二是从分类型处理的多媒体数据转向跨媒体的认知、学习、推理(这里讲的“媒体”不是新闻媒体,而是界面或者环境)。三是从追求智能机器到高水平的人机、脑机相互协同和融合。四是从聚焦个体智能到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群体智能,它可以把很多智能集聚融合起来变成群体智能。五是从拟人化的机器人转向更加广阔的智能自主系统。不是一个单纯的机器人才叫人工智能,智能工厂、智能无人机系统,这都是人工智能。
 
  同时,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受脑科学成果启发的类脑智能也在蓄势待发,芯片的硬件化平台趋势也非常明显,这些重大变化使得人工智能进入到与前60年完全不同的一个阶段。
 
  当然,所谓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前面60年划代,实际上也要与后面的划清代,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有三类“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还有超级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就是利用现有智能化技术,来改善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一些技术条件和发展功能。强人工智能阶段是非常接近于人的智能,这是需要脑科学的突破,上普遍认为这个阶段要到2050年前后才能实现。超级人工智能是脑科学和类脑智能有极大发展后,人工智能就成为一个超强的智能系统。现在从技术发展看,从脑科学突破角度发展人工智能,现在还有局限性。所以,现在讲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大数据基础上的,再加上受脑科学启发的类脑智能机理综合起来的理论、技术、方法形成的智能系统。
 
  跟以往相比,新一代人工智能不但以更高水平接近人的智能形态存在,而且以提高人的智力能力为主要目标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跨媒体智能、大数据智能、自主智能系统,在越来越多的一些专门领域,人工智能的博弈、识别、控制、预测甚至超过人的脑能力,人脸识别在某些条件下超过人的眼睛和脑子。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科学发展、技术创新、软件硬件升级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进。
 
  笔者:人工智能近些年发展非常快,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说百度无人驾驶汽车上五环引发了非常大的争议。请问政府将怎样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李萌:人工智能发展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总体上,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技术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影响是可控的。这些问题,比如对就业的挑战、对社会伦理的影响,《规划》中都有考虑部署,明确提出“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趋势”,就是要实现发展与规制的协调。大家都认为人工智能对就业有影响,但是科技发展对就业的冲击不是今天人工智能出现后才有的。机器的出现导致大量手工作坊工人失业,流水线工厂的出现导致传统工厂很多人失业。但从长期来看,科技带来的就业远远大于失业。我们需要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就业形势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的培训、人才的培养做定向调整,使得未来劳动力更加适应智能社会和智能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劳动力供给和技术发展、经济社会需求更加匹配。
 
  再比如,对于法律法规、社会伦理等问题,《规划》中有专门章节进行部署。我们将在深度研究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
 
  笔者:《规划》中次提到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在之前的文件中没有明确提出这样的表述,请问《规划》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原则?
 
  李萌:《规划》是一个国家规划,在起草过程中凝聚了各方共识,政府针对我国人工智能的薄弱环节加强系统部署,特别是要加强技术创新的体系能力建设,所以在《规划》中专门提出建立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包括提升基础研究的能力、技术创新的能力、转化应用的能力。在科技创新体系的章节中作出了系统部署,从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出了一整套措施,特别提出开放协同,就是要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各方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对未来智能经济、智能社会的强大支撑。
 
  笔者:《规划》当中格外提到要培育的智能经济,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我想了解一下,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包括哪些产业?对于这些产业的扶持有哪些具体的政策措施?人工智能什么时候能真正切入到百姓生活?
 
  李萌:人工智能对百姓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其实已经无处不在了,比如智能家居、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物流。国内很多企业都在做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很多地方都在对传统工厂、传统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无人机和自动驾驶也逐步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当然,当前产业应用有些还是人工智能初级产业,我们规划里面重点培育、的智能经济,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个层次是人工智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模式识别、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智能终端、物联网基础器件,这是人工智能发展本身创造的新领域。
 
  第二个层次数据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让传统产业智能化,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海洋、智能物流、智能商务。
 
  第三个层次是大力发展智能企业,对企业进行智能化升级,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企业。现在我国很多企业已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也产生了很多在、有影响的企业和品牌。
 
  从社会角度来讲,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以使我们生活更加便利,智能监控、智能分析预警、智能政务对于维护公共安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也有重要作用。这方面的例子还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
 
  笔者: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为了提高中国本身的经济发展能力,您认为谷歌、亚马逊等类似的国外AI公司,他们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作出什么样的贡献?
 
  李萌:我们在制定《规划》过程中,也研究了国外人工智能发展的规划布局,包括上的一些大企业技术发展方向,规划的重点任务充分考虑科学前沿的发展,我们希望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支撑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也能为世界人工智能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特别是欢迎谷歌、亚马逊等人工智能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与国内企业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应用,特别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走向新高度。同时,人工智能发展还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和共同挑战,中国也将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的治理,加强政策、法规、标准、伦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笔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们注意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提出了“三步走”的目标,请问二者怎么结合?第二个问题是,《规划》中提到下一步可能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这方面的投入或者研究方向,是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关于人工智能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的关系,我个人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并不简单是一个技术研发的问题,还包括技术体系、人才队伍、社会治理水平。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对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广泛带动性,对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规划的核心不仅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而且考虑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发展,就是希望通过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来加速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规划中明确提出2020、2025、2030年的人工智能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的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高度契合的,前者是实现后者的重要前提和支撑。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秦勇:我来回答关于重大项目的事情。这次《规划》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对攻克掌握核心技术方面做了专门部署。现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未来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技术进步。
 
  这次《规划》对核心技术布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设计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重大项目。这个项目主要瞄准人工智能技术前沿,结合国家重大需求进行设计。刚才李部长讲了几大特点,比如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混合智能、群体智能、自主智能系统,这恰恰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个重大项目就是沿着这几个重点发展方向,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从关键共性技术到技术支撑平台,以及未来可能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系统部署。
 
  结合这个重大项目,我们也把目前国家其他围绕人工智能方面的计划项目部署进行了整体安排,形成“1+N”的人工智能项目群,包括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机器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脑科学等等。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将和这些已经安排的项目任务,共同形成了国家人工智能研发的总体布局。
 
  李萌:规划中提出“1+N”的人工智能项目群,其中的“1”就是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专门针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特有的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攻关。“N”就是围绕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支撑、领域应用形成的各类研发任务布局。中央已经决定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列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15个重大项目,现在就有16个了。规划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动态开放,会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及时调整。
 
  第二点,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方式也有很多新的措施。项目将充分调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社会资本等各方积极性,多渠道出资,共同发力,做好实施。《规划》确定的四个原则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市场主导,人工智能项目的实施也要采取市场主导的方式进行,政府搞核心的、重大的、前瞻的,其他的放手让企业搞。政府和企业联合起来,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比如风投,共同做好项目实施。

上一篇:强强联手 麦驰物联与万科地产签订为期两年战略集采协议

下一篇:北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选择钱林访客机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