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宜昌市慢行系统建立 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来源:三峡日报
2017/5/12 9:34:5736495
  【中国安防展览网 城市在线】倡导绿色出行,就是倡导人们在出行工具的选择上优先考虑公共汽车、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真的“慢”吗?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是否便捷舒适?经过亲身体验,可以感受到,随着四通八达、便捷连续的宜昌慢行系统的建立,安全舒适、人性化的交通环境形成,绿色低碳出行正在成为一种生活的时尚与潮流。
 
宜昌市慢行系统建立 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体验一:慢行交通系统其实速度并不慢
 
  从人流密集的五一广场到城区旅游广场没有直达公交,要抵达目的地,需在终点站再步行500米距离。比起自驾或搭乘的士,常走这段路的市民张仕辉有新的选择:先坐B1路到古佛寺,再在位于古佛寺公交站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租借一辆自行车,“接力”完成余下路程。
 
  在张仕辉提示下,我们亲身体验了这一路线。上午10时15分,在五一广场BRT公交站搭乘B1路出发,经过3个红灯等候后,于10时42分抵达古佛寺站。一下车,就看到距离不到20米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完成租借后,根据导航提示顺利骑行至旅游广场附近,抵达时间为10时51分。
 
  整趟行程,除去在起点站候车及租车的时间,共耗时33分钟,比“高德导航”预估的时间还少5分钟。而同一时间相同起点驾车出发的张仕辉抵达目的地的时间为26分钟。“事实上,遇到上下班或节假日交通高峰期,这样走比开车要快。”张仕辉说。
 
  慢行不“慢”。如今,快速公交线路已经成为众多市民出行的,而为满足市民“后一公里”的出行需要,在BRT的基础上,宜昌城建控股集团在城区新建的了公共自行车系统,一期28个站点覆盖了整个中心城区。
 
  体验二:公交新能源车成为城市“新名片”
 
  作为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载体之一,公交车的“味道”往往就是一座城市的气质所在。这座城市对市民的体贴程度、对环境污染的容忍程度,以及对城市品质的水平和细节要求,都能从公交车中得到体现。
 
  随着宜昌BRT的建成运行,108台BRT新能源车在宜昌正式“上线”,开启了公共交通低碳排放新模式。在体验了3路双开门混合动力新能源车后发现,绿色出行,不再仅停留在概念上。
 
  随着公交平稳启动,明显感觉到以往轰鸣的发动机声减弱了,车内部件、物品的震动都很小。当班司机黄兴说,如此高的稳定性来源于车辆强劲的电池组件。“越是遇到拥堵慢行,车辆的节能表现以及乘客的舒适度就更加突出。”黄兴说。
 
  除了乘坐舒适,还了解到,在环保方面,公交新能源比传统能源车辆节省燃料30%以上,PM排放值降低90%以上,每天可减少216ppm的硫排放。此外,新能源公交车每公里能耗比普通公交车节省0.6元左右的成本,整个车辆生命周期下来,将节约一笔不小开支。可以想象,随着新能源车进一步推广普及,这座城市“流动的窗口”将添上一枚亮丽的绿色“新名片”。
 
  体验三:绿道小脉络疏通交通大肌体
 
  绿色出行,观念是根本,环境优化是保障。宜昌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探索打造城市绿道网格,让一条条延伸的绿道方便人们低碳绿色出行。
 
  踏着公共自行车,从至喜长江大桥位于江北的桥基处出发,沿砖红色自行车专用道沿江而下,一路上风光旖旎,绿树葱茏。滨江公园、镇江阁、夷陵长江大桥……与这些满载城市记忆的风景共同收纳眼底的,还有远处如黛的山峦,近处游人的笑靥。
 
  如今,这样美好的体验,正在随着城市绿道的进一步建设、补充和完善,影响着越来越多市民的出行方式。为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群体行路难等问题,宜昌在老城区道路改造和新城区建设中,增设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形成连接通畅的微循环系统。
 
  其中,长13公里的滨江绿道一期工程作为城区条以自行车为主体的专用道,在引导市民优先利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绿道不仅是城市颜值所在,更是市民提升生活品质所求,城市绿色发展所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包括BRT 一号线沿线22.8公里、运河沿线10.3公里、滨江绿道8公里在内的中心城区绿道13条,总长度108公里。预计到2018年,宜昌市将实现市域绿道全覆盖。

上一篇:河北省印发《“十三五”时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下一篇:济南启用人脸识别电子警察 专拍闯红灯行人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