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商店或成物联网下一个“风口”应用
- 来源:DIGITIMES
- 2017/7/17 17:56:4728795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随着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新兴技术的逐渐成熟,以无人零售为代表的新零售受到各大电商平台及的关注。从亚马逊(Amazon)的Amazon Go到阿里巴巴的“淘咖啡”,无人商店旋风席卷而至。一些中小型创业公司凭借其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崭露头角,无人商店有望成为继共享单车之后,下一个物联网爆炸型应用。
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17年无人零售商店交易额预计达人民币(以下单位同)389.4亿元,未来五年无人零售商店将会迎来发展红利期,2020年预计成长率可达281.3%,至2022年市场交易额将超人民币1.8兆元。
2017年中国无人零售商店用户规模仅有600万,未来五年用户规模将大幅增长。至2022年,用户规模可达2.45亿人。
从经营角度来看,无人便利店能够减少人工成本,扩大应用场景,同时具备可规模化复制能力。从消费需求来看,无人便利店的消费习惯在年轻一辈消费族群的体现很明显,甚至在富裕阶层也体现的越来越明显。
业者相继推出无人商店,例如便利蜂、罗森无人化便利店等。TakeGo无人店 2017年2月份在北京芝麻信用大会上亮相,由深兰科技推出的快猫智能零售系统实现; 欧尚、大润发等大型超市开始尝试BingBox无人店模式。
2017年6月,深兰科技联合蚂蚁金服,支付宝,英伟达等发布了三款TakeGo无人店技术,娃哈哈更与深兰科技则签订3年10万台TakeGo无人店协议。随后,伊利也计划在2,000多个小区内推广和深兰科技合作推出的无人便利微店。
在2017淘宝造物节上,阿里实验室筹划已久的无人零售计划“淘咖啡”正式亮相。它是一个占地达200平方米的实体店面,将集商品购物、餐饮于一身,可容纳用户达50人以上,免去排队、无需扫描、甚至不掏手机的线下快闪店。
淘咖啡试图通过一体化的实体店无人结算解决方案,赋予实体店和在线一样创造便捷体验、依靠数据进行智能化运营的能力,形成在线线下贯通的死循环,将阿里巴巴电商板块的核心能力灌注到线下消费场景。
相较于Amazon Go,淘咖啡把支付功能设计在了分拆到了离店时的“支付门”上,货架区则是用视频信息捕捉来优化运营,帮助结算。涉及的技术包括多摄像头与传感器结合、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方面。
具体场景中,生物识别等技术负责对顾客进行身份验证与淘宝ID绑定;走进货架,拿起商品还有数据追踪,用以记录货架的库存状态和消费者购物时的心情走向;“结算门”则会有图像识别技术等。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无人店有两类,一类是机器视觉技术无人店,一类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部分自动售货机组合。Amazon Go、淘咖啡及 TakeGo可划为类;第二类则主要是7-11、罗森无人店等。
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得到被摄目标的形态信息,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
RFID技术则用于三大流程处理:预识别模式、免识别模式和全开放模式。预识别模式是指消费者需先进行身份识别后方可进行购物;免识别模式是指消费者无需进行身份识别即可进行商品购物,进入后门禁自动死锁,在支付成功后门禁开启;全开放模式是指消费者可自由出入店内,在选择商品并扫码完成支付后出店。
此外,语音识别也是目前一些无人零售店有用到的技术。例如近日发布的天猫精灵X1所采用的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声纹识别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