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LED行业常用语那些事
- 来源:阿拉丁照明网 作者:沈达
- 2017/5/3 16:37:2039068
【中国安防展览网 媒体导读】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因字面歧义所发生的合同纠纷也不少。举个例子,李某借周某100000元,向周某出具借条一份。一年后李某归还5000元,遂要求周某把原借条撕毁,其重新为周某出具借条一份:“李某借周某现金100000元,现还欠款5000元”。这里的“还”字既可以理解为“归还”,又可以解释为“尚欠”。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谁主张,谁举证”,周某不能举出其他证据证实李某仍欠其95000元,因而其权利不会得到保护。在LED行业,也存在一些伪专业用词,容易引发歧义。北京欧思照明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沈达就此发表了《 说说照明行业伪专业用词的那些事儿》一文。
LED产品进入市场推广期时,“LED照明”、“传统照明”这两个词就在业内流行起来,现在仍然为业内人员广泛使用。回想起白炽灯、荧光灯进入市场时,并未有“白炽灯照明”、“荧光灯照明”这样的词汇流传下来。到了LED进入市场时,为什么不讲LED光源而直接叫LED照明了呢?如果一个应用场所用了99%以LED为光源的灯具,而用了1%以其他光源发光的灯具,这个场所的照明能叫LED照明吗?有了LED光源后,其他光源的照明就统一归为传统照明了吗?
可以推断这两个用词是LED生产厂家和销售人员为推广自身的产品,方便向用户宣传而制造出来的,有一些片面性。但这两个词的广泛使用,会对用户产生不小的误导,好像用其他非LED光源的产品已经过时,造成的结果是不成熟的LED产品大量替换了已经成熟的荧光灯类产品,所以我们行业内就出现了推广淘汰白炽灯使用节能荧光灯的活动还未结束,LED灯就把节能灯的市场挤占了的状况,而大多数LED灯的光谱输出比节能灯的光质量要差很多。
更专业的创新词汇大多来自国外,不规范的使用,未建立起标准和科学的定义就任意引用,也会造成混乱。比如曾经的专业用词“显色指数”、“相关色温”、“光通量”等词不仅为专业的技术人员广泛使用,还为非常广大的专业客户甚至个人客户所掌握,用于比较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的优劣,而产品在这些指标的规范下有了相对完善的标准体系,这些系统的标准几乎可以涵盖全系列的照明产品,使得照明市场的各类人员之间的沟通非常方便。
LED产品进入市场后,由于LED产品的光谱与其他光源差异较大,显色指数、相关色温、光通量等实测值与人眼感受之间出现了偏差,于是又出现从国外的文献、相关的研究中泊来了词汇的高潮,什么R9值、GAI评价法等,这样不成体系地泊来国外的词汇,不加翻译地直接引用,造成了对同一指标的多重评价,而非专业人士对复杂的评价方法一知半解,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有效沟通效率下降,用户又退回到不问参数必须靠自身感受来决定是否使用照明产品的初级阶段。
随意引用国外词汇是为了自圆LED照明光谱缺陷的实际情况,表现出的实质就是国外的研究水平高于我们国内的。人家这样解释,我们毫无怀疑地马上介绍到市场应用端,这就造成我们的研究还比国外人落后而市场应用却早于国外的怪现象。
除了直接引用外文原文外,国内还有一些词汇是翻译成了中文,但比照外文原文,翻译过来的词汇多多少少会产生词义偏差的现象。国内业内专家不严谨地对待专用词语或术语的翻译和使用,产生了不必要的混乱,比如:国内讨论非常激烈的“蓝光危害”是否存在,“蓝光危害”这个词被大量地引用,一会儿有专家出来辟谣,说LED光源大多数符合“光生物安全”的相关标准,没有蓝光危害,一会儿又作为常识告诉消费者看手机一定要开台灯或其他灯具,看手机不要超过半小时,否则会对人眼产生危害。
到底“蓝光危害”有还是没有呢?在国外的文献里通常会讲“蓝光及可见的短波光谱成分较多的光源可能给人眼带来危害”,因此“蓝光危害”这样翻译过来的用词就不准确了,至少翻译成“富蓝光危害”或“过量蓝光危害”就比较准确了,这样就不会为是否有蓝光危害而喋喋不休地争论了,要争论就要争论到底蓝光多到什么程度或在什么情况下富蓝光的光源会对人眼造成危害。
一个翻译的细节的斟酌,有可能会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更重要的是不会在使用者层面造成模糊与混淆的认识,把好的产品不敢用,或坏的产品还大量地流入市场被消费者使用。
再说一个词,就是“智慧照明”、“智慧城市”,国外用词通常是“smart lighting”、“smart city”,到了国内就把本应叫“智能照明”、“智能城市”的相关方案和产品就直接叫成了“智慧照明”、“智慧城市”。有人说为什么非要跟着外国人的屁股走呢?他们“智能”的时候我们就“智慧”一下吧,比他们更高一个层次,关键是国外都造出了能战胜围棋世界的阿尔法狗,人家还只叫“智能照明”,我们叫了“智慧照明”,结果呢,我们竭尽智慧想到的方案和产品还是国外产品的仿制品,端到客户面前的无论怎样解释,离“智慧”还是有不少差距。
准确的用词是建立行业标准和技术基础的基石,不把专业用语的体系建立起来,行业内充斥着各式各样不规范的用词用语,行业内的人的日常工作就会如同人们在严重雾霾的天气里呼吸超标的PM2.5一样。
像“智慧照明”一样的难于定义的还有“护眼台灯”、“长寿灯泡”、“节能灯”、“农业照明”等,对于商业用词和技术用词一定要有分辨和判别能力,当商业用词超出它们的实质含义时,应该给予纠正。
后要讲一个近可能又要流行起来的泊来词汇,“circadian lighting”、circadian中文词典里翻译成“生理节奏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那么“circadian lighting”直译就是和生理节奏相关的照明,这样翻译比较难于理解,译成“生物节律光”也比较难理解,于是国内的聪明而有文采的某些厂家就翻译成“健康光”、“健康照明”,这样的翻译又可能产生一系列的歧义,不如先老实地先翻译成“适合生物节律的照明”,虽然词汇较长,但词义和原来的英文意思接近,比较准确。
翻译和技术相关的文章和词汇,我们应该追求“先不要像诗一样美,一定要像照片一样准”,有了这样一个忠于原文的追求,我们才会有可能体会和学习到国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的科学性,从而才有可能发展出和创新的理念和词汇。
企业的商业活动是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企业家和他们的团队积极向国外学习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产品,顺带了不少专业用词和术语,但行业的技术构建的主力军应该是行业内从事技术研发和理论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技术工程师,由这些人形成一个有科学精神的主力军并逐渐建立起照明行业技术体系。
在照明行业发展变化提速的时代,形成合理而不混乱的技术体系是至关重要的,照明专业用词和术语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规范地使用才能逐渐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用词方面不能存在唯商业目的是从、唯领导意识是从的现象,要有更多具备科学精神和对行业负责的人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行业新词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