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安防企业从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疑难与瓶颈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作者:佳都科技市场经理 徐建明
2017/6/14 10:49:4239710
  【中国安防展览网 品牌专栏】 近几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各级城市的智慧城市案例层出不穷,国家相关部委也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规范,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顶层设计与发布。“新型智慧城市”这一提法也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而逐步在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形成一种新思维,新路线。作为传统安防信息化集成商,如何正确思考智慧城市与平安城市的关系,从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演变中对我们安防领域的影响,安防企业在这样的演变中有何竞争优势,建设疑难与瓶颈成为了广大安防企业都需要主动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安防企业从业者的角度,从演变的过程和见微知著的角度来对上述这几个问题进行展开,谈一谈安防企业在智慧城市与平安城市建设中的演变中带来的优势与挑战。
 
  一、 智慧城市与平安城市的关系
 
  可以不夸张的讲,中国平安城市建设造就了中国的安防企业现在的行业体量和业绩成果。在这一波平安城市建设浪潮中,中国安防企业显著拉开了与国外安防企业的业绩差距、产品与解决方案差距。在平安城市项目中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现如今彻底的依托政策导向、解决方案接地气的优势垄断了国内平安城市市场。广大安防企业也逐步积累了深厚的产品OEM经验,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能力。平安城市的市场已然成为了一片红海,竞争激烈。随着平安城市一期、二期、三期有的地市甚至已经达到四期的建设开展,平安城市建设凸显出几个共性的特色:满足“四全”建设的平安城市前端视频卡口覆盖面逐步形成市区县镇村多级覆盖、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覆盖盲区趋于减少甚至消失;后端平台从单一业务的存储分析平台逐步形成多种形式的复合智能化平台载体。各业务系统已经通过警务综合平台、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目录服务总线等方式形成了横向扩展、纵向垂直汇聚的复杂而规范化的建设体系;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视频分析、后台平台系统的各类数据预判预警预测的技战法在各个警种已经开始担纲大案要案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电信诈骗案等涉及面广,数据源多,轨迹线索复杂的案件中凸显威力。平安城市的后台系统已经凸显出智能化、海量数据、承载业务技战法多样化、跨警种跨委办局、服务对象也由政务各委办局、以辅助决策支持为主向各级服务窗口为主,形成了面向公众服务、面向行业企业、面向政务各委办局的趋势。正是由于市场化的逐步成熟、国家与中央的因势利导、统筹协作。建设带来的红利不应只由平安城市的业主公安部门独享,因此智慧城市应运而生。因为安全是城市的基本要求,也是重要的要求。但安全的角度是多方位的,是立体化的。平安城市的安全是站在公安交通部门的角度以联网、实战为基本要求的设计。而作为一个发展的城市,安全的主体离不开你我他,离不开政府、企业、行业、个人等各种安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各个主体都有安全的需求,也都有与安全有关的数据的生产和消费。比如对于个人而言,医疗,保险,开车,停车,吃饭,买药,饮水,呼吸都会对安全产生需求,形成了各自对诸如医疗保障、驾车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假冒伪劣药品、地沟油、黑心棉、环境安全、空气污染、安全事件应急等需求。而这些安全需求和形成的数据却不是公安部门来全流程生产和监督的,需要其他委办局的主导及参与,比如食药监局、人社局、环保局、安监局、应急办、城管局等。涉及到这么多委办局,形成了一个“大安全”的城市问题,由此依赖平安城市系统平台来处理是不合适的,应该有一个更高格局和更全面的系统来支撑这些问题。智慧城市的建设呼之欲出。从业务上来看,智慧城市是一个城市管理者、城市建设者、城市参与者多个视角的系统化工程,这一点和平安城市有显著区别。平安城市的四全要求和打防管控、三打两建等建设过程都是旨在服务主体是公安交通部门,是垂直的纵深的业务需求。是保障平安,是定规矩,守规矩,维护规矩的规范化工程。它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条文、标准规范的支撑。而智慧城市起建设主体是城市政府一把手这一层、看的更广、关切面更多,除了城市安全还关切城市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财政承受能力、城市特点等。智慧城市本身也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建设细则等。因此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关系是一种发展包含关系,是一种垂直纵深业务与水平横向覆盖的业务。两者由量变至质变,平安城市建设的逐步完善会给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建设基础、夯实安全这个维度的基础、提供智慧城市建设较好的元数据和统一规范化数据,例如个人证照、户籍、天网地网覆盖感知等。平安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质量、城市自然而然会产生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同时平安城市建设中的一些经验教训也会对智慧城市建设产生深远影响。那么为什么其他类似平安城市这样的城市重要部门的建设工程无法触发智慧城市建设的神经呢?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其他委办局的工程建设尤其是垂直业务系统的委办局,比如工商局,食药监局,人社局等虽然也会有覆盖全市人员、企业、部门的重点工程,但是主要系统形式都是省厅大集中式,地市县一级的可以作为的内容不够、数据基准不足,更多的是数据采集和业务办理功能,难以形成跨省厅规范以外的需要本级部门来主导设计的流程、业务、功能。而平安城市不同,虽然平安城市也有省厅一级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但各市县区镇在业务、功能、技战法、流程、覆盖等方面有相当的主导设计,造就了建设需求指数级增长。二是在国内大部门城市公安局作为平安城市的主体业主单位,其对安全的理解是全市本级层面的,从一开始的设计就是面向全市各级公安的,市局、分局、派出所的。其规范化执法要求和数据采集的性、完整性、一致性要求保障了平安城市的海量数据的高质量和可追溯。这形成了有效的,有价值的数据基础。这恰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按照国内的惯例,公安局长往往是兼任所在县市的副市长甚至*,这样的关切度和话语权很容易让上述数据的价值基础产生“蝴蝶效应”,让数据产生价值,让安全维度引申出民生服务维度、经济增长维度,GDP维度、环保维度、旅游维度等等,满足中央要求城市建设的安全、绿色、开放、共享的建设体系。实现社会安全立体化、行业管理效率化、民生服务智慧化。
 
  二、 从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演变对安防领域的影响
 
  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演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多个角度的增量演变过程中产生了老思路、新需求、新问题、新对象、新方式、新参与者、新建设者。这些新老结合、潮起潮落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安防企业。平安城市的建设从建设伊始,安防企业服务的对象就是政府的公安交通部门,工程的需求也已视频监控为主、以视频结构化、视频分析为业态、形式上虽然多样化,但也以安防传统设备装置为基础,由于建设的链路需要,安防企业和当地运营商之间也是一种合作关系,项目建设的招投标模式也是安防企业较为熟悉的公开招标集成性质的项目来开展。一切都是那么熟悉的味道,传统安防企业对于每一个平安城市项目无论参与程度如何都能够如数家珍的了解到整个项目的售前售中售后的每个细节。但这些看似不变的表象里面翻滚着技术变革、建设工程变革的暗涌。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到安防行业的新技术新思维的引入,一切也都开始逐步发酵。平安城市建设一期解决了覆盖,解决了扩容增效、解决了链路到前端的高清需求。二期三期开始逐步增加了对后端智能分析安全立体化的要求,随着各地出台一类点二类点融合、视频专网建设、公共安全立体化建设要求、社会视频接入等红头文件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出台,我们发现,传统平安城市的链路需要融合化了、传统级联和端到端不行了,需要业务定义带宽需要的扁平化网络链路了,传统平安城市的存储需要海量、分布式存储了、大数据存储了,传统结构化的处理方式无法解决海量增长的数据运维需要了。传统依赖高清摄像头NVR等方式的智能分析光有优势识别算法这一招鲜也不够了,需要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动态人脸识别,物联网感知等多种新技术的参与,优势不再。这个时候面对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的时候安防企业发现了几个显著变化:
 
  、 新需求。需求更加多元化。不仅有熟悉的公安交通业务需求,还有了更多政务服务、安监环保、人社教育等多个委办局的需求。这对安防企业的行业属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第二、 新问题。智慧城市建设各级业主单位解决的都是积弊已久的业务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公共安全大安全方面、如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校园安全、卫生安全等都是以前平安城市不会涉及的维度,集中在各委办局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交换方面、如城管的视频与天网视频补盲区、食药监部门的“明厨亮灶”视频接入与安监生产食品接入的关联比对等。集中在民生服务方面,如校园安全,校车轨迹、电梯质监、小区物业、环境保护等。
 
  第三、 新对象。平安城市服务的对象就是各级公安交通部门,业务从市局至分局派出所警务站。智慧城市服务的对象除了各个委办局的各级部门,还要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园区、服务镇街、服务市民。而服务市民让市民满意成为了智慧城市工程做的好不好的重要评价指标。安防企业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第四、 新方式。平安城市的项目从立项至招标投标中标都按照集成项目来进行,而智慧城市由于建设周期很长、往往十年以上、建设资金庞大,往往数十亿元以上,政府付款方式复杂。产生了一个新的项目方式:PPP模式。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这个广义概念,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PPP是以市场竞争的方式提供服务,主要集中在纯公共领域、准公共领域。PPP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而且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涉及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传统安防企业就必须要懂得PPP方式下的工程项目新的招投标机制和付费方式,这往往会对安防企业的利润、市场、成本核算方式产生决定性影响,业界流行的一句话:不懂PPP的安防企业会被淘汰。可见一斑。安防企业除了干好安防还要具备融资实力和渠道、还要具备运营服务能力,通过智慧城市运营来产生效益获得使用者付费的收入。指望着传统的财政支付已经难以平复建设成本。
 
  第五、 新成员。平安城市的项目建设成员角色就那么多,业主、供应商、厂商、监理、运营商。而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成员角色由于其天然的复杂性,成员显著增加:运营商不再只提供链路,也成为了数据运营方,基础设施建设方,厂商除了传统安防厂商,还增加了大量的高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信息化企业,行业软件开发商。由于智慧城市往往是PPP项目的原因,新成员还增加了融资渠道的商业银行、城投公司、投资公司。智慧城市建设周期长,还增加了大量的咨询服务机构、研究院、设计院。智慧城市各子系统的业务多元化,还增加了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供应商、工程机械桥梁隧道地下管网的建设方,而这些建设方往往是中字头央企,比如中铁某局、中建某司、中铁建、中冶等巨无霸企业。处理平衡好各方资源就成为了甲方政府和安防企业的难题。甲方政府在这样的轮番接触中成长斐然,成为了领域专家并形成了系统化的需求。而安防企业依赖传统平安城市的三板斧已经难以满足智慧城市项目中甲方提出的系统化需求。
 
  三、 安防企业从平安城市进入智慧城市建设的竞争优势
 
  不要悲观。虽然上述“五个新”的确让安防企业辗转反侧,心有戚戚焉。但安防企业还是有其显著的竞争优势。我们安防企业只有不断进步,补齐短板,发挥长处优势。才能够适应平安城市进入智慧城市建设的种种变化。、
 
  予我长袖,我必善舞。安防企业的长袖在哪里?我认为有五大优势。
 
  、 大型工程项目的实操经验与教训。这是新成员们所不具备的优势,无论是行业软件开发商还是信息化厂商、互联网公司。也许在数据运营价值方面有显著优势,但智慧城市说到底也是“水泥加鼠标”一步一步的构建的。再好的互联网环境,软件技术也需要在数据中心落地、在各委办局的机房中流转。而作为安防企业对大型工程项目的实操经验中拥有广泛的质量建设标准和体系支撑,这是优势之一。
 
  第二、 安防企业面对的多源多维数据是其他参与者不具备的技术优势。安防企业以视频监控起家。非常善于处理海量视频监控数据,形成了非常成熟的视频分析,视频搜索的解决方案。而智慧城市的数据源有其多源异构性,即各类数据库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图片数据、音频数据、GIS时空信息数据、LBS雷达数据、EDI电子数据报文数据等。安防企业对每一种数据的处理方式都已驾轻就熟,通过平安城市中各警种的数据多维多源的处理已经具备了经验。上述数据在公安业务中已经深入研究了较多技战法,比如各类数据库数据,公安不但面对商业数据库和开源数据库,还要面对自主研发的数据库系统,视频卡口数据已经引入了人脸识别智能分析算法,GIS时空信息数据已经能够将警用PGIS数据与政务天地图数据对接,音频数据已经在平安城市中积累了110、119、120一级PDT警用终端等的音频三台合一经验。而这些多源多维的技术需求,对于其他项目参与者必然成为了他们的难题,而且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跨越的技术壁垒。
 
  第三、 安防企业积累了平安城市多网融合业务的链路优势。安防企业的网络设计能力往往强于传统信息化公司,原因是平安城市建设初始设计就需面对公安网、互联网、视频专网、电子政务专网、涉密网等多张网络的复杂需求,各种网络环境不同、权限设计和安全边界设计不同、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不同、安全数据流的数据方式不同、技术形式和旁路设备鉴权方式不同。这些过去需要安防企业集中技术攻克的问题现在已然成为了安防企业的链路优势。我们比网络公司更懂业务,我们比运营商更懂网间差异和数据流特点及合规性。
 
  第四、 安防企业拥有对新技术新产品更灵敏的嗅觉和验证手段。安防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格局是非常高的,做安防嘛,讲究实战。安防企业对新技术的导入都是有具体应用场景下积累和试点的,这一点和传统信息化软件公司不同,新技术的导入无论是设备还是算法都是测试驱动开发的。这一点使得行业领域内的验证手段已经非常成熟,我们不是以IT角度的测试来评审相关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而是以技战法、业务场景的方式来验证真实效用。安防企业关注的新技术新产品也和其他企业不同,其他企业是以厂商、分销、专业服务的生态来技术和产品落地的。安防企业是以厂商产品、技术导入、二次开发、实战运维方式来落地的。其迭代周期更短、全生命周期支持更完整。
 
  第五、 安防企业对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的社会安全立体化、行业管理效率化、民生服务智慧化这三条基准已经站稳了个社会安全立体化的桥头堡。更好的能够展开到行业管理与民生服务方面中来。社会安全立体化离不开平安城市的建设主体和建设成果。这为安防企业开了一个好头,也是我们把安全做精细、把安全做精深很好的一个开局。
 
  有了这五大优势、具备了良好的数据和链路基础经验、拥有了大型工程项目的标准化施工和新技术新产品快速应用能力,还站在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桥头堡的开拓者位置。我相信安防企业一定能够赢得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良好开局。
 
  四、 安防企业从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疑难与瓶颈
 
  安防企业从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之路充满了荆棘,如何披荆斩棘,克服万难。我们需要正视这些疑难,挑选一把利刃好刀、才能在岔路口不迷失前行的方向、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安防企业面对的疑难有三,一是智慧城市如何建设成智慧化,而不是平安城市升级版?近几年来智慧城市项目的国家试点进行了几轮,在十八大新型智慧城市的提法中已经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不是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的大集中式堆砌、不是讲视频监控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城市建设内容延伸到其他委办局。而是要有提升部门行业效率、促进民生服务、做群众满意的事情、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需要安防企业以过去研究平安城市,研究公安交警业务的那种严谨细致的态度来好好理解政务服务、民生服务、行业效率、公共安全的问题。这需要把调研工作做实,把研究工作做透,才能真正的理解业务,从而实现智慧城市,城市治理的新业态。二是智慧城市项目周期长、有的项目周期长达十几年、建设周期也有五六年,跨越了几任政府,这对于传统安防企业而言成为了一个不确定的风险。由于PPP建设模式往往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立项、审批、支付与回报机制,这对于安防企业来说相当于换了一种游戏规则,安防企业要重视PPP,在2017年我们已经很欣慰的发现,安防企业的厂商和集成商们都不约而同的成立了智慧城市业务部门和PPP项目部门,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三是智慧城市项目的利润来源除了招投标中标的政府付费模式以外,还有很大的一块收入来源是使用者付费和财政可行性缺口补助。而这一收入一般源于智慧城市PPP项目的运营收入,由于智慧城市建设PPP项目需要在当地与政府共同出资(一般政府出资10%)成立SPV项目公司,注册地在当地,项目公司作为智慧城市项目的乙方需要开展大量的城市运营型业务,比如交通数据变现、广告收入、APP互联网收入等。因此这对于不善此道的安防企业来说如何玩运营,如何让安防企业建设的城市大数据产生价值这就成为了一个疑难,可喜的是已经看到一些先行先试的企业已经在和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企业一道合作,充分运用交通出行大数据进行大数据交易的变现,形成了较为丰厚的使用者付费模式的收入,有的城市其大数据交易的收入甚至高于了财政付费的金额。使得项目运营的自我造血能力足以支撑智慧城市长期项目合同。
 
  安防企业面临的瓶颈有四个,分别是资源瓶颈、人力瓶颈、资金瓶颈、转型瓶颈。资源瓶颈主要体现在商机的盘点和智慧城市相关资源盘点中发现传统资源杠杆的时效性和失效性。主要表现在平安城市项目中厂商资源、设计院资源、甲方关系资源都是相对稳定的。通过当地代理商、当地压货型、商机嗅探型供应商基本上可以摸排清楚相关资源的强弱,因势利导有效进行资源调配,合理用力平衡生态即可全面细致的掌控项目节奏和招投标的参与程度。而智慧城市项目由于PPP模式的变数太大,新成员,新方式,新收入模式带来的各种疑难,导致平安城市项目中的资源难以复用为智慧城市项目资源,甚至会成为负资源,导致安防企业对项目脱钩,难以获取真实信息和有价值的资源导入。人力瓶颈主要体现在运营人才的缺乏和PPP专业人才的缺乏。你缺别人也缺乏,特别是有经验的人才几乎是凤毛麟角。安防企业一般也难以从外部引进这样的合适资源,毕竟存在行业壁垒,从安防企业内部来进行提升选拔往往就成为了常见的手段,但势必会产生实验性后果和以项目交学费的结果。培养出来了的人力资源也存在留不住的窘境,为他人做嫁衣。资金瓶颈是大型智慧城市项目中每个安防企业都会遇到的瓶颈,动辄数亿元的项目成本和的SPV项目公司资本金导致安防企业的资金成本高昂,无论是自筹资金还是借助投融资渠道都会产生非常高昂的资金成本和风险成本,不做没机会,做了怕亏钱。这样的瓶颈往往在你犹豫的时候失去了一个又一个商机,这样的商机有其毁灭性,一个智慧城市项目PPP模式10年期间你没有中标意味着你这10年期间在当地几乎就断了政府采购招标的项目机会和收入。机会成本如此之高,试问哪一个安防企业能够小觑?转型瓶颈这对于每一个安防企业都有这样的现象,产品型厂商想转型为集成商、集成商想转型为数据价值服务商、平安城市运维商想转型为城市治理运营商,转型何其难,怎么转?以项目驱动型的安防企业而言,缺乏上下游生态的参与度和掌控,难以成为真正的主动转型,往往都是被动的,受制于项目、收入、利润、风险等考量、转型的动作往往变形了,变味了,失败了。综合上述四大瓶颈,安防企业任重而道远,在平安城市向智慧城市的演变过程中,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五、 结语
 
  本文从平安城市向智慧城市演变的过程中,站在行业集成商的角度来分析出智慧城市与平安城市的关系及形成这样的关系的宏观及微观的原因。并作为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集成商角度来浅谈了安防领域相关企业的五大影响和五大竞争优势,在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2017年里异军突起的PPP项目模式中看到安防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暗涌,分析了三大疑难和四大瓶颈。摆事实讲道理。安防企业从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之路充满了荆棘,如何披荆斩棘,我们秉承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宗旨,挑选一把利刃好刀、才能在岔路口不迷失前行的方向、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因势利导、查漏补缺。*劝勉我们打铁还需自身硬,安防企业要苦练内功,加强智慧城市能力建设,才能在未来广阔的智慧城市市场上大有作为。安防企业们,我们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让我们抡起袖子加油干!

上一篇:车安科技亮相深圳北、北京南高铁站

下一篇:冲刺2017 安嘉携手技威力争年销量突破3KK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