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登录

居民 企业和政府三方协力共筑智慧城市

来源:一点号
2017/4/1 9:09:3540070
  【中国安防展览网 智慧城市】3月28日,在中国科协举行的智慧城市发展论坛上,作为论坛嘉宾的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谈到“政府在进行‘智慧城市’设计时应聚焦‘公共品’,即在城市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新模式上多下功夫,而不是去和企业抢空间,设计什么‘商业品’。”那么,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应该怎么做?企业和居民又应该怎么做?
 
  事实上,无论是成熟还是新兴的经济区域,设法创造积极的商业环境都会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并收获区域的繁荣。要做到这一点,政府和企业必须变得更加敏捷,在产业发展、人才和技术件取得平衡,不断进行价值创新以确保积极的地区效益,促进可持续增长。
 
  事实上,无论是成熟还是新兴的经济区域,设法创造积极的商业环境都会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并收获区域的繁荣。要做到这一点,政府和企业必须变得更加敏捷,在产业发展、人才和技术件取得平衡,不断进行价值创新以确保积极的地区效益,促进可持续增长。传统上着力于扩大重点产业所需的供给(例如,更多的用地、更多的交通基础设施、更多基本保障、更多金融服务等),已被证明不具有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不适应新的凌展形势。因此,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实现对整个地区产业的系统管理和优化,在设置优先事项和战略上综合思考各领域发展目标,而不是被动地试图满足所有类型的企业或群体的需求。从城市的战略层面出发,一方面需要了解城市本身在全国乃至经济中的特殊作用,着眼于建设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和建设内容。从执行的发力点来看,一方面需要凭借城市“先天”优势,即合理利用现有土地、园区、物流、人才等综合资源,另一方面应积极挖掘与探索“后天”优势,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云服务中心建立的运营能力、提供的服务水平。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和谐市区、生态社区和园区,进一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催生产业联盟,并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吸引产业向城市转移,实现产业元素聚集,带动地区经济蓬勃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城市的发展终是为了实现居民生活的幸福安康,如何使居民能够及时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是智慧城市建设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拉消费、促发展、惠民生,是国家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民生领域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品质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升均等化普惠化水平,也将有助于培育新型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促进信息消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懂会等具有重要意义。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应当引导社会力量开展针对公共宝全、请境、食品安全、交通、医疗、教育、就业、社区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惠民服务,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培育信息惠民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优势互补、多元参与、开放竞争的发展格局。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使居民体验到城市更加安全、环境更加健康、生活更加方便、社会更加文明。从技术上则要实现民生相关信息的海量集中与实时共享、快速处理和协同,以及城市居民对信息化服务的随时随地获取。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要实现产业和化,更。要实现产业和民生的智慧化,更离不开智慧的政府管理。“十八大”提出,要深化体制改革,主要提到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把我们的政府指向为服务型政府,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要实现城市的创新管理,就要通过感知化、互联化与智能化改造现有城市环境,利用*的感知,及时获取城市关键数据,协助政府进行决策,促进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运行环境进行及时的自我优化。同时,改变传统政府部门信息沟通不畅、协同共享不足的现状,通过互联化和智能化打破信息孤岛,使得信息科技带来的变革能够跨越不同的传统业务领域和人才领域,跨越式地提升管理效率,充分激发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上一篇: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走出概念 进入实质性阶段

下一篇: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迅猛 总结五种运营模式及其不同

相关资讯: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